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特的微笑
文/陈立新
面试终于开始了。
总裁端着一杯龙井茶,坐在办公桌前,把所有的应聘者都扫视了一眼。他发现坐在窗口的那个考生,年龄几乎与他不相上下,在那群应聘者当中显得格外扎眼。那个考生冲他微微一笑,那笑容显得沧桑而独特。
他觉得这人有些讨厌。
台下一共有16个人应试,从中取6人。终于轮到那个讨厌的家伙了,他慢腾腾地站了起来,显得迟缓而自作聪明。
总裁诹笑道:你这么大年纪了,还来应聘,就不怕失败?
那人笑道:我经常跟失败打交道。今年我参加了六次应聘,前五次都是在第一轮就被淘汰了,所以,我非常珍惜今天这次机会。
总裁对他产生了一点好感:与年轻人相比,你不觉得有点自卑吗?
“不,年龄正是我的优势”,那人出人意料地说道:“我有着他们无可比拟的人生经历。我虽然只有一般的学历,但通过自学获得了本科学历。我从最基层开始,干过十多个职位,先后跳槽12家公司,拥有20年的工作经验,与每个人相处都非常和谐。”
考官们都笑了,总裁道:你跳槽是不是太多了。
我也没有办法,因为我效力的公司全倒闭了,我只好含泪离开它们。在我的人生经历中,充满了这么多的巧合,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我真是太……那家伙辩解道。
你真是太不幸了!总裁同情地叹了一口气:可我这儿也不是养老院。
不,我真是太幸运了。挫折让我拥有了一笔常人无法企及的人生财富。所以,我给我自己取了一个诨名,叫失败之神!那人忘情地说道。
失败之神!几乎所有的人都跟说了一句。
总裁皱了一下眉,吩咐一个员工给他倒了一杯茶。那人继续说道:我和同事们曾努力地挽救那些公司,与公司相依为命,付出了无数的心血,但它们还是因各种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倒闭了。公司虽然没有起死回生,但我却从失败中学到了很多独特的东西。这么说吧,如果您启用他人,也许能通向成功之路;但如果您启用我,就能避免失败!
台下响起了了阵阵赏声。
失败之神继续说道:就像一位哲人所说的那样,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千秋。20年的人生经验,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成功的经验大抵相同,而失败的教训却各有原因。对于失败,我已经有了极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这就是我今天来应聘的真正动力,我真诚地希望,所有的公司都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败,走向辉煌。
整座大厅鸦雀无声,一齐将目光射向总裁。
总裁慢慢地站了起来,说道:先生,你被录取了。
黄七两
沿着石板路,我们走进了一幢青砖老宅,房内雕梁画屏,漆黑一片。房内有天井,天井里放着一辆破旧的板车。很显然,这是以前大户人家住的厢房。厢房西侧的窗格已经腐烂,一只猫从朽口探出脑袋,好奇地盯着我。
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人汉子正在吃早饭。
这就是我的扶贫对象黄七两,要命的是,这家伙只会讲土话,不会说官话。我曾跟他打土堂,问他:你为什么取这样一个名字?
黄七两说:这名字是爷爷给他取的,说是人活一世,不须太多的钱财,有七两黄金足矣。
我们边喝边聊,黄七两说他家根正苗红,三代是贫农。他自豪地说,土改的时候,工作队的陶队长就住在他家,与他爷爷睡一张床,同枕共被,直到两人身上都生了虱子。
黄七两晒笑了一下,露出一排黄牙。
黄七两接下来问我家以前是什么成分?我撒了一个谎。告诉他我家的成分是小土地出租。其实我家的成分是地主,我爷爷在解放前是一个很悭吝的财主。
黄七两当然不知。
他依旧像一个布道者一样发表演讲:这人吗,发达了就容易学坏,一有钱就去吃喝嫖赌养小。二是钱多惹祸,耽心人家绑你儿子的票。三是大户人家的孩子读书读多了,就不说人话了。
我说:人家说的那是英语。
黄七两道:反正我听不懂。
我讽笑道:如果你听得懂的话,你养的鹅就不会死了。
黄七两痛苦地低下了头。
原来扶贫队为了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赠给每个贫困户200只白鹅苗。由于四川白鹅的生活习性与众不同,我还特地举办了一个培训班,对专业户进行了培训,并发了资料。黄七两没有读过一天书,又听不懂普通话,所以他呆在那里等于是老虎看铜车……从养殖班回来后,黄七两什么也没有弄明白,别人把鹅养肥了,他却把鹅养瘪了。
至此,我终于弄明白了,黄七两真正“仇视”的不是钱,而是有文化能挣钱的人,他混淆了这两者之间的区别。看到别人津津有味地看资料,自己却大字不识一个,他能不难受吗?那天,黄七两把我拉到一旁,问我咋办?
我缓缓地从包里掏出一部小型录音机,递给了他。
我早给你念叨好了。
原来听到黄七两把小鹅全养死的消息后,我真的是无计可施了。我仰望山峰,足足想了一个时辰,终于想出了一条对策——我买了一部小型录音机,用土堂将养鹅资料录好音,对一些专用术语,我费尽心机地用土话进行解释和翻译,然后把这盘天下独一无二的磁带,连同录音机,赠给了黄七两……
一年后,我再次来到黄七两设在山脚下的养鹅场,只见漫山遍野都是肥硕的白鹅,草丛里撒落着无数的鹅蛋,一个矮小的女人正在田坎上撒伺料………黄七两听了我的录音资料,经过认真的摸索,终于把鹅养成了,成了远近闻名的大能人。
鹅养成了,女人也寻上门了。
我这个地主的后裔终于帮一个贫农的后代脱了贫。
作者简介:
陈立新,男,湖南省作协会员,中学教师。2005年开始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百花园、杂文选刊、青年文摘、教师博览、故事会和广州日报、长沙晚报、宁夏日报、延安日报等。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