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片 : 作者李旭光)

(作者 : 李旭光出版的书籍)
11、《有感于国政哥<集结号里诗画情.十四>”》
眼界、心胸、器量,决定了作品和作家的层级。《集结号里诗画情.十四》昂扬向上,绚丽多姿!过目不忘的,首先是国政哥当年的笔记。清秀字迹,写透明的人生,真理自在心中;其次是小毛驴的故事。草木丹青皆有情,何况是小毛驴。但真正感怀的,还是岁月,及其内蕴的情愫,看着使人五味杂陈。然而这就是原样、原味的生活:
“地北天南一集结,
解甲难释战袍靴。
军旗党旗国旗猎,
哨位在心永难歇!
附录铁军:旭光所言极是,通过《集结号里诗画情》解读我们身边的文化,我们自己的文化,让我们更深层次的领悟到了战友的本质和精神所在。
。张国政:旭光说的好,把个什么是文化分折的透澈,明明白白,真是说到了文化的精髓实质和内涵。生活就是文化,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实际就是文化的积累和不断的传承过程。从文化素质,文化修养的高低就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修养和历史。
( 写于20190722)
(图片来源于网络)
12、《有感于国政哥新编钓话》
题记:看到国政哥的专辑,与我交流垂丝的江湖之乐,非常感动。记得几天前,《集结号里诗画情.十四》刚发时,我转了几个群,就有我们家和天南地北新闻人,被家妹看到。她对我说,看到美篇后很感动。我问为什么会感动,回我说是为国政哥的细心和胸怀。我也深有同感,并在博文里说起过。其实,有心,有情,有胸怀,有境界是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和不同层次。一个人太过自私、太过自爱,凡事利己,就不会想到别人,就不会热心公益。生活中矛盾现象比比皆是。譬如智商和情商。大凡聪敏的人缺少厚道,反之,厚道人常被算计。国政哥以宅厚仁心,网上运作细入毫发,可谓兼胜。另外,许多不事垂钓者或许不知道,钓鱼人是常常忘忧的。为什么会忘忧?因为太过专注。专注于垂钓,就难于盘桓市井,就会懒于营营,就已经背俗离群。所以,山水之乐,其实是在取舍人生,是在彰显老庄哲学,是与释道苦修同样的一种修炼:不畏风霜寒暑、蚊虫叮咬,不惧饥渴……
因为乐在其中。回过头来说,从综合到专题,国政哥的美篇又闯新途。相信会有更多的点对点交流,更多的专题对话,会精彩纷呈!再次感谢国政哥!祝集思想、艺术、信息、技术,编、采、撰(拍摄)于一身的国政哥,有更多、更新、更好的精品力作靣世:
“大暑清风启丹东,
垂纶夜话在羊城。
皓首不疲江渚事,
锦鳞入箩松鳞生!*
*松鳞,果松,红松的树皮呈鳞状,形同扺御风雪的铠甲,代表着一个人曾经沧海的阅历。
(写于20190723)
王长海评论:
每次在群里读到旭光的文字。都有一种感悟,启迪。字里行间,聪而慧,敏而馨,和而暖,是一脉传统文化的延续,是一腔战友情怀的勃发。为老战友点赞。[强][强][强]
(写于20190724)
(图片来源于网络)
13、《和桂儒兄垂丝诗》
谢桂儒赋诗!所言切题,
江渚挥竿非为渔,
钓山钓水林泉聚。
脱羁市井鸟投荒,
久居樊笼期纵羽
(写于20190725)
附录:邢桂儒阅后水笔
诸位战友康安吉祥!
几日没回【集结号】总觉得忙碌中少了点儿什么---
嗷!---是精神食粮。
看了栾旭兄的《论坛》再闻旭光与国政二位小弟的《垂钓交流》,又见 海星贤弟的《暑月》让烦躁的暑热多了几分清凉,妙哉-我们共同守护的《集结号》!这一颗颗闪光的生命,在激励着我,激励着所有的战友!感恩文斌!感恩《集结号》!
《赏友音》
静心垂钓非为鱼
言语切磋不为声
战友胜过亲兄弟
集结号里续挚情
-闻战友旭光 国政《谈垂论钓》随笔
***
赞《暑月》
暑月二首妙诗章
细品哲理意深长
一不小心闻视卷
清凉自在沁馨香
- 品海星弟《暑月》随笔和之
己亥暑热
(2019-7-24 北京)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旭光和战友刘铁军
14、《我和铁军去采樵》
七三、七四两年,铁军有许多好故事。就在前面说的那次拉练后,我们到了石岭子,在坦克九团受训,王教官授课。学习兼实兵训练,每天都很充实。
当时是冬季。记得那时营房取暖烧的木头柈子,都是从营房所在的山沟采樵,而且是现砍现烧。一天周末,连队分头上山砍柴,我和铁军结伴同行。山不是很髙、很陡。大概逆坡爬了三五百米,快到山顶时,我俩选中几棵树,既粗又直,少有枝权的树,都是柞树。本想至少要伐两棵。可当我们伐倒一棵树后,发现倒下来躺在山坡上的树,比没伐倒时站着的情况下要长很多、粗不少,并且在林子里把树放倒绝非易事:因为树头四处刮连。为了把倒木顺下山坡,我们锯掉了树头,刷掉了所有的枝枝权杈。一看还是太长,就把它锯成两截,搬着试试,很重。这时才注意到,脚下的山坡,嶙峋不平,覆被一层厚厚的腐叶,上面是薄薄的雪。困难在于,从山上到坡底,没有一条直溜儿的树空儿可以容我们往下顺木头一一哪怕只有半棵树。只好一个人用背包带的宽带子在前边捆绑着做牵引,另一个人在后面推。大概折腾了两个多小时,才把区区半棵树弄到山底。仔细打量,挪到山底的半棵树,胸径有二十多公分,四五米长,一个人根本就扛不动,加上往山下搬倒太难,躺在山顶上的另外半棵树只好放弃。
两年后,部队移防宽甸,菜窖里需要架杆,我又一次带新兵进娘娘沟采伐。有了石岭子的经验,就没有太大的贪心(期望值)。这时铁军已离开了炮三连,同时也离开了三团,离开了军营,离开了我。尽管我办许多事大抵都成竹在胸,多半都很成功,但没有铁军在身边,好朋友天各一方,心里总会空落落地。而此时的我,脑子里生长出遨游沧海们羽翼,相对于军营,已心有旁鹜……
( 写于20190726)
战友刘铁军回复:
越看越感动,往如昨日。那时我是一个“四肢不勤,五谷不分”思想偏颇的“问题”青年,旭光年纪比我小,但对我帮助最大,记得在八堡铲地,那一望无际地垄沟,让我胆战心寒,我分不清苗和草,伸不直酸痛的腰,每每在我绝望的时候,是旭光折返回来,远处的身材显得矮小,但在我心中却是那么高大,让我有了目标,看到了希望……
(写于20190726)
郭彦生留言:
旭光弟中午好!这些回忆能使我们一下子回到当时那火热的战斗生活的年代!您们这一对小哥们在队期间一定留下许许多多的故事。您们生在城市,长在干部家庭,能经受住当时部队坚苦环境的考验真是了不起。上山伐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曾在娘娘沟因伐木头受过伤,哭过。致今我仍是记忆犹新。一提起还是心有余悸。
张国政:
长海好文!铁军与旭光弟的对话,谈到军营过去的往事让人感动落泪!
(写于20190726)
(图片来源于网络)
15、《有感于长海兄一组老照片并填词<西江月>》
长海兄的老照片太珍贵:
“历史档案诚可当,
西江明月在心上,
奠基军营第一步,
风雨人生自康庄!”
(写于20190728)






16、《致敬、致谢、致贺國政哥美篇<集结号里诗画情之十五>在八一建军节前夕发表》
题记:长海兄说的对,国政哥实际是在做总编、归档、修史工作,实在是功德无量。伟大文学家曹丕曾说:“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设若有一天、若干年后、群外人再看到国政哥以无功利之心而收集整理的巜集结号里诗画情》,会回忆、了解这段历史,历数这些老兵的风云事迹,会为之动容:
“风云际会甲归田,
一诗一画忆华铅。
集结号里寻常事,
玉盘珠玑汗水穿!”
(写于20190729)
(图片来源于网络)
17.《有感于长海兄为郑板桥造像并赋诗》
两袖清风州县吏,
三绝在身画竹奇。
主政一方十二载,
辞官只有三头驴*!
*郑板桥因賬灾得罪豪门望族,以贪名被诬,愤而辞官。去官之际止带三头驴,一驮床铺,一驮书琴,一为自乘。可知冤案历代有之,不足为奇
20190730
王长海:
三绝诗书画,
两袖清风行。
些小州县吏,
为政留美名。
文心称锦绣,
糊涂亦精明。
八怪为魁首,
竹领丹青风。
为板桥造像记之
(写于2019.7.22.松原)




18、《题革哥摄影大作》
荷生市井近楼台,
南风一夜带雨开。
芦蒲擎天持高节,
且植深泥碧玉栽!
20190731
【作者简介】李旭光简介,祖籍山东,吉林松原人,军人出身,退休前曾供职于乡、县、市(地)、省党政机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学会辽金契丹女真史分会理事,中国楹联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
散文《秋来查干湖》,收入2011年《中国散文精选》、刊于《光明日报》、《作家》、《大家散文》、《诗选刊》、《散文选刊》、《语文主题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等书报刊,被《学优网》、《第一文库网》等语文学习网站眷顾;《查干淖尔之冬》发表于《大家散文》、《人民日报》,收入《人民日报》散文精选《风在诉说的时候》;《中华典籍引领我的生活》,获《光明日报》社、“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有奖征文优秀奖;《百余年来洮霍两河注入查干湖以及松嫩两江与查干湖沟通的文献与图舆》,在全国辽金史年会宣读,刊于《东北史地》,收入《辽金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三石·九石》等几十篇札记、随笔、诗歌,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诗刊》、《人民文学》、《美文》等报刊发表。
楷书《金刚经》入选首届华珍阁杯全国书法大赛;楷书《盂方·盂圆》获建国七十年“翰墨云桥杯”全国书画邀请赛优秀奖。
《踏青集》、《方舟·方舟》、《查干湖畔的辽地春捺钵》等文集在作家出版社、吉林出版社出版。
【老丫文苑 :创始人】
陈艳丽,女,汉族,吉林松原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华夏诗词文学社:社长主编》江南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有诗词、散文、小说《老丫》。经常发布在《江南诗絮》《都市头条》《北方都市文化》《松原日报》《松花江》《温馨微语》《艺苑百花》《大江诗社》《巴马文化社》《中国爱情诗刊》《花花上酸菜》等报刊与微信公众平台。



金牌主播朗诵热线:
传奇: 13436847700
智昊:13756148336
阿桂:13943822385
天乐:13991678287
(备注: 作者可以选择您自己喜欢的主播老师为您朗诵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