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碗风波
文/赵泽旭
“小华,快来!”
听到妈的叫喊,他赶紧扔掉握在手中在的小棍。此前,他正蹲在地上,任一幅幅奇思妙的画被他随心所欲的用小棍涂来又抹去。挺起身,掸掸裤腿上的尘土,他向厨房飞奔而去。
“妈,叫我什么事?”他气喘吁吁的将一手倚在门边问。其实他有意故做此态,因为有点心虚,生怕妈又看出点什么破绽,训他要讲究卫生、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什么的诸如此类。
“去,看你奶奶气消了没?”
他压抑着难耐的嘤嘤低调,委屈又极不情愿地瞧着妈妈,嘟囔道:“我不去,为什么每次都是我?”
“奶奶最疼你,肯定不会骂你,更何况你今天的衣服……”
没办法,他只能屈服,谁让自己摊上这样一位有着火眼金睛的母亲。
事情发生在晌午。
春意外泄,阳光明媚,他和妈在院子里惬意的晒着太阳。突然,一位五十上下的老人映入眼帘。他衣衫褴褛,蜡黄的脸颊上托着疲惫的神情,空洞的眼中带着些许腼腆的忧伤。他背着个又破又脏的布包,鞋子早已变形扭曲,发出异样的咯噔声。他有点徘徊,但还是怯怯地走来,因为一种迫切的希望。
华惊到了,赶紧躲在妈妈身后,神情紧张又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看。妈向前,他却用力拽着妈妈的衣角。 “大叔,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老人脸上挤出个柔和、难为情又亲和的笑容,吃力地道:“闺女,有多余的剩饭吗,可否给我一点?”
妈转身要去厨房,他不断地摇妈的手臂、挤眼,示意她别去。他担心,若老人赖在他家不走了可怎么办?可妈还是离开了,剩一个他。他惴惴不安地瞧着眼前这个完全陌生的老人,警觉而又担心着。他坐在了屋檐的台阶上,先是扫视了一番,目光直直的盯向他。华想撒腿就跑,可他笑了,感觉暖暖的,华也向他回礼,僵硬的挤出个笑容。突然不在畏惧和担心什么了,但他们彼此都没说话。
妈匆匆过来,问:“大叔,你的碗呢?”
他动作笨拙地从包里翻,找出一个铁饭盒子来。它已是伤痕累累,锈迹斑斑,让人一瞥就觉着发恶。他心里默说着:“妈妈,妈妈,你可千万别接他的盒子,你不是常说要讲卫生吗?”他给妈妈递过来时,妈妈想也没想,毫不犹豫地接过来。华有点气恼,妈就不怕染上细菌什么的吗?
不一会,妈端着一碗冒着热气腾腾的饭而来。这饭不是留给爸爸的吗?妈怎么能给他,更让他始料不及的是,她盛饭用的是奶奶心爱的铝碗。饭不说,这碗可是奶奶花费了许多精力和时间收集的铝罐加上钱拼凑成的,在奶奶眼中,可是无比珍贵。
“妈今天是怎么了?”他喃喃地心里嘀咕着。
“叔,你的饭盒漏水,我给你换了个新的,它放着也没用,索性给你吧!”妈慷慨地说。
老人倏地起身,神情激动地先将手用力的在衣服上使劲搓搓,双手来接。他脸上露出的笑容,竟是华长这么大从未体验过的,由内而外的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愉快和感动。
奶奶还是知道了此事,因为老人逢人便夸,一时搅得沸沸扬扬。奶奶心疼地和妈妈争吵了一场,两人各执一词,相互呕气。
他蹑手蹑脚的踮着脚尖,捂着一只眼睛从门缝向屋里望。奶奶盘膝坐着,一胳膊肘倚在窗边,唉声叹气。他想瞧个仔细,没想到把门撞的连他也跟着而来,害他差点摔倒。
“男子汉该是堂堂正正,鬼鬼祟祟的会有出息吗?”
他挺起胸膛,但心有余悸。
妈问:“你奶气消了吗?”
他生气的喊道:“你以为她是谁,那么好惹!”
妈的脸顿时沉下来,厉声斥责道:“她是你叫的,谁教你的?”
他吓的垂下脑袋,懊悔自己一时冲动。
“记住,在也不能这样了。”
他真诚地应诺。
午饭是奶奶最钟爱的酸菜面,还炒了两碟小菜。其实除了奶奶,家里人都不喜欢吃。
“你去屋内搬饭桌,端菜,待会我盛饭。”
也许是心虚,看见奶奶时,他内心一阵莫名的惭愧,他不该对长辈傲慢无理的。
一切准备就绪,可奶奶仍保持着原有的姿态不变。他有点心慌,这局面,唉,该怎么办呢?他呆呆地围在桌旁发愁。
“娘,饭熟了,你赶快趁热吃吧?”妈双手捧着,眼光中充满期盼。
奶奶身体动了动,仍一言不发。
他也刚想着劝,妈又道:“娘,我错了,你就原谅我好吗?”
“你有什么错?”
“娘,我不该把铝碗送人,只是他的碗漏水太多,所以我才……”说着,妈的眼中泛起红晕,“他太可怜了。”也许是因为激动,饭中的热水溅在了手上。
“奶奶。”他大叫了一声,赶紧扑向妈妈。
奶奶慌忙接过碗,使劲又心疼地向烫伤处吹,一个劲的问痛不痛。“都多大的人了,还不知道爱惜自己。”
还好没事,大家都笑了,僵局就此前释。
妈去了厨房,他凑在奶奶身旁,“奶奶,你别在生气了,你不是还把我家树上的李子分给了左邻右舍。”
“就你眼贼。”
“不过,那碗送的确实可惜,我还给了我妈暗示呢!”
“你小孩子懂啥,我们是在给你活人。况且那碗摔不破又耐用,给那人正合适。”
他翘起嘴,用力地把筷子在碗里一顿狂搅。
“你干什么,你知道这面条是用多少粮食才换来的?做人做事,定要心平气和,善良真诚,你心浮气躁的,怎么了?”
“哼,是你们惹的我,你们俩一唱一和,把我夹在中间撒气。”
“撒气?”
“我们是在教育你。”
“是呀,我们都在教育你。”妈妈进来说。
直到多年以后,他才明白自己身上拥有的光环,是大人们的谆谆教导和循循善诱得来的。
协办单位:《芙蓉国文汇》、《品诗》
主编:陈智鹏 (萧逸帆)
副主编:应永
编辑:安瑞刚 王建雄 胡拮 心森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第九卷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