甫之识联之十一·南京随园联
文/盛欣夫
31.南京随园联
放鹤去寻三岛客
任人来看四时花
随园位于南京五台山余脉小仓山一带(今南京市广州路西侧),始建于1706年前后,原为曹雪芹祖上林园,《红楼梦》里大观园原型,是著名的私家江南园林,清代江南的三大名园之一。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清代著名才子袁枚购得此园,改名为"随园"。
袁枚,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自号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曾隐居于此。主要的传世的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及《补遗》,《随园食单》、《子不语》、《续子不语》等。袁枚为居于此专门辞官,原文如是云,"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二者不可得兼,舍官而取园者也。意思是让我在这里做官,则一个月来一次;让我居住在这里,则每天都来。两者不可兼得,所以我愿意辞官而要园子。
是联悬于南京清凉山东侧之随园,清初曾氏私园,亦即《红楼梦》大观园之原型,后转入袁氏,今南京师范大学处。联为袁枚所撰。上袁枚因羡慕宋人林和靖隐居生活而欲仿效,"放鹤",传说林逋隐居杭州西湖之孤山,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每外出,若客来访,鹤皋即飞来通报。"三岛客",相传东海仙人居于蓬莱、方丈、赢洲三岛。下联,作者好客,欢迎宾客参观自己之花园。据《随园诗话》载,袁枚广受天下文朋诗友,随园不设围墙,四季游客可随时入内。"去寻三岛客"与“来看四时花",正反相对,工稳自然,可谓佳构。
甫之曰:出巧句于平常,
求工稳于险绝。
①鹤皋,林逾为鹤所取之名
32.杭州西泠印社联
印当无原 读书坐风用晦明 数布衣曾开浙派:
计何敢长 识字仅鼎彝瓴甓 一耕夫来自田间。
西泠印社,坐落杭州孤山,建于1913年,中国研究刻的学术团体。1904年由丁仁、王棍、叶为铭、吴隐等创办于浙江.杭州.孤山,因地近西冷而命名。研究印学,颇具声誉。1978年10月,经国家出版局批准,正式列为出版单位。主要承担碑帖、印谱、画册和有关这方面论著的编辑出版任务。
是联乃首任社长吴昌硕为西冷印社所撰,嵌字长联。印社旨在研究金石豪刻。出句写印社及浙派之回顾。从篆刻艺术之来源,组织之成员以及其风格流派与创社宗旨。"印"印章,亦指金石篆刻艺术。"原",同源。"晦明",日日夜夜。"布衣",没有官职之平民。"浙派",篆刻之流派,由清乾隆时杭人丁敬开创,继起者有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等,皆浙人,世称西泠八家。其特点:印宗秦汉而取众长,多用切刀法。对句写作者自己。"社何敢长",吴时任印社社长。"何敢",自谦之词。"鼎彝瓴甓",指古代钟鼎彝器和陶瓴瓦缶,上铸刻有文字,可作篆刻之范本。“一耕夫",吴昌硕生于浙江安吉县章吴,故自称乡下人,实非真农民,亦为谦意。此联可为印社之宗旨,亦可作文人之楷模。
甫之曰:多学问者恶妄言,
少素养者爱张扬。
33.嘉兴南湖烟雨楼联
读竹坨歌 两岸渔庄蟹舍
记梅村曲 扁舟杨柳桃花
嘉兴南湖,位于嘉兴市区,总面积276.3公顷,水域面积98公顷。是浙江三大名湖之一,素来以“轻烟拂渚,微风欲来”的迷人景色著称于世。南湖因地处嘉兴城南而得名,与西南湖合称鸳鸯湖。
烟雨楼,是嘉兴南湖湖心岛上的主要建筑,全园占地11亩,园内楼、堂、亭、阁错列,园周短墙曲栏围绕,四面长堤回环。烟雨楼正楼,楼两层,高约20米,重檐画栋,朱柱明窗,在绿树掩映下,更显雄伟。乾隆六下江南,八次登烟雨楼,先后赋诗二十余首,盛赞烟雨楼图。
是联乃万湖心岛上烟雨楼之楹联,为嘉兴知府许瑶光所作。烟雨楼为五代吴越国钱元瓘所建。取晚唐诗人杜牧《江南春》"多少楼台烟雨中"诗意。"竹诧",为清初学者朱彝尊之号,朱嘉兴人,以诗、词、散文著名。"梅村",清初诗人吴伟业之号,江苏太仓人,著有《梅村集》。
出句用朱彝尊《鸳鸯湖柿歌》"蟹舍渔村两岸平,菱花十里棹歌声"之意;对句化用吴伟业《鸳湖曲》"柳叶乱飘三尺雨,桃花斜带一溪烟","树上流莺三两声,十年此地扁舟住"。鸳鸯湖即南湖,以湖中多鸳鸯,或谓其湖如鸳鸯而名。用句合理,化句合情。人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非指苏杭二市,实乃苏杭一带是也,请看是地,与天堂可媲美否?
甫之曰:桑甚染红村姑手,
柳絮飞白渔翁头。
盛欣夫,字甫之,号鱼公。1949年戊子除夕生于浙江桐乡(崇德)盛家木桥。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当代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宁波财经学院教授,宁波大学客座教授,海曙区书画院副院长,鱼公书院院长。 书坛名宿邹梦禅弟子,一级美术师。
著作:《甫之识联》《鱼谱》《鱼瓷》《国画蔬果鱼类技法丛谱》《行草十八要旨》《西部的诱惑》《盛庄艺文》《独写人生》《边画边说》(中英双语)《书写入心》《鱼公书画集丛》《书画释疑》《对联书写手册》《画鱼手册》等40余种。
健康博士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