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观红岩魂陈列馆
文/龚飞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7月10日,我们一踏上重庆市歌乐山的土地,耳边就回旋着《红梅赞》的歌声,眼前就浮现出像红梅一样光彩照人的革命先烈的鲜活形象。
“用革命的事迹来教育我们的子孙万代:像我们前辈那样,像我们的先烈那样,永远当一个革命者,永远当一个为人民大众的集体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者,永远当一个共产主义者。”步入红岩魂陈列馆,那种恢弘、浩然之气油然而生,馆里的气氛让人顿时心潮澎湃、激情满怀。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邓小平的题词,将烈士们的丰功伟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那遒劲有力的字迹、深情怀念的语句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烈士们那视死如归、不畏强权的凛然气概。

陈列馆里那面鲜红的用被单绣成的五星红旗格外显眼,那是先烈们一种多么兴奋的期盼的表现呀!我们至今仍可以想象,当狱外传来解放战争取得伟大胜利、新中国即将成立、山城重庆即将解放这样振奋人心的消息时,那些为祖国献出自由和乃至生命的都在所不惜的伟大共产党人心中是何等的自豪与振奋,他们含着热泪为新中国绣出的那面五星红旗,虽然与新中国的国旗有所差别,但他们将大五星绣在红旗中央代表党,四颗小五星绣在红旗的四角,象征四万万中国人民紧紧地围绕在党的周围,这正是他们革命信念的最最真切和最最感人的诠释啊!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这是共产党员陈然面对敌特刑讯逼供写下的“自白”。陈列馆里,真实地重现了当年这些共产党人被关押在监狱的状况,大量的照片和文物向世人昭示着国民党反动派对于革命先烈惨无人道的镇压和迫害。在渣滓洞、白公馆这些暗无天日的牢笼里,像陈然这样可爱的共产党人承受了让人难以想象的严刑拷打,老虎凳、脚镣、铁链、竹签等刑具深深地折磨着他们,但他们决不泄露党的任何秘密,决不出卖自己的同志,决不出卖自己的灵魂,并且还在监狱里继续和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

他出身富豪之家,却又很早从精神上和自己的家庭决裂;大学毕业之后,他放弃家人为他安排的优裕的人生之路,而去苦苦追求自己的理想;被捕入狱,家人上下奔走,反复营救,他却坚决不接受敌人的条件,连续放弃重获自由的机会,并笑对死亡。他就是小说《红岩》中刘思扬的生活原型、泸州籍共产党员刘国志。他之所以舍弃唾手可得的生的机会,是因为他认为:“我死了有共产党,我等于没有死,我出卖了组织,活着有什么意义呢?”他在“11·27”的大屠杀中英勇就义,时年28岁。他虽死犹生,永远没有倒下,因为,他没有玷污党的荣誉!
在我们小时候,就通过观看电影《烈火中永生》知晓了“江姐”这样一位铁骨铮铮的女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在陈列馆里,我们观看了“江姐”原型江竹筠革命事迹。真实的江姐,其实是一个十分弱小的女子,身高仅1.56米。这么一个弱小的女子,却爆发了强大的能量,能够经受敌人无数次的严刑拷打,还说出了“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似钢铁!”这样的钢铁誓言。面对死亡,她说出了一句流传很广的名言:“面不改色心不跳,就像回家一样。”这样的情怀,值得我们永远景仰,也永远珍藏。

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为自己的信仰牺牲在黎明之前,令人扼腕叹息,其中,年龄最小的烈士“小萝卜头”宋振中牺牲时还不到九岁,这应该是如今的小孩子读小学的年龄啊!与此类似,大多数烈士都是在极为年轻的时候被杀害,倒在了那个黑色的1949年11月27日的大屠杀里。他们怀揣着对革命的忠诚与信仰,无怨无悔地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这就是共产主义理想的伟大召唤,这就是对于伟大共产党的无限忠诚和信任,这就是摆脱贫困落后、告别专制独裁、追求人民幸福、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彰显。他们的伟大人生实践昭示我们:人只有献身于伟大的时代、服务于人民,才能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获得有意义的人生价值。
走出陈列馆,站在这片烈士鲜血滋养的沃土上,缅怀革命先烈,聆听他们的心声,我们不会忘记在革命战争年代,在红梅盛开的红岩,在黎明之前所发生的一切,更不会忘记长眠于此的革命先烈。
2022年12月17日。


作者介绍: 龚飞,男,四川泸州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笔名公明、于荷。高级政工师、记者。1963年2月生于泸县金龙乡(今龙马潭区金龙镇)。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市散文学会常务理事,泸州市江阳区政协文史研究员。四川省首届“书香之家”推荐活动入选家庭。曾担任长江液压件厂暨长液公司《长液报》责任主编,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信周刊》编辑、记者,泸州市总工会《泸州工运》副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