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窗外的“邻居”
文/左蔚
我的办公室位于单位办公楼的第二层的东面,窗户前正好种有几棵低矮的果树。每当春天、初夏果树长出新叶,花朵开始吐蕊时那四溢的花香往往会吸引来不少的鸟:有杜娟、白头翁、布谷、燕子、喜鹊和鸽子,它们在树丛间穿梭往来,或停下脚步,立在枝头贪婪的凑近花蕊兴奋的扇动翅膀做深呼吸状;亦或高歌一曲,呼朋引伴翩翩起舞。在花朵、花香、翠枝的掩映下,从它们那细细的碎语中,往往我也会低下正在伏案的头,凝视它们良久,虽然不敢走动更不敢近前,但在它们构成的美景中,我的心也随之雀跃起来。
有一天凌晨东方鱼肚微白,因为要赶稿子,所以我较往常到办公室早了一些,因为时间紧,心里有些着急,所以动作也无意间粗鲁了一点,重重的开了门,把三个灯座都拍开,瞬时刚才还漆黑的办公室一片雪亮,当我正要奔向办公桌,取下那背在背上沉重的“野战包”时。忽然从灯光照射的果树上传来几声“咕咕”“咕咕”声音轻脆而又温柔,如清风拂面,又如初月出云,让我焦急的心稍稍缓和了一下,但隐隐的我似乎还能感觉到其中夹杂着几许被打扰的不满。不过此时的我自然无心寻由,只能一边从包里拿出笔纸写作,一边在心底不由自主的对着那些被打拢的“家伙”们说了声抱歉。
等到天彻底亮了,当远途的阳光刺破云层射进办公室时,赶写的稿子也已经完成。我伸着懒腰,揉揉眼晃动身形踱步到窗前,一边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一边细细的寻觅着凌晨被我打扰的果树上的“访客”们。在窗前柚子树东角第三朵柚子花下的叉枝上,我惊喜的发现:那里居然出现了一个由短枝条搭建的窝,树上有鸟不稀奇,但我窗前的树虽说一直鸟来鸟往,但往往都是过客,无奈经常是不及交流感情就又换新面孔了。这次居然来了一位“常住客”,不禁让我心喜若狂。“窝搭得这么精致,主人也一定勤劳能干肯吃苦,它应该很快就会回来的。”我理所当然的想到。
果然不一会儿,就看见一只、两只通体灰褐色的野鸽子嘴上夹着一根细细的短枝条飞到了那个刚搭建好的窝中。它们分工明确,一只进窝搭建整理“装修”,一只则站在树头四处查看环境似乎是在放“警戒哨”。忽然,那只站在树头的鸽子头转向我,紧紧的盯着我,它的目光敏锐威严,透露出一种主意已定的刚健,这种目光让人感到它拥有着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本领,这让和它相比体型庞大臃肿的我不禁心头颤了一下,不得不放弃自已探索求知的心,乖乖的像个“战败者”一样在它的逼视中“落荒而逃”。总之,我和“新邻居”的第一次见面就在这样一种不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
春去秋来,花落花开,我和它们一直就这样不咸不淡、若及若离的相处着,偷偷的看着他们一窝一窝的下蛋,装作漠不关心的样子看它们哺育小鸟,怀着一颗已为人父的心看它们如何去教小鸟飞行和捕食。时间久了,它们似乎也能感受到我这个“邻居”并无恶意,有时若天气还好,我开窗写作时,它们还会像串门一样,飞到我的窗边朝我“咕咕咕、咕咕……”的聊会儿天,在得到默许后,还会在窗台上仔细的“梳装打扮”一番。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敢壮着胆子去观察它们,而它们则“心有灵犀”一般,也把脑袋从羽毛中伸出来打量着我。这时它们也不怕我会抓住或赶走它们了,是的,我不会。信任的感觉往往就是这么奇妙,不管是在人与人之间还是在人与鸟之间。
今年的台风很多,特别是夏秋两季相交的时候,狂风骤雨倾泻如注,而且间隔时间很短,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为了维持人们生产生活的正常,保障公路通行安全,许多单位许多人都必须克服重重困难加班加点。有一天暴雨橙色预警,我奉命夜间职守并进行现场信息收集、材料传达、上报工作。
果然,深夜11点多钟,暴雨伴随着台风顷刻而至,不知是雨借风势,还是风助雨威,那豆大的雨点就如同浩渺苍穹射向大地的箭矢一般,迅即有力,“咚咚咚”的敲击在屋顶和窗棂上、坠落在大地和池塘里,发出了沉重刚强的撞击和战斗的声,一处处水烟似乎就是大地被撕裂时发出的哀嚎。
在天与地的短兵相接中,现场的情况一处紧一处,信息一条又一条,材料一张又一张。在接到几十起路树倒伏的情况后,我忽然意识到:我窗前的“邻居”们怎么样了,它们最近似乎刚下了蛋。这么大的风和雨它们又能躲到哪里去呢?我偷看了窗外一眼,只见窗前的柚子树在风雨的攻击中剧烈的摇晃着,幅度之大似乎马上就要折断一般,定睛一看,窝里的鸽子正张开翅膀,是真的张开翅膀,这么大的风雨它们居然是反常的张开翅膀而不是紧紧的萎缩起来,最大限度避免风雨的袭击,保存体温。
它们在干什么,这个时候张开翅膀无疑会大大增加受到伤害的风险,受到伤害,对于自然界的它们来说,不异于被判了死刑。它们“疯”了吗,不会是被这场雨给吓傻了吧。我当时真的是想不通,但恍惚间似乎有个电波闪进了我的脑海里“蛋,它们张开翅膀去保护它们的蛋,保护它们的孩子,不让风雨去攻击蛋。将孩子们要承受的险转移到自已身上。那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坚持。”想到这里,我似乎有点明白了,这就是父爱和母爱在它们中的体现,这是一种责任不单是人类社会所独有。
还好,第二天雨停后,由于保障得力,公路通行安全无虞,我窗前的袖子树也没有折断。在清早阳光和晨风的宽慰声中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在斑驳的树影中“咕咕”声再次顺耳的传来,面对此景此声,我畅怀不语,笔尖流淌下一股清新美好的感受。
作者简介:
左蔚,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平时喜欢阅读、写作、摄影,有多篇作品在报纸、刊物上发表。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