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盖山奇闻
文/陈根树
五盖山,五岭东麓大山脉,主峰海拔1600多米,位于郴州城偏东方。苏仙区良田镇与坳上镇的向阳瑶族村、牛坪村、南水界等几个村,都处在五盖山脚下及附近。五盖山的地名与浪漫故事,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耐人寻味,可知道的人不多了。
自古以来,五盖山古木参天,遍山奇花异草,因终年笼罩在云雾霜雪露中而得名五盖山。五盖山周边的老百姓也称其为雾盖山,因山峰每天都是云雾遮掩着,且云雾随山脉向北白露塘方面飘然而动。当地老百姓有一首民歌:雾盖山、雾盖山,每天都是云雾来遮挡。如果三天峰没云,最近必有大雨淋。冬天下雪时,看雪是否到山顶,如山顶有雪,证明雪后有一段晴朗天气,这是当地百姓观察天气变化的经验。
五盖山有丰富的宝藏,所以说郴州是福地也有五盖山的功劳呢!五盖山,从建庵子以来就是人们向往与信仰的佛教圣地,也是神仙普贤菩萨修道之处。五盖山上原有两座庵子,一为碧云庵,二为尼姑庵。因庵中有诸佛主持事务,挖水菩萨、抖水菩萨护镇,特别显灵。它有求必应,所以世代香火兴旺,每天上山游玩,进香求佛者无数。据说在久旱不雨时,老百姓上山求雨,把挖水菩萨请出来,老天爷真会赐给一场大雨来解救旱情;如遇水害时,请出抖水菩萨,洪水即退,真神奇也。
更神奇之事是,碧云庵屋后不到10米处,有一口神奇的泉水,水源不大而清凉可口。它每天供应游客与庵中和尚日常用水。奇怪的是当天有几十人,它就供应几十人用水量,不多余;如有上百人,它就供应上百人,不少量。因此,人们认为此泉为“仙人所赐”。
据传,五盖山有七十二件宝,如四方竹、香叶草、对丫石等等,峰峰有宝,如一峰无宝也有黄连与甘草。还有一首民歌:五盖山上一蔸瓜,郴州一皮叶,衡阳一枝花,里里连接到长沙,长沙结了个大金瓜。这证实五盖山天然植物和矿产资源丰富。所以杮竹园有色金属矿世界闻名,向阳瑶族村的瑶族百姓,靠山吃山,他们充分利用五盖山中草药资源,继承先祖秘方,为社会防治疾病和病友提供有效的帮助。
在碧云庵附近的小山丘,寿佛坐过的地方,仙人赐给三蔸云雾茶叶树,茶叶背面都是观音神像。云雾茶叶树长时间在高海拔的土地里生长,吸收云雾霜雪露的生气与甘液,在独特的环境中长出独具一格的茶叶,经传统的制茶工艺,生产出别具一方的茶叶。用云雾茶叶与泉水泡出来的茶,芳香扑鼻,杯中茶雾可见一条雾龙,慢慢腾空升起,久聚不散,叶片根根竖立。饮之香沁心脾,有参汤之效,非常出名。故明代以云雾茶为贡茶,专为皇帝饮用。
在碧云庵山顶上附近,有一块鲜为人知的糯水坪,人走到上面,摇摇晃晃,松松悠悠,生怕陷下去,可它却不下沉。加上云雾遮掩着,好像身在半空中,落在云彩上,飘飘忽忽。山中凉风吹来,全身舒适,真像置身于仙境中。糯水坪只要挖开一道口子,里面就会出现清澈甘美的水。在附近的垄沟里,只要有水的地方就生存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娃娃鱼。凡是到庵子上香求佛者,都会到糯水坪去享受一下神奇梦幻般的仙境。
遗憾的是,五盖山许多佛教建筑,大多在十年浩劫中被破坏,此后上山游玩进香求佛者也不多了,令人叹息。
作者简介:
陈根树,男,1953年5月生,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良田镇人。酷爱文学,其作品刊发于各日报、杂志、书籍等,曾多篇获荣誉证书。系郴州市作家协会会员、郴州市文史研究会会员。兼任苏仙区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苏仙区文史研究会会员。
协办单位:《芙蓉国文汇》、《品诗》
主编:陈智鹏 (萧逸帆)
副主编:应永
编辑:安瑞刚 王建雄 胡拮 心森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第九卷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