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莱芜,爱你初心未泯
文/魏佑湖
当黄昏华灯点燃了凤城,小而美的莱芜是月缺,还是月圆?
当长勺战鼓猛烈的擂响,今日的莱芜是云聚,还是云散?
岁月磨砺的莱芜,日夜穿过凤城的奔突,远处白云悠悠,莫名的心声,缠缠绵绵在城市的上空作依依恋恋的挽留与挥别,年轻的莱芜城姣美俊俏。
莱芜历史悠久,是一座底蕴深厚的文化之城,境内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发现了多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遗址,莱芜这座年轻而又古老的城,齐鲁文化在这里交汇。比秦长城还早400多年的齐长城一线南北,具有独特文化历史在悠然中浮生,千年的古韵被漂染,时光荏苒,昔日的伤痛日渐淡远,在古风古韵中跌宕,城市在风尘中如隔云烟,与往事对话,浮云之外,石破天惊,当你闭上双眸,仿佛能闻到秦朝的麦香,听到唐朝的音律。
莱芜,一座风景秀丽的山水之城。有沟深壑险、景色宜人的齐鲁大峡谷群,更有山水相映、碧波万顷的雪野湖,齐风鲁韵、古朴悠远的古村落,在城市中流淌。寂寞的天空,流淌的爱念与疼痛,是荒芜风中缩放的花朵,推移着优雅的灰尘,在一首诗的厚度住满了歌谣。今日的莱芜在浓酽中,穿越街巷,奔走在通往城里城外的路上,时光正在一丛丛的花影中,平静地流淌。那些千寻万找的秦砖汉瓦,原来是灯光阑珊处的相逢。
莱芜,一座情怀永存的红色之城。著名的莱芜战役,给了这片土地别样的红色情怀。47年2月22日通天的大火照亮了莱芜的上空,从此开辟出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中国人的铮铮铁骨,被刻画出了一个勇士的形象,誉满了中外。公元前684年,智勇双全的曹刿,在长勺开创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先河,演绎出军事史上的经典,留下“一鼓作气”的真知灼见。曾经的风起云涌都已淹没于历史的尘埃中,只有一抔黄土,几座荒丘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想。由军用战鼓,今演变为民间鼓乐,历经上千年的时间,成为了群众表达欢庆丰收、向往新生活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莱芜不是最古的城,也不是最美的城,但它是一座最具魅力的城,这座城,不知演绎了多少动人的故事,在历代中,大唐这个神话般辉煌的时代,在莱芜留下了“唐经幢”美好的记忆,它以博大的气度,浪漫的情怀,张扬的个性,影响了莱芜,让莱芜成为魅力之城。随着岁月流转,莱芜这座城引得外地人慕名而来,在旧街老巷,寻找仙人步履的踪迹。当年长勺之战、莱芜战役遍洒的热血,早已被历史的风雨冲刷干净,横尸城下的白骨,也被漫漫的黄沙掩入地下,多少次烽烟滚滚,多少次马嘶长鸣,多少次春去冬来,多少次花开花落,现难以映照出当年厮杀的灯火,都成为历史的过往。历史给莱芜留下的难道仅是一道斑驳剥落的齐、鲁长城吗?难道仅是港里河的一汪血水吗?如果走近长城贴耳倾听,似乎仍然感觉到微弱的声音,如果漫步在龙马河的甬道上,奋进的鼓点仍然还在延续,让我们觉得的风骨还在,古韵犹存,一鼓作气的精神还在。莱芜似一壶醇郁的老酒,有着浓烈的滋味。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段岁月曾亮过,一段岁月曾泪过,时光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延续着,莱芜敢打必胜的精神一直传承着。
莱芜, 历史悠久,文风鼎盛,涌现出不少文化名人。特别是明清时期,涌现出大量进士,如吴来朝,亓诗教,张四教,魏似韩,以及当代著名散文家吴伯萧,诗人吕剑等。这些文化名人犹如璀璨的明珠点缀在悠久的莱芜历史上。
莱芜,齐长城古道、大汶河源头。一座绿色的城,一座魅力的城,一座充满活力,一座值得慢慢品读的城。
长相思,在莱芜,纵然天高路远。
长相忆,在莱芜,我今生的思念。
长相爱,在莱芜,我初心从未泯。
作者简介:
魏佑湖,山东莱芜人,大学学历。曾用笔名:文心荷境,闲云,一迪风。莱芜市作家协会会员,莱芜市文学艺术评论家协会理事。作品被《齐鲁文学作品展》(散文卷)收入,曾荣获“全国散文评选”一等奖,“吴伯萧散文”优秀奖,有多篇散文、诗歌获奖。在《辽宁文学》《凤鸣诗刊》《诗歌天地》《山石榴》《星星诗刊》《齐鲁文学》《胶东文艺》《首都文学》等四十余家微信平台及纸刊发表诗、散文80余万字。热爱文字,喜欢品茗,乐于公益,玩赏字画。喜欢素朴简洁的生活,唯愿余生,用茶涤烦,名著熏德,好墨悦心,行走在文字与公益的路上。著有文集《鱼跃鸢飞》、诗集《山音海韵》、散文集《文心荷境》《杖藜行歌》。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