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牵牛花
文/蒋恩广
牵牛,牵牛花,牵牛子。
在祖国的东北,生长着一种很常见的攀援植物,民间通常把它称作“爬山虎”或“喇叭花”。说它是“爬山虎”,是它善于攀爬;说它是“喇叭花”,是它的形状像喇叭。这两种称谓都很形象很贴切。其实,这种攀援植物原本有学名——“牵牛”。系旋花科一年生草本缠绕植物。具体上,它又分为裂叶牵牛Pharbitis nil(L.)Cnoisy和圆叶牵牛P.pur purea(L.)Voigt两种。
牵牛这个名字有相应的文学色彩,同步的,我也把它归结为令人产生念想的乡愁之物。
记得是一九六五年,我正在读初二。
当时在文艺领域,党和国家已在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百花方针。
班里有同学拿来大文豪郭沫若的一本诗集,大约是叫《百花赋》还是《百花赞》什么的。书中每一种花的插图下都配有他写的关于这种花的七言诗。作者意为呼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百花方针。郭沫若在书里面管这种牵牛花叫做“打破碗花花”。
在我国,管牵牛花叫“打碗花”的还有一些省份。
二零一八年夏天,我拍了几张牵牛花的图片,通过微信给一位同学发过去。这位同学看后很有感慨,她说她生于陕西省的陕南,后来又随父去了甘肃省的玉门;她所生活过的这两个省分的人都管它叫打碗花。还说“这种打碗花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能生长,很顽强并绽放美丽,常常想着她至美的精神”。
我这位同学给予牵牛花的赞美,也代表了大多数人对牵牛花的喜爱和好感。
但是,我想像不出,这种纤弱的植物能跟“打碗”、“打破碗”联系在一起。大概是它花儿不分瓣儿,外形又似碗像个开口盛器;只要在花瓣儿上撕裂一个小口,就是“打碗”了。
在松嫩平原,在杜尔伯特,也有管牵牛花叫“打碗花”的。这大概是晚清政府对东北地区解禁之后,从我国山东,河北,河南等省份迁移来的汉族迁民,从他们的出发地将这种称谓带了过来。
牵牛花在外形上,有大、小之分。
大一些的,数量虽不是很多也能经常见到,除粉红、蓝紫两种颜色以外;还有一种是粉红色花朵,其最外边缘还自然的围镶着一周2~3毫米宽的白色裙边儿。这种奇特的牵牛花儿,其叶子也很奇特,分成三裂,是谓“裂叶牵牛”。
数量最多的是那种小一些的,颜色有粉红色,蓝紫色几种。其叶子有点儿像桃形或心形,轮廓线圆整不分裂,是谓“圆叶牵牛”。
在松嫩平原,在我居住的杜尔伯特,还有一种长在野外的草原上,沙包地上;野生的,外观上与牵牛花相似的花。它的花儿要比小型的牵牛花还小一些,它的叶子近乎柳叶状。当地的人们一般称它为打碗花、落(读“lao”)道秧。它与牵牛的关系应该是近亲,都是旋花科草本缠绕植物。在颜色上,它有白色、粉白色、蓝紫色等几种颜色。也有书上叫它“旋花”、“小旋花”、“田旋花”。
我的邻居潘老师,祖辈就从山东省迁来杜尔伯特,他说,人工引种的这种攀援植物才叫牵牛。
牵牛花大多都栽种在房前屋后或自家的庭院里。第一年种了之后,第二年就不用再种了,掉落在地上的种子,它会自己生根发芽长大开花。每年从入夏到深秋“寒露”这两个节气间,牵牛花就这么一直的在绽放。但凡你能目之所及,它都那么不管不顾的盛开着。
大自然赋予牵牛这种植物天生柔骨。牵牛秧在生长过程中可弯可曲可缠可绕,喜欢攀爬攀援,自来就懂得阶梯、螺旋式的向上发展自己。距它就近的无论是什么物体,只要是直立或稍微坚挺一些的,它都能轻柔无声的将手蔓伸出并稳稳的攀住,借势借力向更高更广阔的空间发展。牵牛秧生长的环境,如果没有直立之物来供其攀爬,它也能够直立起十至二十厘米的高度。在它自身实在支撑不了自己的重量时,它就会匍匐在地或与自身的旁枝侧蔓扭结在一起继续前行。一旦“发现”前方有坚实的直立物体,它就会伸出柔肢纤手向这个物体够过去,“攀”上后就直立向上了。
当你在一处绿色的杂草裹挟或簇拥中看到牵牛的植株时,眼球极易被它花儿的美丽所吸引,并将目光定格在它的花儿上。它娇艳的花和绿色的枝蔓及叶子相互映照相互衬托,色彩鲜艳对比分明。牵牛花无论是野生还是家种的,都在自发自愿地装扮着这个世界,悄悄的点缀着人类的生活空间。看到它,也像看到其它许多花卉一样,让人感到赏心悦目。
有朋友在网上查了,世界上的牵牛花有六十多种。
常见的牵牛花,花儿是整朵的不分瓣儿。它们喇叭口朝天,承接着雨露。亮亮晶晶的小水滴,鼓鼓溜溜、圆圆滚滚的,晶莹剔透。存留在喇叭口的底部围裹滋润着花蕊。
另有一种重瓣儿(花朵分瓣且重叠)牵牛,我仅见过照片儿。在杜尔伯特县泰康镇,我的诗友在栽种。
潘老师退休前教过中学语文。他在口语上遣词造句既朴实又经典。他说“牵牛花具延伸性,见啥爬啥,生命力强。到了晚上,聚拢喇叭整装待眠;拂晓张开喇叭,先于人早起”。
我也注意到他说的这种有意思的现象,当傍晚天色渐渐暗下来,气温也跟着降下来时,或是盛期已过,牵牛花的喇叭口就会自然的收拢紧闭,以保护正在孕育中的种子。
牵牛花儿娇艳好看,可它们的种子却叫“丑儿”,叫“黑丑儿”,“白丑儿”。《中药学》上说“表面灰黑色者称黑丑儿,淡黄色者称白丑儿,同等使用。”
黑丑儿、白丑儿的学名叫“牵牛子”。是一味苦,寒,有毒;有泄水消肿,祛痰逐饮,杀虫攻积作用的中药。人在患了水肿病的时候,将其用在复方中服下,水肿大多就会消退。此外,它还有着其它的一些治疗作用。
在杜尔伯特,常见的“牵牛子”是黑丑儿。它表现为紫檀色,如红小豆般大小。形状有些像橘子瓣儿,两个平面,一个弧形面,近乎三棱形。
平时,我们买回来的红小豆,绿豆,黄豆或其它粮食,也会有个把黑、白丑颗粒掺杂其中,食用时常常把它当做另类挑出来丢弃。
牵牛花并不像其它许多名贵花卉那么娇贵,它耐贫瘠;不管是野生还是家养,大多的时候都无人经管,任它随意生长,自由繁衍。
现如今,牵牛花也跟着人类进了城,种在了居住小区的花园里,或一层楼的阳台下。
牵牛花美丽,它们色彩鲜艳,它们的仪态多姿大方。
牵牛花可爱,它与各种野花、杂花、种植花一起打扮了我们周遭的环境。
看到牵牛花像喇叭(唢呐)一般的外形,我不由得想起小时候看到过的那些吹吹打打礼乐迎亲的场面。当你游走四方,看见牵牛花,它定会让你想起被牵牛秧牵绊缠绕、被牵牛花所装点的原乡家园,篱笆院落。
可爱的牵牛花!牵牛花!!牵牛!!!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