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拜登今起操办“美非峰会”补漏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12月12日新华网、参考消息网援引CNN网消息,北京时间12月13日至15日,拜登政府将在华盛顿举办美国-非洲领导人会议。这是继2014年8月奥巴马政府举办首次美非峰会后时隔8年美国再次举办这一峰会,非洲国家和地区组织等50个代表团确认参会。
国际问题观察家们分析认为,2022年,中国政府先后成功举行“中国-拉美国家合作会议”,尤其是“二十大”后,接连成功举行“中国-东盟峰会”、“中国-阿拉伯/海湾各国峰会”,成果满满。终于引起了拜登的眼红。因此,时至岁末,执政已将进入第三年的拜登政府,终于急急召开“美非峰会”。此次“美非峰会”,既被视作拜登政府对特朗普时期对非洲政策的“纠偏”,也是美国在8月提出“撒哈拉以南非洲战略”后的一次外交部署,凸显美国在大国竞争、东欧冲突背景下对非洲大陆的倚重。尽管美国对非洲“放下身段”,但如果在对非合作中缺乏实质投入,且怀揣政治私利,那么峰会很可能开成一次止步于“合影留念”、令人失望的会议。
国际问题观察家们指出,拜登计划在北京时间12月13~15日举行的美非峰会上宣布:美国支持非洲联盟加入二十国集团(G20)。以拢络非洲国家。可惜他这一提议,提晚了。
据息拜登已邀请49名非洲领导人参加将于今天开始的为期三天的华盛顿峰会。目前非洲只有南非是G20中唯一的非洲成员。
拜登想通过召开美非峰会扩大美国在非洲的影响,争夺美国在非洲的市场,同时期望能够减弱中与俄在非洲的影响和市场。
诚然,拜登想要宣布支持非洲联盟加入二十国集团这一态度,对非洲无异是一件大事、好事。但是因为美国这么多年来并不真正重视支持非洲,他的这一倡议提得晚了,被动了,是跟在中国后面炒剩饭了。
因为,早在上个月在印尼巴厘岛举办的G20峰会上,中国最高领导人11月17日在大会发言中,已经郑重提出:“中方支持非洲联盟加入二十国集团。”
塞内加尔总统萨勒在随后会见时,对中方这一倡议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感谢中方为塞方和非洲国家提供的宝贵帮助,并第一个公开支持非盟加入二十国集团倡议。”
非盟驻华代表拉赫曼塔拉·奥斯曼后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也诚挚地对中方的支持表示感谢。
国际问题观察家们指出,美国在重大国际政治事务中失去主动,开始被动跟风,并且是跟风他们一直遏制打压的中国与俄国,说明美国的衰落已经非常严重了。
北京时间12月13日至15日,拜登政府将在华盛顿举办美国-非洲领导人峰会(以下简称美非峰会)。
按照拜登此前的说法,该峰会将讨论经济发展、和平与安全、新冠疫情、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等各国面临的紧迫挑战,展现美国对非洲的持久承诺,凸显美非关系的重要性,并就共同关心的全球性议题加强合作。
11月底,白宫方面表示,拜登邀请的49位非洲国家领导人均已确认出席。美非峰会期间除举办领导人论坛外,还将举办青年领袖论坛,民间社会论坛,和平、安全和治理论坛,商业论坛等一系列活动,并称美方已做好接待准备,目标是举办一场具有广泛包容性的峰会。
这是继2014年8月奥巴马政府举办首次美非峰会后,美国第二次举办美非峰会。拜登政府为何如此重视非洲,其积极张罗美非峰会意欲何为?
国际问题观察家们指出,首先,这是拜登政府意欲修复和提升美非关系。拜登政府认为,非洲在世界舞台上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地位,但长期以来美国政府对非洲关注不够,未能充分认识到非洲巨大的发展潜力及其在处理全球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导致美国在非洲的影响力下降,国家利益受到损害。尤其是特朗普时期,虽着眼大国竞争、配合全球战略调整而制定了“新非洲战略”,但在执行层面大打折扣,可谓21世纪以来最不重视非洲的一届政府。
如美国国务院负责非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及驻南非、刚果(金)等国的大使职位一度长期空缺,压缩在非洲的安全投入,削减对非援助预算等;特朗普是冷战后唯一没有正式出访非洲以及在白宫会见非洲国家领导人最少的美国总统,甚至口无遮拦地称非洲国家为“粪坑”。这让很多非洲国家倍感失望,美非关系急转直下。
拜登政府上台后立即重新审视对非政策,不仅着力清理前任的“负面遗产”,如取消针对非洲穆斯林的签证禁令、重新加入《巴黎协定》呼应非洲关切等,还追加8000万美元重振“繁荣非洲”倡议。
今年8月,拜登政府公布《美国对撒哈拉以南非洲战略》,确定了促进开放和构建开放社会,提供民主和安全红利,推动疫情后复苏和经济机遇,支持生态保护、气候适应和公正能源转型等四大战略目标,是上台后用最短时间推出系统性对非新战略的一届美国政府。
正如白宫前非洲事务高级主管格兰特·哈里斯所言,如果特朗普时期意味着美国对非政策的破裂或中断,那么拜登政府将与非洲伙伴进行更多接触。
拜登政府在时隔8年后重启美非峰会,意在充分彰显对非洲的重视,展示“美国回来了”的诚意,推动美非关系重回正轨并迈上新台阶。为进一步博取非洲国家的好感,拜登政府计划在非洲粮食危机、经济发展、气候变化、公共卫生、民主法治建设等方面拿出一些“真金白银”和“真材实料”,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以期在大国竞争时代更多地向非洲借力。
其次。是拜登政府意在遏制中国在非洲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拜登政府将中国界定为“头号战略竞争对手”“最大地缘政治挑战”,强调以“竞争”定义中美关系,在经贸、科技、人权等问题上采取咄咄逼人的政策立场。
近年来,中非关系发展迅速,非洲呈现“反西方”和“向东看”趋势,自然引起美国方面警觉。今年8月,在美军非洲司令部司令交接仪式上,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称,非洲在美国目前受到的各项急迫威胁中位于最前线。卸任司令斯蒂芬·汤森也警告,非洲大陆正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美国承担不起忽视非洲的代价。
事实上,自特朗普政府调整对华政策特别是2018年底“新非洲战略”出台后,美国已明确将遏制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作为对非政策的战略目标。拜登政府上台后,进一步从地缘政治、经贸、价值观等层面同中国展开争夺,试图通过离间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干扰中国在非洲的经济活动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等,挤压中国在非洲的外交和发展空间,消解非洲在中国国际战略中所扮演的角色。
此次美非峰会,与拜登政府今年早些时候举办的美国-东盟特别峰会、第九届美洲峰会、美国-太平洋岛国峰会等如出一辙,都旨在拉拢地区发展中国家,强化以对华战略竞争为中心的外交布局。
预计该峰会期间,拜登政府为照顾非洲国家的感受,大概率不会直接点名中国或迫使非洲国家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但可能炒作“经济胁迫”“债务陷阱”“掠夺资源”“转移排放”等议题,继续明里暗里剑指中国。
其三,进一步在国际社会孤立俄国。东欧冲突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迅速谴责和制裁莫斯科,并向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意欲构建国际“反俄统一战线”。但很多非洲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并未盲从或屈服。
3月初,联合国大会第11次紧急特别会议以141票赞成、5票反对、35票弃权的结果通过谴责俄“入侵”乌克兰的决议,非洲国家的投票情况“堪忧”,只有28国赞成,却有17国弃权、8国未投票、1国反对。埃及等即便投了赞成票,也并非站在俄的对立面,而是秉持中立立场,主张通过谈判而非军事手段解决问题,并避免对俄的军事行动使用“侵略”一词。同时,俄也积极巩固和加强同非洲的交往合作,防止俄非关系遭受更大冲击。6月,俄总统普京在会见到访的非洲联盟轮值主席、塞内加尔总统马基·萨勒时表示,俄非关系处于新的发展阶段,俄高度重视与非洲国家的关系,始终站在非洲一边。萨勒表示,西方的反俄制裁违反国际道义和国际法,严重影响非洲的粮食安全,还建议俄将运往非洲的粮食、化肥等建立独立于西方的结算和运输体系。
7月下旬,就在拜登宣布将举行美非峰会后不久,俄外长拉夫罗夫宣布计划于2023年举办第二届俄非峰会(第一届俄非峰会于2019年10月在索契举行),随后启程访问埃及、埃塞俄比亚等非洲4国。几乎同时,美国非洲之角问题特使迈克·哈默也访问了埃及和埃塞俄比亚,8月初布林肯则到访南非、刚果(金)和卢旺达。
鉴于美俄两国都在积极争取非洲,拜登政府势必想利用美非峰会向非洲特别是与俄交好的非洲国家施加更大压力,拉拢其加入反俄阵营,至少是推动非洲国家逐步降低对俄武器、粮食等依赖。同时希望“先下手为强”,干扰破坏计划于明年举行的俄非峰会,削弱俄的大国地位和对非洲的影响力,进一步让俄在国际社会陷入孤立境地。
对于拜登政府此次岁未急急作东,召开“美非峰会”,重拾调门、纠偏政策、拢络非洲,效果如何?笔者建议读者拭目以待。特先赋《采桑子》为评为纪。
拜登急操非峰会,
恩惠双垂。
虽落迟时,
欲学中阿亚拉支。
重修门调施新策,
许愿堆辞。
强扮慈眉,
冷战思维众起疑。
——2022年12月13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上海诗社行政社长、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