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扬中国传统,弘扬中国文化,

《弟子规》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源自《论语.学而》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以学文。”宋朱熹据此编写《童蒙须知》,作为对门生弟子品德教育的范本。清李毓秀依据《童蒙须知》改编为《训蒙文》,是指导孩子由小到大接人待物所制定的规矩,后经过清朝乾隆年间的贾存仁在康熙年间李毓秀《训蒙文》的基础上修订而来并改名《弟子规》广泛流传。从《弟子规》成书到现在,时间大约过了300年左右,作行为规范应该与时俱进;2006年以来李耀君与时俱进在此基础上修订了被誉为“大众国学,伦理经典”的《弟子规》——《人之规》。

其内容以《论语》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指导思想,以孝悌文化为基本,综合吸收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的精华编纂而成。内容包括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为人处世、修身治学等人生应有的基本理念和规范,是启蒙养正、教育人们敦伦尽分、防邪存诚、养成忠厚作风很好的读物。

只有父母亲等大人与孩子一起学习并身体力行,才会更好地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这一句点明了只有通过父母亲和孩子一起学习《弟子规-人之规》,才能更好地促进身心和谐、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否则,只让孩子学习,而大人习气不改,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父以诚养子,则子必以诚养而孝敬;父以正行而为子作为楷模,则子必效其身教而追随之。正确的做法是父母亲先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然后再要求孩子做到。通过言传身教,耳熏目染的方式,潜移默化的让孩子懂礼貌、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做人要诚实守信、要有博爱之心、友爱兄弟姐妹、和别人平等相处,要养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知行合一践行道德就是在培养健康的心理,铸就健全人格。而这些正是一个人与社会接轨的通行证,直接奠定孩子人生成功幸福的基础。


【简介】李耀君先生,字和光,号清明。1966年出生,陕师大毕业,中共党员,国学和家庭教育指导师,企事业文化顾问,擅长国学赋能书法。现为和谐中国网总编辑,和谐书院院长,《弟子规-人之规》现代修订传播者,组织助印赠送百万余册。从2006年起学习弘扬国学,讲授国学数百场。有弟子数十名遍布全国各地。曾担任央视《星光大道》评委,兼任台湾孔子学院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和多个企事业单位文化顾问。中央电视台、《人民政协报》和《联合国友好画报》等媒体先后报道。他撰写的《人生修炼三部曲》和《治家四句》“孝亲积福,善家有庆;心善境美,家和福至”广为传诵。


宏红,本名:许世红,70后,祖籍江苏,现居西安,喜欢诗歌,酷爱诵读,用心吐字,为爱发声,有多首诗歌在多平台刊发。用声音传播中国文化的践行者。
和谐中国网文艺总监、和谐中国网朗诵艺术团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