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学情谊
文/林晓军
周日,张庆鹏准备带妻子和一岁多的女儿出门踏青。天气晴朗,张庆鹏心情更开阔。几天前,得知自己即将被提拔单位副职,他就一直压制内心的喜悦,生怕被人看出,显得轻薄。任职文件还没有下来,但是他已经能从同事的眼中看到即将展开的一片光明。
恭喜啊张科长!科室的下属给他道喜。
张科长终于熬出头了,我们就没这么好运了。嗨!和他一同进单位的老员工这样祝贺。
还是妻子的话更直接:你升官了会更忙吧?象我们单位领导,成天不在办公室,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想找他签个字都难。
说归说,家里有喜事,一家人心情大好。
今日出门,恰逢天气晴朗。刚到楼下,张庆鹏手机响了。低头一看,是大学同学胡向东。
你好老同学。张庆鹏的心情就像头顶碧蓝的天空一样开阔。
哈哈,还怕你把我忘了,不愧是老同学啊。你在家吗?
怎么?
我在你家附近办事,正好经过,想看看你。
现在?张庆鹏摸不着头脑。这时,他看见小区门口一个男人,谢顶的脑袋,一副金光眼镜,微凸的肚子,手里提着一个黑色塑料袋。正是胡向东。门口的胡向东正左顾右盼,张庆鹏已经抬手招呼了。胡向东也抬手回应,一脸欢喜。
老同学,好久不见。怎么,你要出门?
是啊,今天好天,带女儿走走。
怪我怪我,来的不是时候。不过…..胡向东望向张庆鹏的妻子:就说几句话,不会花多少时间。
没事没事,你上家坐会儿,我带妞妞在楼下。善解人意的妻子说。
老同学,今天怎么有空来?张庆鹏一边招呼胡向东,一边拿出一包茶叶,准备泡茶。
胡向东伸手制止道:别麻烦了,今天就来看看老同学。
这么久没见,一杯茶还是不能省的。尽管有不少疑问,但是能看见老同学,张庆鹏还是很高兴的。
胡向东也没有客套,伸手递过塑料袋,道:没带什么东西,给你们家宝贝的。
你结婚我都没送礼物,怎么反过来给我送东西。不能收不能收。
给你女儿,又不是给你的。一定要收。胡向东将塑料袋强行塞进张庆鹏手里,一边推一边说:我结婚比较匆忙,同学们后来都怪我,不说了不说了。
一阵寒暄后,两人面前摆上了茶杯,杯里泡上了热茶。
老同学,不瞒你说,我是来道喜的。
张庆鹏端着茶杯的手轻微抖动一下,笑道:你怎么会……?
哈哈,好事传千里嘛。胡向东微笑着看着张庆鹏,欲言又止。
可是,这也……张庆鹏原想说这也太扯了,最终没有说出来。任命的事,自己也是在领导谈话之后才知道的,随后才在单位传开。外单位的人是如何知晓的?一个久未谋面的老同学又是如何知晓的呢?他今天为什么来找自己呢?张庆鹏的脑海冒出许多问号。
这是大喜事啊,同学都知道了。好了,不打搅你出门了,改天再聊。说完,胡向东起身,指了指地上塑料袋说:给你们家宝贝的,再见,老同学。
张庆鹏和胡向东来到楼下,胡向东和张庆鹏妻子挥了挥手,走了。
带着问号,张庆鹏和妻女开车出门了。
路上,接到短信,妻子看了看,是胡向东发来的。张庆鹏说:这个胡向东,卖什么关子。
妻子问:哎,他找你什么事?急匆匆的样子。
他来附近办事,顺道给我们宝贝送礼物。短信说什么。张庆鹏握着方向盘问道。
妻子打开短信念道:一点心意,一定笑纳。改天再聚。
你要升官,怎么马上就有人找你?会不会有猫腻?妻子问道。
八字还没一撇的事,他怎么就知道?况且我们很久没见,互相都不了解。我连他做什么生意都不知道。
你们不是同学嘛,同学还需要什么了解?
妻子的话点醒了张庆鹏。他大约明白胡向东今日出现的目的了。可是——可是——好吧,不想了,先好好玩,回家再说。
晚上,一家人带着满足和疲惫回到家,一进门,就看见椅子上的黑色塑料袋。
张庆鹏打开塑料袋,抽出一个包装盒,盒子上写着“某某文具套装”,盒子里整齐摆放笔盒、铅笔、卷笔刀、文具袋等。再看塑料袋,空空如也。
张庆鹏放下盒子说:就是文具,没什么。
我不信。妻子打开套装盒,抽出笔盒,打开盒盖,果然,看到了“猫腻”。
你看看,我说什么?妻子得意地看着张庆鹏。
张庆鹏探头一看,笔盒里放着两张红色的标注某商场名字的购物卡。猜想得到了证实,两人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妻子,紧张的是张庆鹏。
沙发上的女儿忽然骚动起来,妻子抱起女儿说:乖妞妞,终于有人给爸爸送礼了,以后爸爸当了官,我们啥都不愁了。
你胡说什么?张庆鹏忽然生气起来,盯着妻子,却发现妻子并没有看他。
张庆鹏仔细看过,确定这是两张某商场的购物卡,每张金额5000,两张就是一万。这时他才理解白天胡向东在家里说话以及出门前的神情。
妻子抱着女儿走过来道:哎,我猜,一张一千,两张两千。对不对?
张庆鹏神情严肃,没有说话。
你怎么不说话啊?两张卡有多少钱?妻子又问。
一万。张庆鹏的声音在房间里象一个爆响的炮仗。
一万!妻子张口结舌,随后伸伸舌头,做了个鬼脸。
这个胡向东,搞这么一出。张庆鹏用平静的语气,试图掩饰内心的慌乱。他拿出手机,拨通了胡向东的号码。
哈哈老同学,玩的开心吗?今天天气真不错。胡向东大声问候道。
老同学,你这是唱的什么戏啊。张庆鹏的语气既严肃又轻松。
胡向东胸有成竹道:一是祝贺老同学高升,二是表表同学心意。
你的消息这么灵通,我诚惶诚恐啊。
老同学,毕业后大家各忙各的,很少走动,可是同学之间,谁生老病死,谁升官发财,还是知道的。现在你要升官,同学都替你高兴。
文具我收下了,那卡………
胡向东打断道:改天我们聚聚,时间定好了通知我,我再叫上几个朋友。现在的社会,多个朋友多条路,你说是不是老同学?
胡向东挂了电话,留下张庆鹏慢慢咀嚼回味。
妻子凑近道:哎,我猜一定是他做生意的朋友想找你,这些生意人真厉害。
见妻子神秘兮兮的样子,张庆鹏想笑。
哎,你准备怎么办,啊?
能怎么办,放着呗,谁敢动啊!
切,看把你熊得!换做我就先收着,后面再说。你同学的朋友,能帮就帮,不能帮,就把卡退给人家。
说的倒轻松,你以为不用就没事了?收了就是收了。
不管你了。有人送钱当然是好事,不过,没有这一万块,我们家照样过日子。都不知道你怕什么?妻子转身进卧室了。
当天晚上,张庆鹏失眠了。躺在床上,眼前全是胡向东带着金丝眼镜的笑容和两张购物卡。胡向东为人热情、直爽,带着生意人的精明和势力。平心而论,张庆鹏对胡向东没有恶感。尽管多年不见,可是大家也心知肚明,不打搅对方。今天,他也没有遮遮掩掩,而是痛痛快快向自己道喜,这让张庆鹏还是很受用。但是一想到那两张卡,想到卡里的钱,张庆鹏又不淡定了。下周,任命文件会到单位,自己走马上任,那时候,这样的礼物,即使一分钱不花,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把柄了。
张庆鹏翻来覆去,想找人说话,又觉得不合适,又倒头蒙上被子。倒是一旁无事一身轻的妻女,睡得又沉又香。
忽然,他想起单位领导说的话。那天,在领导办公室,一向满面春风的领导忽然变得严肃认真,让刚进门的张庆鹏心里打鼓。
领导说,这次人事调整,相信你已经听说了。组织对你期望很高,任命的文件很快会下发,你要调整思路,眼界不能再局限一个科室。新的岗位,责任更重,诱惑也更多,希望你能认真对待,摆正位置。
张庆鹏还记得自己诚惶诚恐的样子。没想到,刚过几天,诱惑就来了。
想着自己的眼前即将展开的前程,想着胡向东的笑脸,想着身旁酣睡的妻女,张庆鹏握着手机,起身下床,来到桌旁时,已是一脸的端正严肃。
他要给胡向东发一条信息,就是现在,凌晨3点四十分。信息的内容已经大致想好,他要感谢老同学的关心,最主要的是,他要拒绝那两张卡。他要对胡向东说,文具礼盒我可以收下,但是那两张卡将他退还给胡向东,如果胡向东也不收,他将把这两张卡上交单位。
再次回到床上,听着身旁妻子轻微的鼾声,张庆鹏感受到夜晚的宁静和心情的平和。
这下,他才可以安心入睡了。
作者简介:
林晓军,男,1969年生,中年文学爱好。1992毕业于福建省闽江大学中文系,2015年完成福建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系专业学习,现在一家事业单位任职行政工作。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