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高克勤

农家小院民欢畅,
羊肉胡卜庆吉祥。

壬寅年12月12日下午,手机电话快要爆满,左邻西舍互通电话,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一个共同的话题都是,赶在数九寒冬之前,农村通上了天然气。"我们家天然气接通啦","我们家有暖气啦","今冬再不用受冻了","我们快赶上城内人了","这得感谢西北头条发的喔文章,得感谢人家干部和公司人员,迎难而上,不惧严寒的努力"。

听到这里,我心里乐开了花,为自己能在这个平台感到高兴。家里有了暖气,加之那炕上也铺上了热水管,在这严寒的冬季,我老两口睡在这暖融融的热炕上,一觉醒来天已大亮。由于兴奋,一早就跑到那卖羊肉的摊子上,把那后腿的好肉买了2斤,回家趁凉水就下到锅内,然后开启大火,烧至水开,锅内漂浮起一层油沫,然后把肉捞出再冲洗净,另添水一直煮至烂熟。大家知道我今天要干什么吗?我告诉老伴和大女:今天中午,咱们咥一顿羊肉胡卜,庆祝这通气的好日子,下面的工作一会就由她们去做。

最早来自韩城芝川镇的羊肉胡卜,以油旺,肉烂,味香,价廉,被誉为关中四大名吃美食之一。至于它的发源来此于那个朝代,众说纷纭。听老父亲曾经讲,最有可能发源于宋,元,明三朝。他说:宋朝从公元96o年到l276年,共经历18帝3丨9年,重文轻武,各业兴盛。从那名画〈清明上河图)上,就可以观察到,市井繁荣,水陆交通通暢,养殖业发展,与边域也有通商。况文人墨客名厨众多,研究美食并享用者肯定不少,但要说羊肉胡卜发源于这个朝代,很有些牵强。这内城墙防卫少兵镇守,兵营也是人员稀少,絲毫没有戒备之心。虽然无有内患,但让强大的外族入侵者乘虚而入,所有的一切,皆变为他有。

父亲又说:元朝从公元l27l年,太祖成吉思汗,弯弓射大雕,率铁骑驰骋草原建立蒙古国。到他的第三个儿子,元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继承父亲遗志,扩张领土,南下灭金国,还派拔都远征欧洲,重用契丹谋士,采用汉法,开科取士,重用中原文人,奠定了元朝基础。在位时期,疆域版图扩充到中亚和东欧。到元定宗,太宗的长子孛儿只斤,贵由,曾经和抜都西征欧洲,还在征伐金朝时,俘虏过亲王。他们都是草原上的英雄,靠吃牛羊肉生活,力大无穷,武艺超群,能征惯战。因此有人认为,羊肉胡卜发源于元代,是元军征战途中的一种便捷快餐。还有人认为,韩城阵鼓也发源于元代,是将士们攻城略地,冲锋陷阵,前进后退,出兵撤回的指挥乐。更有人认为,把羊肉胡卜和韩城阵鼓的发源,确定为元朝,是美化外族侵略者,为侵略者贴金。由于元军曾攻占韩城时,犯下过滔天罪行,激起民愤和仇恨。〈韩城县乡土志〉记载:金哀宗正大六年,公元1229年,元兵从龙门渡过黄河,拔韩城。次年,元兵复大至,纵兵蹂躏,掳掠一空,兵事最惨。还有的资料记载,元兵占领韩城后,把人分为几等对待,民怨颇深。

又有人认为,羊肉胡卜发源于明朝,公元1368年至1644年。这段时间,是历朝历代中最硬气的一段历史。驱逐匈奴,郑和七次下西洋,在我国古代史上,曾经呈现出辉煌的一頁,但可能与羊肉胡卜的发源无缘。
羊肉胡卜在各处,有几种写法,我们先从字眼上可以分析。有些地方称为胡饽,胡泛指草原沙漠那些民族,即元朝,饽有赞扬之意。有些地方称为胡卜,在隐悔中又存有仇恨之意。不管赞扬或仇恨,都指的是元军,看来羊肉胡卜发源于元代,为军中一种便捷快餐,很有可能。至于有些地方称为糊卜,直接反映出它的制作工序:先烙成小饼,再切成细条的过程。

看大女在那边把面合好,揉光,擀成薄饼,在大熬上烙成两边金黄,再用刀切成条。老伴把羊肉切片,在炒锅中放上羊油,待油化开冒烟时,倒入葱姜蒜及羊肉辣椒面,快速翻炒,立即倒入少量学巷米醋一激,瞬间烟雾缭绕,酸香喷鼻,这一步很重要,即遮住了羊肉的膻气,又增添了香味和颜色。勺上两三匙鲜羊肉汤,待开,再下入切好的饼絲,一两滚后,撒入绿色的葱叶和香菜,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特色小吃,韩城羊肉胡卜摆上了饭桌,任您尽情享受。肉烂汤好,饼絲筋道,吃得您嘴唇红染,口角溢油,满头冒汗,唇齿留香,百吃不厌。

韩城羊肉胡卜传承至今,成了各家主妇们的拿手美食。许多精明人把它带上街市,凭着它脱贫致富,走进了幸福的大门。

作者简介
高克勤,陕西韩城人,乡村医生,喜欢诗词创作,不顾年时己高,继续提笔推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