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山游记
文/刘佳
早在春节时就决定了今年六月份过生日时要去爬泰山,彼时恰逢端午假期,罕见的凉爽天气取代了大大的太阳,我满怀期待的与同伴踏上了“征程”。
从济南坐车到了泰安,准备好厚衣服和手电筒,下午七点钟开始登山。可能是晕车的缘故,稍微有点疲惫感,走到红门的时候就像已经爬了很高的山一样。通过设在红门的检票口,正式开始了泰山之旅。
跟预想中不同的是,我们似乎缺少了点雄赳赳气昂昂的精神和充满活力的身体,带着些许疲惫,进入红门的第一件事就是吃东西补充体力。边休息边观察着上山的形形色色的人们,学会了用登山棍抬着背包和衣服。恢复体力后,打足精神,继续爬山。
不看时间,不知道路有多远,只是顺着山路往上走,看着周围的的山,周围的树,听着爬山的人儿的嬉笑、打闹、歌唱,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感觉爬了很久,终于看到了一个“门”,走到近处,后面一个声音传来——“斗牛宫”,定睛一看,原来是“斗母宫”,爬山的人们都纷纷笑了起来。
天色越来越暗,几乎已经是在夜幕中爬山了。山上的夜吹着冷风,但我还是热的全身都湿透了。山路越来越陡,体力下降的越来越快,路上的气氛却越来越热闹。人们边爬山边气喘吁吁的相互鼓励,大家都猜测着自己究竟到了泰山的哪个位置。慢慢的,我们已经到了爬几步就需要歇一次的“境界”,单单靠腿的力量已经不能前进了,拿了一路的登山棍派上了用场。大家一手拄着登山棍,一手拉着山路旁边的栏杆,一阶一阶的往上爬。开始的时候还会用湿巾擦擦汗水,后来直接放弃了这一无济于事的行为,任凭汗水肆意挥洒。在经历了山路的“九曲十八弯”之后,终于在夜色中看到了振奋人心的三个字——中天门!此时的我们体力和耐力都受到了极大的考验,但都咬紧牙关一心想爬上山顶。
跟同伴拉着手一步一步的前进,十八盘的路让我们明白了前面的那些不过是些“开胃小菜”,十八盘每段路五六十阶的台阶已然让我们迈不动腿脚,更可恨的是两端长长的台阶之间没有平缓的地方可以让我们缓冲一下腿部产生的乳酸,加上濛濛的小雨开始跳落人间,台阶也变的有些湿滑。我们紧紧握住彼此的手,越是艰难,想要爬上山顶的心就变得愈加强烈。
终于征服了十八盘,激动的心情甚至磨灭了疲惫。夜里的泰山没有冷清,没有寂寞,雨中的泰山没有凄凉,没有愁思,有的是一群登山人饱满的热情和辛苦却欢愉的心情。在仿佛经历了《西游记》中“九九八十一难”那么久之后,我们终于到了一个一路上念了无数次的地方——南天门。
一把把的大伞撑了起来,一顶顶的帐篷搭了起来,人们纷纷把棉衣穿在了身上,游客们都准备安营扎寨了,但我们还是选择了冒雨继续前进。人越来越少,我们也不得不选择一个“栖身之所”了。幸运的,找到了一个在室内的帐篷,看看时间,已经凌晨一点了。是因为太过兴奋了吗,我们都没有一点困意,听着隔壁帐篷里的呼噜声和店家的吆喝声,和同伴聊着一路的经历和心情。外面的雨越下越大,瓢泼已经不是过分的形容词了,天气也越来越冷,棉衣的厚度似乎正在一点点的变薄,不知不觉地,我们进入了梦乡……
早上五点钟我们就被熙熙攘攘的人群的哄闹声唤醒,吃点东西,撑上伞,向山顶进发。一路欢声笑语的到了玉皇顶,雨渐渐的变小了,本以为不会看到日出的人们似乎又看到了希望。有人开始高声放歌,歌声清澈而洪亮,大家纷纷为其鼓掌。但看日出的希望很快破灭了,烟雨濛濛中太阳没有赏光。没有看到日出,但却见到了雨中泰山独到的魅力,这已足够激动人心。雨又开始下了,撑起伞踏上回程之路。
本以为下山会轻松许多,未料当你疲劳的时候,每走一步都会变得那么艰难,哪怕是下山的路,也会让你迈不动腿。踏着湿滑的台阶,听着清脆的细雨,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泰山清晨的雨景,当生日里有了这些,我还能奢求什么呢?
白天重走昨天夜里的路,心里的感觉已然轻松了许多。边走边歇,虽然很累,但南天门通向山脚的缆车依然没有吸引我疲惫的脚步,20周岁生日的时候爬完泰山不正是我长久以来的夙愿吗?消灭了所有食物,休息了半个多小时,感觉精力充沛了很多,精神饱满的出发了。
很难想象,从中天门到红门,我们是一路跑着下去的,把一个个同是下山的人儿抛在身后,那么轻松,那么欢快。
带着满足与自豪感,我完成了期盼已久的泰山之旅,为20周岁的生日留下了美好且有着深刻意义的回忆。
作者简介:
刘佳,女,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现任初中语文教师。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喜欢写随笔,以此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将情感诉诸于文字。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