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醉鸟
文/张海青
据说,燕子是“五子”之首,只有家运亨通的门楣,春燕才会衔泥入室繁衍生息。而那些成天在笼子里卖弄喉咙的百灵鸟、金丝雀,只有极少数人家才有闲情逸致侍候。檐下麻雀才是最大众化的,无论寒门华宇,它们都会寄身屋檐之下,故而在江南很多地方被亲切地称之为家雀。
我不是鸟类学专家,除了檐下家雀、呢喃春燕、学舌鹦鹉等常见鸟雀,平时对这些长飞浅嬉的精灵很少考究。说起醉鸟,很多人会无端想起餐桌上的醉虾。醉虾的醉常常是被动的,是无可奈何的,而醉鸟的醉却是主动的,是心甘情愿的。
在街道拐角的花坛边,不知哪个午餐后的醉汉留下一大堆呕吐物,那恶心的气味与花坛中的桂香极不协调,我更是避之不及。也许正是众多行人如同我一样躲避这些秽物,以致几只在黄杨底下觅食的麻雀大胆地踱到秽物面前,我饶有兴趣地远远停下来,静静等候这群呆鸟即将闹出的笑话。
然而,我并没能如愿看到鸟们步伐跄踉的醉态,那几只憨态的麻雀在秽物面前一边轻轻的踱着,一边伸出脑袋向前探寻着什么。最终,并没有一只麻雀啄食地上的秽物,而是先后叽叽喳喳地回到花坛的灌木丛中去了。
就在我带着淡淡的失望准备离开时,突然从香樟枝头飞下几只脸上长着白斑的大山雀。这些山雀也是围着秽物一边优雅地踱着,一边向前伸出脑袋探寻。当我正质疑这些叫声甜美的小家伙是否会打破麻雀的戒备时,突然一只大山雀开始啄食了,片刻其余的几只也争先恐后起来,我不由停住了脚步,希望刚才的失望能得到一些补偿。
果然,一会儿后几只大山雀开始摇晃起来,最先啄食的那只大山雀已然仰躺在地上,白色的肚子上那条从喉部一直接连到腹部底端的黑色条纹清晰可见。这时,一个三四岁的男孩挣脱父母的双手赶上前去,轻轻的把醉倒在地的大山雀捉到手上。其余几只大山雀惊恐万分地一哄而散,但它们却再也无力飞上香樟枝头,只有慌不择路地就近钻入花坛的灌木丛中。
有时,让鸟儿醉倒在地的并不仅仅是食物。十年前,我在一所农村中学任教。学校科教楼西侧的玻璃幕墙对面是一个草木葱茏的小山包,那片茂密的树林丛中欢叫着虎头麻斑、长腿白鹭、黄嘴乌鸫等各色鸟儿,尤其是清晨和傍晚那些清脆欢快的叫声,总能让心情从繁重的工作中轻松下来。
那天下午,我从办公室到对面教学楼去巡视课堂情况,经过科教楼时,只听见“扑通”一声沉闷的声音从玻璃幕墙上传来,随即只见一个硕大的黑影从幕墙上约三层楼高的地方坠落下来。在确定没有玻璃掉下后,我一溜烟跃过校园绿化带,快速赶到幕墙下探寻究竟。
地上静静躺着一只羽毛鲜艳的野鸡,除了嘴角一丝血迹,整个身体看不出任何伤痕,也没有丝毫挣扎的迹象。是什么原因让这只健壮的野鸡瞬间毙命呢?带着这种疑惑,我站在幕墙下向对面望去,只见对面山包的树林中鸟儿依旧欢叫,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异样。
于是,我离开幕墙,沿着对面山包方向朝校园中间的操场走去。在操场中间,我蓦然回首,终于发现了这只野鸡毙命的原因。在夕阳的映射下,只见对面青翠的树林都成像在整个幕墙上,肯定是那只暮归的野鸡在光影的迷醉中错把幕墙当树林,急切的归巢之心让自己一下子撞毙在玻璃幕墙上。
我仔细看了看野鸡的爪子,脚掌上粉红色的茧皮并不是很厚,说明这只野鸡的年纪不是很大,应该不会是因为体力不够而撞到玻璃幕墙上。随后掂了掂手中野鸡的重量,估计有两三斤重,略约有一年的鸡龄,按理已有一年飞行经验的它是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的。然而,事实上就因为一时之误,让自己成了别人的盘中餐。
其实,错误与智商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
曾经,有一个很刚直的同事,因为教师工资的问题,带领学校几个年轻老师到镇党委书记办公室大发雷霆之怒,指着书记的鼻子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当全校青年教师都盛赞他的正气凛然时,有老教师晒笑道:没当官,说清官;当了官,照样搬。那同事不以为然,当即昂首答道:我若做官,必为苍生。
二十年前,他在一次公务员招考中登堂入室做了副镇长,随后步步升迁。这些年,关于他的功绩听到不多,而诟言却有不少。十年前,在一宗贪污案中,他被判处八年徒刑。在监狱那块厚实的玻璃后面,他静静地说,并不是人不江湖身不由已,只能怪自己在那些诱惑中迷醉了信仰,迷失了方向。
我不知道那个三四岁的小男孩抓住那只醉倒在地的大山雀后,是待它苏醒后重新放归自然,还是关在笼子里据为已有,亦或是干脆制作成精美的晚餐。但我想那个同事走出铁门之后,应该不会再轻易醉倒在地了吧。
作者简介:
张海青,湖北省大冶市教育局化学研究员,高级教师,黄石市作协会员,湖北省骨干教师。近年有近200篇散文、随笔在《中国教师报》《教育文摘》《中华文学》《博爱》《新老年》《短篇小说》《教师博览》《基础教育课程研究》《湖北教育》《西部散文选刊》《农村新报》等媒体发表,著有《走向快乐》。参与省教研室校本教材《劳动最美》的编著工作。
协办单位:《芙蓉国文汇》、《品诗》
主编:陈智鹏 (萧逸帆)
副主编:应永
编辑:安瑞刚 王建雄 胡拮 心森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第九卷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