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人物传记随感录1166
海通和尚
海通和尚,出生于大唐开元初年,黔中道播州人士(今贵州省遵义市),本名清莲。他十二岁出家,师从于高僧慧净,二十四岁时离师游历天下。最终来到嘉州的凌云山上,在那里搭起一间茅屋修行。他认为凌云山就是他修行的最理想的地方,凌云山下是大渡河、岷江、青衣江的汇流地,江水如万马奔腾,吼声震天,常常有船毁人亡。年复一年,人们只能望水兴叹,无可奈何。海通见此情此景,悲痛无比,他日夜沉思,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山岩上临江凿一座人世间最大的弥勒佛像,让他日日夜夜、万世千载面对浩浩三江,安澜镇涛,保佑苍生。

读海通和尚
- -兼读《四川乐山大佛发现密室,位于大佛的胸口,出土之物揭晓千年的传说》有感
世人皆知乐山大佛,1几人能知其建造者?
今读此文给出答案,海通和尚功不可没。
当年为了消除水患,化缘积攒金钱建设。
尽管一代接着一代,2终于建成将怪震慑。3
注:1.大佛高71米,历时九十余载,为世界第一大佛像。当代诗人戈壁舟一首:
山是一尊佛,
佛是一座山。
带领群山来,
挺立大江边。
2.指在建造大佛的后续工程中先后有时任剑南四川节度使章仇兼琼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拿出自己的俸禄,先后历经90年才最后修建完成。
2.指水怪。

作者简介:
陈宝田,笔名龙山石,男,1949年2月出生,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中学教师,自幼酷爱诗词、书法,毕业于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一生热爱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创作,有作品见诸报端,为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得奖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