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幸福的维度(随笔)
文/刘吉颖/甘肃

朋友从外地回来被隔离了,因为受惠于国务院的二十条,所以被提前两天解除隔离,也算是一件幸事,所以就小小的庆祝一下!
平时大大咧咧的朋友,突然感觉有些很不自然,从上车到酒店一直木讷着,完全不见了往日的洒脱和阳光。两杯酒下肚,他突然哽咽着说:哥,如果真的再关两天,恐怕我们今生再难相见!闻言,我差点惊掉手中的酒杯。急问何出此言?朋友停顿了一下,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说:平日里,我也有过闭门不出的时候,尤其是高考那阵子,十天半月足不出户很正常,可是被人关起来完全不是一回事!好象一个坚硬的壳卡在身上,却又无处抓找摸,死的心如影随形!我再次询问他到底出了什么事,他还是不紧不慢地回忆:那天你给我送书和水果的时候,我看见你站在阳光下,呼吸着自由的空气,身轻如燕地跳过栏杆,满脸笑容地和身边的人打招呼,开心地问我还需要什么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我的人生怎么了?为什么我不能象你一样自由幸福?随心所欲?反到要别人来照顾?我一下子有飞到你身边的冲动,完全是一种下意识。在和你通话的时候,手不由自主地去掀动窗户,就想从十一楼跳下来,可是,当我意识到窗户是半封闭的时候,突然心中无限悲凉,落寞地缩回了头,从那一刻起,我就象中了魔一样,只想着出去,只想着自由,余下的三天里,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我砸过门、溜过趟,还和酒店管理人员吵闹过,就在我感觉要彻底崩溃的时候,隔离解除了。

朋友的话使我想起来了,那是他隔离的第二天,我去给他送书,一本叶甫盖尼.扎米亚京的《我们》、一本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四八》、一本奥尔德斯.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都是他点名要的,纯纯的反乌托邦,其他就是一些水果零食之类。因为隔离已然成为了我们生活的常态,所以我给他去送这些东西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异样之处,我根本不知道我还呼吸着自由的空气与他呼吸的空气有什么不一样,更没有如他所见身轻如燕地跳跃栏杆,相反我当时的感觉有些臃肿和笨拙,内心懊恼青春不复!可在别人眼里,竟然成了风景!还记得当时我在电话中还特意叮嘱他正好休息几天,以消解每天东奔西跑之苦,现在看来,那都成了别有用心!
酒不成欢,凭添了几多困惑,我真不知道自由对人而言有这般的重要!又是这般地不可名状!这使我突然想起了多年前的一件旧事:有一老板,和我有过些许交际,突然被拘留了,因什么为什么?家人不知,朋友不知。由于律师的身份和他人的举荐,关进看守所的第三天,我就去会见,还没说话,他就哭了个稀里花拉,边哭边说:没想到我这辈子能到这里来!我是被人冤枉的,咱们是朋友,你一定要救我!
此时的他身穿囚服,已被削发剃度,灰头土脸,神情暗然,容貌精神大变,再也找不到昔日大老板的风采!难得他将我们的关系提升到了朋友的级别,我就有点受宠若惊!便认真地询问起他到底因什么事被拘,他说真的不知道,只是反复要求,这里不是人呆的地方,一定要在三五天之内把他保出去,否则他就要绝食撞墙,以死相搏! 当然,我是无法将他在三五天之内保出去的,之后也就隔三差五地去会见他,按照家属的想法和说法,也就是送去慰籍和安抚。而我则是要苦口婆心地劝导他相信政府、相信法律,珍惜生命。假以时日,虽然他仍在焦急地询问和等待能够获得自由的日子,但已不再是要死不活的说法了,也没有真的绝食撞墙。相反,要我给家里人带话,他要抽烟、要喝茶、要吃肉、要吃鸡蛋等等。起初我觉得,这些要求都无异于异想天开,或者天方夜谭。但基于委托和职业,我还是将他生活上的种种想法转告了家属。而且从和他的交谈中,我还了解到许多关于烟和茶的知识:比如中国的十大名茶,茶叶成色和年份的分辨,投茶及洗茶的方法等,看来他确实很会享受生活!再后来,他的问题基本明朗,他反而镇静了下来,甚至有时给我说,他能抽到烟了,每周能吃到两次肉,一次是看守所统一安排的,另外一次是外边给他送进来的,每天还能吃上一个鸡蛋,看守们巡监的时候,会把剥了皮的鸡蛋塞给他,吞咽下去,就如吃了一颗定心丸,生活似乎并不那么苦,看守所似乎也是人呆的地方了。而令我惊讶的是,当我告诉他案子很快就要开庭了时,他竟然对我说,他觉得这种日子也挺好,开不开庭和怎样判都无所谓了。他说,出去了每天都得去工作,去挣钱,去面对永远也打发不了的债主,可是挣了那么多钱又有什么用?现在啥事不干,啥心不操,好吃好喝。他和看守们的关系处理的非常好,可以给他安排一些户外劳动,他就可以自由活动,可以在看守所的花园里种菜养花,后边还有个小山,他也可以抽着烟去蹓蹓弯,看守还可以把他带到禁闭室喝喝茶,言语间有十足的幸福感。

当时我就非常纳闷,老板的这种转变因何而来?现在突然想通了:老板和朋友都是一样的,转变来自于对同一个维度同类的攀比!如果一个陌生人给朋友送去了东西,他很可能就会毫无想法的接受了,不与其相比,也受不了那么大的刺激。而面对和昨天一样自由自在的我,他接受不了今天的他不自由不自在,所以他差点崩溃!可老板却在生活中发现了另外一点,以前的生活已经离他远去,而和他关在一起的人,唯有他自由,他有特权,他是同一维度中的王者,所以他的优越感和幸福感倍增,也就不再觉得看守所不是人应该呆的地方了。由此看来,自由和幸福都是有维度的!都是相对的,人们都在拚命维护着这一维度的平衡,如果你能降维看事,自由的感觉和幸福就会多一点,如果升维视物,痛苦就会随之而来!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家财万贯还不满足,因为他的维度中有更多比他更富有的人,而有些人已官至万人望其项背,却要依然投机钻营,因为他的维度中有比他官职更高的人!所以他们就心有不甘,都要去升维对标,但又不能达到财富和职位绝对自由的程度,所以他们缺少自由和幸福的感觉。只有当人们放下这种心态,放弃不同维度的攀比,生活的更加自我一些,才有彻底的自由和幸福,否则,这山总比那山高,人就永远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和幸福!
2022年11月12日

刘吉颖:生于1963年,甘肃省镇原县人,1981年6月毕业于临泾中学,81年9月至85年7月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系。85年8月至96年12月就职于庆阳地区法律顾问处。97年至今为甘肃拓原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律所主任。
现为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甘肃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国家二级律师,天水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曾当选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第三届理事,第九届全国律师代表大会代表。庆阳市政协第一至三届委员会委员,担任过《法制日报》和《中国律师报》特约通讯员、《律师与法制》杂志特约记者,庆阳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曾经被司法部、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甘肃省司法厅、省律师协会及庆阳市委、市政府等部门多次表彰奖励,授予“全国从业清廉积极分子”、“全省政法战线先进工作者”“优秀律师”“优秀刑事辩护律师”“优秀党员”“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个人事迹被中央电视一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甘肃人民广播电台、法制日报、甘肃日报等多家电台和报纸报道过。
先后在中央和省市级报纸杂志上发表论文、文章近百篇,并多次获奖,出版个人专著《中国律师梦》一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