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神医
文/李芙蓉
在城乡结合部的一套简陋的平房里,有一位姓马的老中医,由于看病看的好,无论是感冒伤风、腰酸腿疼还是妇科病、疑难杂症,他总能妙手回春,人称马神医。
马神医60多岁的样子,微胖的中等身材,戴着一顶深蓝色的帽子,一点看不出医生的样子,更像个农民,尤其是戴的帽子。一间十几平米的屋子,里面旮旮旯旯的有几个套间,最外面的大一点的象个客厅的样子,里面有陈旧的家俱,沙发上、炕沿上,小凳子上挤满了看病的人,进门左侧的墙上,贴着一张不大的观音像,旁边还有一张某部队的合影照,毋庸置疑,马神医是军人出身。
马神医从看病到抓药、打针这整个操作流程由他一个人完成,跟以前的乡村赤脚医生一样。最让人感觉非常神秘的是,他看病根本不用把脉,听病人说病情,就给药,经常是抓些中草药或中成药,草药不用称,直接用手抓,而且不开处方,从没看他写过一个字。
老年人由于长期劳累,加上过去生活条件差,所以腰腿疼的人特别多,尤其是五、六十岁的妇女。马神医给她们注射了针剂,并嘱咐隔一天来一次,按时治疗,大约一个来月就会好了。有些腰腿疼的人直接注射针剂,有时在屁股上,有时在膝盖处,有时在脚踝处,应该是针灸的穴位处。
有位妇人得的病真怪,人大小医院去了好几家,中药西药吃了无数多,甚至于去几百里外的地方找瞎子算命,烧香拜佛,都不管用,一天到晚只能吃三顿甜饭,不能吃肉吃菜,不能油盐酱醋,人都快起不了身了。经过打听,到了不足百步远的马神医这里,完全被推翻了,以前不该吃的东西照样吃,还要吃得好一点,以前不能活动的,现在必须活动,慢慢地,那妇人便好了起来。后来一传十,十传百,看病的人越来越多。
马神医的药很便宜的。到这里来看病的,大多数是外来打工的困难人群,马神医开出的药也就三五块,十来八块的。要是这次没带钱,下次带上也可以,不象大医院里不交费就不给看病,而且省去了许多麻烦。一个老太太抱着小孙子来了,听口音是河南的,来的时候孩子瘦骨磷峋,都快没了气,马神医打了针,给了药,临走时,老太太很为难地说,没有钱,马神医挥挥手,去吧,不要紧的,不能耽误了医病,没有就算了,我这是上面有拨的专项资金实验费的,不是以盈利为目的,所以药只是收个成本钱。
要是有工薪阶层来的,什么公安局的、税务局的女人们,头一次来开个几十块钱的药,让你觉得便宜,第二次来,再多些,第三次来,就上百块了,于是很佩服马神医的营销策略了:说某超市将啤酒按原价卖,大家都觉得便宜,于是其它的日用品也顺便到那儿买,其实人家将其它的商品价稍调高了一点,足以弥补啤酒上赚的钱。也有贵夫人来看病的的,马神医也不马虎,开出的药就上百块。但这些大家也没有谁在意,也没什么异议,有钱人多掏点也很正常。大家更感动于马神医对贫困人的慷慨,现在哪有看病不收钱的医生啊,于是马神医的口碑越来越好,生意也越来越兴隆。
马神医还有个神秘之处就是看病还要分季节性,有些病看到季节上才能更好更快地治病,不到时间上,药吃了也没多大作用。中年妇女,大多怕冷,去不到时间上去了也白去,马神医不会给你拿药,告诉你到秋风节气里再来,于是等到树叶飘落的时候再去,马神医就开些吃的中成药,再连续打几天吊针。打吊针的时候,今天还用昨天的输液器,担心的人多嘴,这是不是昨天我用过的呀?他嫌你多事,能不能行,人家就知道,这不是你管的事。
看病的人实在太多,马神医忙不过来,就雇佣了一个小姑娘,不多语,也不勤快,看着满屋的病人,有时直翻眼睛。连打吊针滚针这样的小事都处理不了,还得马神亲自处理。
初冬的下午,天灰蒙蒙的,去马神医那儿看病的人发现门窗紧闭,里面没有了人。周围也没有一个人影。奇怪,平时门庭若市的小平房里,静悄悄的,连他养的鸡也没有叫一声。
经过向邻居打听,出事了!马神医被公安机关带走了,原因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感冒了去马神医那儿打了一针,回家不久就死了!
看病的人一听,大脑一片空白,两腿软了。难道连观音菩萨也没能保佑得了他老人家?
作者简介:
李芙蓉,1973年9月生,甘肃民勤人,现居甘肃省金昌市。曾在政府部门从事协警户籍员、信访接谈员、统计员等工作,现在金昌方泉沙产有限责任公司打工。2003年考取办公软件应用模块操作员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证书,2014年考取计算机操作员五级(初级)证书,2017年考取二级信用管理师证书。喜美食,爱文学,尤其喜欢小小说,业余坚持写作,作品曾在《金昌日报》等报刊发表。心态阳光,热爱生活,感恩生活。
协办单位:《芙蓉国文汇》、《品诗》
主编:陈智鹏 (萧逸帆)
副主编:应永
编辑:安瑞刚 王建雄 胡拮 心森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第九卷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