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乘组回家】
文/王荣辉
(男) 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向流星一样,划破苍穹,按任务计划预定的时间,安全准确,顺利飞回祖国。
(女)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返回地面之前,经历了分离、制动、再入、减速、着陆缓冲五个阶段。
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安全健康出舱、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探索太空再创新辉煌。
(男)无论是地球还是天外,欢聚的时光总是过得那么快,在中国人的“太空家园”里与新来的战友“胜利会师”刚刚5天,完成自己使命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挥手作别战友、作别工作生活半年的天宫空间站,踏上回家之路。
(女) 在距地球400公里,183天太空生活后,三名航天英雄难忘6个月,全球"最忙"的太空之旅。神十四返回舱回家时的震撼画面,像金凤凰一般划破天际,一道金光闪亮,真的是太漂亮了。

(男)航天员陈东说:很有幸见证了中国空间站基本构型建成,我为伟大祖国感到骄傲。
(女) 航天员刘洋说:难忘天上宫阙,更念祖国家园。回到祖国的怀抱。很踏实,很安心。
(男) 航天员蔡旭哲说:星河灿烂,一览无余。希望有朝一日重返太空家园。
(女) 终于等到忙碌的神十四乘组下班打卡了,陈冬、刘洋、蔡旭哲,辛苦了,欢迎回家。
最忙太空出差三人组”,期间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八个“首次”。
1、首次实现两个20吨级的航天器在轨交会对接。
2、首次实现空间站舱段转位。
3、首次进入问天、梦天实验舱,开启中国人太空“三居室”时代。
(男) 4、首次实现货运飞船2小时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创造了世界纪录。
5、首次利用气闸舱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并创造了一次飞行任务3次出舱的纪录。
6、首次使用组合机械臂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
(女)7、首次在轨迎来货运飞船来访。
8、首次开展飞行乘组在轨轮换,见证6名中国航天员同时在轨飞行的历史时刻。

神舟十四号乘组返回任务,是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建成后的首次返回任务,也是6名航天员“太空会师”后的首次返回,还是在东风着陆场开展的首次季夜间返回。
(男) 中国空间站如今将与国际空间站一样长期有人工作,这成为中国追赶美国并超越其成为太空霸主的旅程中的又一标志。
从无人到载人、从空间交会对接到空间站建造的梦想传递,梦想的传递不仅在任务中,也在航天人才的培养中,致敬接续奋斗的中国航天人。
(女)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是中国东晋时期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名句。
在实现空间站在近地轨道持续载人运行的同时,用不了很长时间,中国就可以实现载人登月的目标。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将有更多的机会飞向其他的星球。
梦圆太空,英雄归来。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强起来的中国人,永远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男) 中国人团结融合,让航天事业一路高歌。中国人团结奋斗,成就了航天事业大联合、大协作。中国航天人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攻坚克难,谱写中国航天奇迹的巨大成就。
(女) 空间站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探索宇宙、开展科学研究的开放平台。空间站的神圣使命是,成为太空中的中国国家实验室,支持科学家从事前沿科学探索、空间技术研究和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目的是为全人类造福。
欢迎神舟十四乘组回家,祖国人民感谢你们,向英雄的中国航天员致敬,向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致敬。
(合)致敬!
2022年12月7日




王雪昌,吉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婚礼人。
喜欢音乐,热爱朗诵,传承快板儿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