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漫漫长路)
好人好报
刘克勤
孙秀琴长得文静秀丽,气质佳、品貌端、学历高、能力强,芳龄32周岁。当年与她一同大学毕业参加市直部门公考的同学大都结婚生子当爸当妈了,可她还是单身一个。
据所在单位“观察家”透露,她前后相亲不说一个排,也有一个加强班了。可相来相去,最终是三十晚上的月亮——没影。
“像她这样各方面条件好的人找对象,眼光高了,人家看不上她;标准低了,又委屈了自己。高不成,低不就,难啦!”旁人的议论和分析似乎有些道理。
为了躲避旁人怪异的眼光和叽叽喳喳的议论,这年春节过后上班不久,孙秀琴主动向本局刘局长提出申请,要求参加本单位联系点驻村扶贫。
一言既出,刘局长以为自己听错了,盯着孙秀琴足足5秒钟:“你,参加扶贫?”
“是啊!不行吗?”孙秀琴也看着刘局长的眼睛,反诘道。
刘局长确信无疑后,这才提醒她说:“你知道吗?咱们局的扶贫联系点在A县一个叫青石坳的偏远山村,那儿交通不便,环境恶劣,自然条件也差。我本想派个年长一点的男同志带队去的,你去,受得了么?”
“军中无戏言,愿立军令状。”孙秀琴说得平静,但语气坚定。
“好,你的意见党组可以考虑!”刘局长的手指在桌上敲了两下。
一周后,孙秀琴带着本局扶贫组另外两名小伙子出发了。
经过近两个小时颠簸,车到一座大山前停下了。向导告知:前边不通公路了,山背面就是青石坳村。
孙秀琴带领2名队员下车后沿着曲折、陡峭的山径走进村里后,放下行李,环顾周围那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山峦、看看散居在山腰间的零星村落,她的心就凉了半截。
驻村的第一个晚上,听着村里的此起彼伏的狗吠声和山上的虫鸣声,孙秀琴辗转反侧,一夜未眠。
孙秀琴从小就最怕狗。没想到,驻村第二天雨后初晴,她和队员自带干粮、水杯,翻山越岭进行入户调查。刚来到一座院落,几条大黄狗不知从哪儿窜出来,张牙舞爪向走在队前的她扑来。孙秀琴猝不及防,吓得一瘫坐在地上,肩上的包甩出了好远,弄了个一身泥。领受了这次“下马威”后,每次出门前,她都叮嘱队员们准备好一根打狗棍,既可防身、又能当拐杖。
历经一个月起早贪黑逐户走访调查,孙秀琴和她的队员们脸儿晒黑了、身体消瘦了、脚板起泡了,但将全村情况也摸透了,一张张精细的扶贫基础台账张贴于村头,村民看后,满意地笑了。
孙秀琴在大学学的是药学专业,在中药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市场信息资源。她根据山区地势海拔高,水草无污染等土质气候条件,通过广泛调研、听取民意后,制定了以中药材种植、特色养殖为重点的产业扶贫计划。那一年,村民首次试种的半夏、薄荷、菊花、玉竹等中药材品种获得丰收,全村人均增收二千多元。
同时,针对山村山高路陡,不宜建造规模性养殖场的实际,孙秀琴与村干部商议,决定用扶贫资金提供一定数量的小家禽“种苗”,对家畜养殖购买饲料费用进行补贴奖励等方式,扶持贫困户按照其熟悉的传统方式发展家禽、家畜分户散养。光这一项,就为全村养殖的15户贫困家庭直接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驻村的日子里,孙秀琴随身带个小本子,上面记着村里的“民情日记”。贫困老人叶小锋遭遇火灾,烧伤较重,孙秀琴闻讯后第一时间将他送到医院救治,并给他争取了“特别保”救济。五保老人李基三被毒虫咬伤,半边身子溃烂,腥臭难闻。附近的卫生院和诊所都嫌弃他而不愿接诊。孙秀琴得知后购药赶到他家,为他清疮上药。经过20多天的治疗,终于痊愈了。
年近70的李全华老人,常年瘫痪在床,老伴多病干不了重活,3个女儿都远嫁外地,生活起居的困难可想而知。老人常念叨的最大心愿就是想在有生之年将自己的老房子修缮好,担心自己“百年”后,没个地方摆啊!
孙秀琴记在心里。平时一有空就去李家串门,碰上老俩口生日或逢年过节时,孙秀琴总是拿个小红包或买点老人吃的东西问寒问暖。后来,孙秀琴自己掏点钱,又从县有关部门申请救济一点,在村委的支持下,终于将老人的旧房修缮一新。老人去世后,孙秀琴和乡亲们在新房里为老人办完了丧事,了却了老人生前的一大心愿。为此,乡亲们都说她是“孙菩萨”。
俗话说,谷好米也好。孙秀琴把村民当亲人,乡亲们都把她当作家庭中的一员。平时谁家有了好吃的,总是打电话要她去,有时没空去,还特意给她留着。后来,村里的大爷大娘平时里都不叫她的名字了,直接叫唤她为“闺女”。记得刚进村那会,每到一个院落,村民家养的狗总是追着她狂吠。后来,孙秀琴无论走到那家院子里,村民养的狗都围着她摇头摆尾撒欢儿,成了她的朋友。
然而,更让人没想到的是,那年春节,村民王大爷那个远在京城工作的小孙子回家陪爷爷过年,耳闻目睹孙秀琴的扶贫事迹后,心生爱意,主动托人牵线。经过接触,两人互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真情赢得真爱,好人总有好报。村里的老人都这么说。(2022.12.8)

作者简介:刘克勤,男,汉族,湖南省邵东市人。农家子弟,湖南邵阳市直部门工作。湖南省作协会员。业余码字30余年来,散见于各级报刊作品计300余万字,已出版《挑灯集》、《百思一得》、《启明星》、《时光短笛》个人专著4部。尤嗜短小精悍的千字文创作,既不浪费读者太多时间,又能给诸位些许启迪。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部分作品:
点击链接-刘克勤作品
点击链接-《山径文学社小记》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