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颜知己
文/王相海
也不知从何时起结识她、喜欢她的,直到今天我才知道了她的真实名字,——“越剧”。对于戏曲我都不大了解,更别说越剧了,只是因为“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广为流传的缘故,我知道了黄梅戏是十分的好听的,但是偶尔的某一天在指尖摁过遥控器的一瞬间里,我听到了一种非常美妙的声音,赶紧摁转回来仔细聆听,起初以为是黄梅戏的曲调,却不及“黄梅”韵律的喜庆欢快,却别有一番滋味,好像猛然间把你的心拉了一把、沉了一下的那种感觉,继而便被紧紧的揪住了,那纤巧、娓婉、温情、娇柔的唱腔,那优雅、婀娜、翩翩、妩媚的举姿一下就好像把你带到了那个蒙蒙细雨中,那个丁香一样的女人,撑着一把记忆深处的油纸伞,江南幽深的雨巷之中……
很少去过江南,西北的劲风黄沙给予我的是粗犷和血性,但我偶尔也会觉得我也是可以属于江南的,或者我的前世是在江南?要不我的内心怎么会时常的柔软?这种柔软使我一接触到越剧便一下子不能自禁,内心的那种温柔,像深秋玻璃窗上的那层薄雾,呼一口热气一下子就升腾了;又像是投进湖心石子激起的涟漪,一圈一圈柔柔的舖散开去。此时此刻便觉得,一切都是温情的、美好的、需要小心呵护的。知道江南很美,而感觉越剧更像是生活在江南里的美女,使我更加的神往。
的确,越剧一定是江南里的美女。她娉婷淑美、婀娜多姿、柔而不弱、娇而不艳,既有大家闺秀之风度,又有小家碧玉之可爱。越剧里的女子即使受天大的冤屈、负万世的仇恨,她也决不会泼和辣,她是哀怨娓婉的道来,仁义道德的哭诉,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德全人。即使是死也是悲悲切切、哀哀怨怨,令人肝肠寸断,不象我们西北的剧种,这种类型的女子多有泼辣刚烈之举,多少使人有点快慰。当然它们这是各有千秋、各领风骚,然而越剧留在心里的那份痛却浓的似墨,久久不能挥去。
说越剧是江南的美女却也一点不假。越剧里所有的角色大多都是由美丽的江南女子扮演,这也许是越剧区别于其它剧种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吧?越剧里的男角,个个必是俊朗秀美、潇洒飘逸、侠骨柔情,一张张男儿的油彩下遮不住女儿的柔美。这也许是越剧为什么会那么的灵动优雅、风情万种的原因吧?试想那个男人能敌过女儿的温柔,那个男人会演绎过女儿的细腻?因此越剧里的男角可以说个个都似贾宝玉,而宝玉终归是泥做的男儿身,可越剧里的男生可终归都是水做的女儿身,那一颦一笑、一呃一叹、一举手一投足怎能不让人顿觉清爽?
说越剧之美,还在于它剧情朴素、构思精巧和唱词念白的雅致。越剧的剧情一般都不太涉及为国尽忠、救国救民的大体裁,多以男女爱情和家庭亲情的小故事为内容,而尤以表现男女爱情的悲欢离合和情感的缠绵悱恻为主要故事情节,可以说越剧是爱情的剧种,没有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也就不会有优雅柔美的越剧剧种。就这一点来说越剧似乎有点“小家子气”,可如果没有这种儿女情长的小家子气,也许我们就不会欣赏到这么摄人心魄的优美剧种了。越剧剧情构思的巧妙,暂且不说它内容的真实、情节的紧凑、衔接的顺畅、逻辑的清晰,单单就说说它的结尾,越剧剧目大都不像其它剧种那样结尾皆大欢喜,落入一个“大团圆”的俗套。我看到的好几部剧情都有着极其巧妙而精彩的结尾,故事至此已经预示了一个美好的前景,可偏偏就不点破,就像男女之间隔着的那层纸,捅破了反倒没意思了,而是给观众留下了充分的遐思和咀嚼的空间,使你禁不住还想要问到底结果怎么样了?那自然是你想怎样就怎样了,真是千人千味!越剧唱词念白的雅致、文字措辞的精彩堪称一绝,想必定是出自江南才子之手,或念或唱句句精巧雅致、字字珠圆玉润,有些唱辞就像是诗歌抑或是散文,低吟浅唱就会满口生香、回味无穷,因此看上一出越剧就好比读了一本好书,真是令人受益匪浅!
而今,这喧嚣的都市,忙碌的生活,疲惫的身体,浮躁的心灵,如果能得空静静的欣赏一段越剧,沉浸到那百转千回柔美的忧伤之中,感受到那江南水草的沁润,触摸那深藏我们内心深处的柔柔的忧伤,发一回千古之忧叹,感一次现今之离伤,在悲悯中坚强、在坚强中成熟、在成熟中豁达、在豁达中知足、在知足中幸福,何尝不是一件乐事?
越剧,何尝不是人生中的知己?知己中的红颜!
作者简介:
王相海,男,40岁,公务员,长年扎根基层工作。自幼爱好文学,勤于创作,偶尔有作品发表于当地市县级报刊杂志。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