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如华:山青水秀
诗曰
雁门关外野人家,
不养桑蚕不种麻。
钟牌村就是雁门关外的野人家。
然而她却是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
钟牌村的村名就挺有点讲究。据老人们传言:朔县大寺庙里有囗大钟,叫景阳钟。每当钟声响起,恰能传到钟牌村,故此得名。
村的北面背靠着连绵的小峰山,西面的山叫狼窝背,东面是没有山高的梁,叫二道梁。
这样,西、北、东三面的山梁象一位慈祥的母亲伸开双臂怀抱着“钟牌村”这个壮硕的孩子。
村子南面眼界开阔,一望无垠,是平展展的三千亩良田。再往南是平鲁县境内最大的河——大沙沟。
钟牌村四周的群山绿树成荫,植被丰厚。
在人们的印象中,塞外少水。而钟牌村却最不缺水。
村北的泉子沟泉水清洌,常年川流不息。
村东的二眼井,村西的西门井,井水甘甜,取之不竭,滋养着祖祖辈辈的钟牌人。
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坪又增添了二十三眼机井,井水充盈,浇灌着村南的三千亩良田,旱涝保收。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个通晓阴阳的南蛮来到钟牌后断言:这个村子风水好,将来会出一升麻子的官儿。
在古代,整个清朝平鲁县出过的唯一的进士是钟牌的高履观;
在近代,留洋日本,当过朔县县长的高鸿举是钟牌人;
在今天,担任科级、处级、厅级干部的钟牌人比比皆是;
在上世纪的战争年代,钟牌村涌现出石中玉、李三仁、宋面换、李志勇等众多英烈;
在上世纪的和平时期,钟牌村又出了一位平凡而感人的英雄。
这是个大喜的日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也就是一九五0年的十月一日。
钟牌村东头仅一墙之隔的两户人家也大喜了。是日午夜子时,两家的媳妇同时生产了。
东面这家姓林,男人叫林存柱。因为他上面两个哥哥都夭折了。生了他后,父亲希望他能存活下来,遂起名存住。长大后没念过书,连个官名也没有。后来村里有识几个字的,就给写成林存柱了。他的媳妇名字倒挺文化,叫张玉。
西面那家男人姓梁,小名叫有娃,大名也就是梁有娃,媳妇叫刘招弟。
张玉生了个儿子,刘招弟生了个丫头。两个孩子同年同月同日生,林家儿子比梁家丫头早出生半个时辰。
两家大人都不识字,又不想给两个孩子猫猫狗狗地胡乱起名字,就请村里最有文化的田佩欣先生给两个孩子起了大名:林家小子叫林山青,梁家姑娘叫梁水秀。
后来,张玉得了心脏病,再没怀上孩子。刘招弟倒是又生了一儿一女,可惜都没养大。
人常说,远亲不如近邻。林、梁两家都是笃厚诚实的庄户人,相处十分融洽。平时哪家吃个稀罕的,总不忘给邻家送些。逢年过节也相互请换。如果一家有事外出,连门也不锁,甚至连家里的柜也不锁,丢给另一家看门。
就这样,两个孩子在这种温馨友爱的环境中长大,养成了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两人耳鬓厮磨,青梅竹马,不是兄妹,胜似兄妹。林山青管梁水秀叫“秀妹”,梁水秀叫林山青“青哥”。
老话说得好:有小不愁大。转眼间,两个孩子己到了念书的年龄了。
刘招弟心灵手巧,给他们缝制了新书包,还在上面用五色丝线绣了云头。
五七年秋天,林山青和梁水秀背着漂亮的新书包,手拉着手兴高彩烈地上学了。
学校设在村西头的老爷庙里,陈设简陋。用砖头垒得泥墩上放着木板就是桌凳。有时,老师正讲课,下面学生不小心碰倒“桌凳”,教室里顿时轰然有声。师生只好重新“建造”新桌凳。然后继续上课。
两个孩子天赋很好,也挺贪书,学习成绩一直优异。
一九六三年六月,林山青、梁水秀高小毕业,参加了全县的升初中考试。
由于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国家还处在调整阶段。全县仅招收三个初中班,井坪中学两个,平鲁城中学一个,挺难考,十几个小学毕业生才能考上一个。
林山青、梁水秀双双榜上有名。
这时的林山青已是个身高一米六多的半大小子了,梁水秀更是出落的宛如大姑娘般楚楚动人。
升入初中,除了开心,更多的是信心、雄心。两人相约,一定要努力学习,升高中,考大学。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刚刚步入六五年,林山青家遭遇了塌天大祸。
正月初四,早起担水的梁有娃发现林家大门紧闭,有点纳闷。梁有娃知道:由于张玉是个病娘娘,林存柱里里外外一把手。早晨起来,担水、扫院、打炭、生火、做饭……每天自已起来的时候,林家的大门早开了。
今天这是怎么了?
“林哥!”梁有娃边敲大门边喊,越喊越亮,里面竞毫无反应。梁有娃慌了,翻墙进院。任他怎喊,家里一点动静也没有。梁有娃知道出事了,一脚踹开门,走进东屋,惊呆了:三个人横七竖八躺着,炕上到处是呕吐的东西。
他跑到院里,呼天抢地地嚎叫着。
刘引弟娘儿两跑来了,邻近的村民跑来了,
赤脚医生宋儒跑来了。
宋儒立马作出判断:“煤气中毒了,赶快打开门窗。”
宋儒试了试三个人的呼吸和脉搏,断定两个大人己经死了,孩子还活着。
梁有娃背起林山青一口气跑到大队医疗室。宋儒给输上了液。
梁有娃估摸着出事的大概原因:
林存柱的家是三间土坯窑,一堂两入。东面那间八尺宽,西面那间不足五尺,叫耳窑。孩子大了后住西屋,老两口住东屋。到了冬天,为省一道灶火的炭,一家三口就都睡东屋。张玉睡炕头,林存柱睡后炕,山青睡在爹娘中间。
东屋的灶有点毛病,刮大风时倒烟。没风或风不太大都没事。
梁有娃是碹窑大师傅,林存柱还问过他。梁有娃懂得,是因为窑东面是空地,风太大时风拍的。让林存柱注意点,睡觉时灶里尽量少存火就行了。于是,林存柱就养成个习惯,睡前让灶里火很少甚至没有。多少年了也没出啥事。
初三下午,水秀过来和山青一起做寒假作业。林存柱、梁有娃和刘引弟三个人在梁家玩纸牌编棍棍(和打麻将差不多。)晚上,两个孩子相跟着过来了。张玉因病,常年不吃晚饭。
刘引弟给简单弄了几个莱,梁有娃拿出除夕夜喝剩的半瓶酒,两人喝上了。
林山青担心妈妈一个人,匆匆吃了点饭走了。
快十二点了,林存柱喝得晕晕乎乎,也回去了。
梁有娃想:初三那天很冷,听水秀说,她张姨怕做作业的两孩子受凉,又给灶里加了炭。林存柱喝了点酒,回去后肯定是没注意灶里有火就睡了。
也许是命吧,可巧那晚后半夜起了风,而且是平鲁少有的大风,够七八级。
宋儒告诉人们,林山青能侥幸活下来,是因为发生煤气中毒时,靠墙睡的重,睡在中间的轻。孩子气力小,吸入的一氧化碳少也是个原因。
到出殡的日子了,林山青也康复了。梁有娃把他接回自己家穿上孝服。
当披麻带孝的林山青走进自已的院子时,人们都哭了。——好可怜的娃!
懂事的林山青走到当院,双膝跪地,转着圈儿给帮忙的父老乡亲磕头致谢。人们哭得更厉害了。有人把他扶起来。
山青踉踉跄跄走到父母棺前,撕心裂肺地喊了声“爹”“娘”!一头栽在地上,暈了过去。
梁有娃赶紧把他抱在怀里。众人呼唤着,有人掐住人中。
山青徐徐醒来,看着抱他的梁有娃,柔柔地问道:“梁叔,能让我看看我爹我娘吗?”
入殓时梁有娃看到,林存柱、张玉面如锅底,一点也没有活着时的样子了,样子十分吓人。他早就打好主意,不能让山青看见,否则是孩子一辈子的恶梦。
梁有娃编了个慌话:“孩子,己经打了银钉了,再开棺对亡人不好。”
他说的“银钉”是用来固定棺身和棺盖的木头楔子。
林山青看到无望,也没再吭声。
丧事办完了,学校也开学了。林山青和梁水秀准备明天返校。
林山青所在的第二生产小队队长告诉他,队里会每年免费分给他一个社员的口粮;
公社的民政助理员和大队支书来到山青家,向他宣布了公社的决定:从今年起每月给林山青五元生活费,直到他十八岁。这笔钱由公社民政所支付;
到了学校后,班主任告诉林山青,学校决定给他享受全额助学金,也就是说今后林山青的学杂费、书本费、伙食费全免。
党的大恩,恩重如山;社会的温暖,暖人心田;
乡亲的深情,情深似海。
自己的家没了,还有社会主义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这一切,在林山青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到了六六年,他们正雄心勃勃地准备中考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高中不招生了,他们也不让毕业。要留在学校参加文化大革命。
接下来是串连,作为红卫兵到北京接受毛主席接见,复课闹革命……
一天,水秀对山青说:“青哥,与其这样虚度时光,咱跟戎老师学书法吧。”山青当然赞同。
戎老师是他们的班主任、语文老师,是太原师院毕业的高才生,不光知识渊博,更写得一手好字。
戎老师也很为这两个品学皆优的学生惋惜。
于是就非常认真地辅导他两学习书法。同时在语言文学方面也严加课读。
两年的刻苦学习,林山青、梁水秀的语言文字功底相当扎实了,书法更是了得。这和他们的初中学历很不匹配。
一九六八年七月,林山青和梁水秀终于毕业了。成了中国唯一的一届五年制初中生。
在当时,象林山青、梁水秀这样的五年制初中生,在农村算是大念书人了。可他们两仍象父辈一样淳朴、勤劳,一回村就积极参加劳动,且不怕苦不怕累。看到他们是好苗子,村党支部就重点培养。仅过了两个月,林山青就光荣入党了。不久又担任了大队的民兵营长。梁水秀成了小队的会计。
当时,为落实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号召,民兵训练很当回事。
林山青组织民兵拉练、投弹、射击。还参加了县人武部组织的民兵骨干集训。
有一次,县人武部的姚部长到钟牌参观民兵实弹射击,卧姿、跪姿、站姿三十发子弹,林山青打出了285环的优异成绩。姚部长说他“具有狙击手的潜质。”
国庆节到了,县人武部的征兵文件也到了。
林山青想去当兵。
这天,梁水秀走进林山青家,挨着林山青坐下,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林山青满脸愧意,开不了嘴。梁水秀笑了,说:“青哥,你不说我也知道,你想当兵,对吗?”林山青象个犯了错误的孩子,喃喃说道:“秀妹,我是真想当兵,可我也是真舍不得离开你。”梁水秀秀目含情,说道:“没出息。好男儿志在四方,去吧。你还怕我跑了不成?”
林山青仿佛第一次看到眼前的美女:
朴素的衣着是那样得体,包裹着那凸凹有致的丰满的胴体。乌黑的秀发,迷人的媚眼,性感的红唇,红扑扑的脸蛋。
四目相对,含情脉脉。无限的深情,无限的冲动。林山青猛地张开双臂紧紧搂住梁水秀。水秀顺势幸福地倒在了山青怀中,四片滾烫的香唇吮吸在一起……
接下来是报名、政审、体检。林山青一路绿灯。
下来领兵的江团长特別看上了林山青。
江团长看到林山青的报名申请:那优美的语言,生动的表述,特别是那近似专业书法的字。
还有他那高大健壮的身材,配上那张充满阳刚之气的国字脸。给了江团长极好的印象。
明天就要走了,林山青才更加深切地感到,他是多么舍不得离开梁水秀。
他拿出纸笔,给他的秀妹写下了不同寻常的情书:
“秀妹,你的山青和你暂别,谨借《上邪》表我心志: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一九六八年十一月十五日。应征入伍的青年就要离开家乡到部队了。
县招待所大院里,身着新军装、胸戴大红花的新兵和亲人话别。
林山青和梁水秀的手紧紧握在一起,“默默无语两眼泪。”
集合的哨声响了,林山青赶紧从囗袋里掏出“情书”交给梁水秀,水秀也把叠成心状的“情书”交给山青,匆匆说了声“青哥,多写信,保重!”扭头跑了。林山青分明看到她双手捂着脸,肯定是哭了。
部队的驻地在内蒙古集宁市。
到部队安顿停当后,林山青走到院里,掏出秀妹交给他的“心”,上面是他再熟悉不过的秀丽的字体:
“青哥,那怕你走到天涯海角,梁水秀也一定在你身边。有《锁南枝.傻俊角》词为证:
傻俊角,我的哥!和块黄泥捏咱两个。捏一个儿你,捏一个儿我。捏的来一似活脱,捏的来同床上歇卧。将泥人儿摔碎,着水儿重和过。再捏一个你,再捏一个我。哥哥身上有妹妹,妹妹身上有哥哥。”
山青将“心”放在唇边,仿佛又闻到了秀妹那诱人的体香。
——他想哭。
江团长坐在办公室等着林山青,门外一声报告,忙说:“请进。”林山青亲切地喊了声“江团长好。”
江团长是条东北汉子,性情豪爽。让林山青坐下后对他说:“山青,我想让你到团部当文书。倒是团部现在还有个文书,可我实在是希罕你,想让你来我身边工作,你看怎样?”林山青笑着说:“团长啊,我这林木能得到您这江水的滋润,真不知道是哪辈子修来的福。不过,我的意思是,如果您团部缺少文书,您也认为我能胜任,我肯定服从组织安排。关键是您现在不缺文书。我想到新兵连队锻炼。”江团长爽朗地笑了:“好小子,拍马屁也挺有水平。还别说,你这棵小树还真需要我这江水浇灌哩。好吧,到新兵连好好干。”
林山青被分到新兵连三排三班。
两个月的新兵训练开始了。五千米跑,一万米跑,站军姿,拔正步,练投弹,练射击。就连半夜紧急集合,对林山青来说也是小菜一碟。他在当民兵和参加民兵集训时都经历过。
林山青再忙,也忘不了
给他的“秀妹”写信。每周一封,雷打不动。
快过年了,新兵训练考核开始了。
在考核中,林山青每项均优,特别是射击,是全团公认的神枪手。
总结会上,十名表现突出的新兵披红戴花受到团部表彰,林山青排名第一。
接下来是新兵分派下到各连队,林山青被分到一营一连二排,任一班班长。他是唯一一个提升班长的新兵。
林山青写信,连同受表彰时的照片一同寄给梁水秀。
过罢春节,林山青他们部队学习讨论的就一件事:苏修在珍宝岛向我挑衅。
因为当时还保密,不准给家里写信。所以年后的“每周一信”被终止了。
以班、以排、以连向上级请战。到珍宝岛,打败苏修侵略者。
一九六九年三月二日,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打响了。
三月十日,团部接到命令,让一营参加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于是,林山青他们营连夜开拔了。
一九六九年三月十二日,是林山青又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
这天,他们连奉命阻击敌人。
初次参加战斗的林山青刚开始有点紧张。等到打退敌人两次进攻后反倒有点兴奋了,因为他凭着自已神准的枪法己击毙了十二个敌人。单凭这点就可以立功受奖。
敌人的第三轮进攻开始了。
林山青瞄准一个拿着手枪指挥的敌軍头目正要开枪,狡猾的家伙好象知道了危险似地闪在一边。林山青不由地往高抬了抬身子,猛然觉得左臂一麻。
一旁指挥战斗的连长看到林山青受伤了,命卫生员扶下去包扎。
敌人的第三次进攻又被打退了。
连长举着望远镜观察敌方,看见对方炮兵阵地有动静。他知道,敌人第四次进攻前的炮击就要开始了。他命令战士们卧倒。这时,他看到左臂包着纱布的林山青正向他走来。
连长向站在他面前的林山青吼道:“你负伤了,谁让你上来的?”
林山青笑了笑:“连长,些些小伤。”接着又满脸严肃,说道:“共产党员,轻伤不下火线!”
这时,猛听到一声凄厉的炮弹呼啸声,林山青下意识地把连长推倒,顺势爬在他身上。
一声巨响,一股热浪,一瞬剧痛,林山青晕过去了。
日历翻到了一九七零年三月十二日。
距负伤整整一年了。林山青躺在集宁荣军疗养院的床上,一年的经历象过电影一样:
负伤后的林山青被送到就近的虎林市人民医院。
左臂的枪伤,脸上几处被炮弹爆炸的气浪灼伤,这些伤都不重,医院给做了处理。
林山青的左腿被炸得粉碎性骨折,急需手朮。虎林医院没有这条件。于是迅速转送到哈尔滨部队医院。
部队医院为林山青左腿做了截肢手朮,从上海订制了假腿。
上个月,完全康复的林山青安装上假腿,回到集宁。
团部为林山青举行了隆重的授勋仪式,沈阳军区的领导也来了。
中央軍委授予林山青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二级英模勋章。
沈阳军区为林山青记一等功一次。
授勋结束后,团部把英雄林山青送到集宁荣军疗养院。
在荣军疗养院,躺在床上的林山青辗转反侧,愁绪万千:
当他从鬼门关挣扎回来后,连长、团长来看自己,带来梁水秀寄来的厚厚一叠信。信中越来越着急地询问自已怎么了?为什么不回信?甚至有一天竞然连发三封挂号信,信中都是相同的六个字:青哥,你回信啊!
林山青仿佛看到梁水秀那着急、担心的样子,他的心如刀绞般地痛。
可自己成了这个鬼样子了:残疾,满脸的伤疤。
——自惭形秽!
“爱她,决不能害她!她应该有自己的幸福。”林山青想。
拿定主意的林山青心里反到释然了。
他取出纸笔,给梁水秀写了信。
不能让水秀知道他在疗养院,仍写上团部的地址,寄了出去。
一转眼,就要过六一了。
谁想知道热锅上的蚂蚁是什么样子, 那就看看梁水秀吧。
她的“青哥”当兵走了,她的半条命也跟着走了。
幸亏有林山青的每周一信,这对她是莫大的慰藉。去年春节前收到林山青荣获新兵考核第一名的信,特别是青哥那披红戴花的英俊形象,兴奋得她彻夜难眠。半夜起来也要拿出照片端详半天。
可奇怪的是,过完年后他的青哥却象从人间蒸发了一样,片纸只字皆无。自已给他的信也石沉大海。记得有一天自己一次给他寄去三封挂号信,结果也没回音。
梁水秀忘不了:那天是三月十五日,久违的邮递员送信来了。一看信封上那熟悉的字,她的心快要跳出来了。——青哥终于来信了!
可拆开信一看,梁水秀如五雷轰顶。
梁水秀那几天死的心思也有,只是丢不下整天哀声叹气的爹和哭肿了两眼的娘。
后来冷静下来,她又反复看了那封信,越看越觉得不对。
梁水秀又拿出了信,信很短:
梁水秀同志,我已被提升担任了连长,和医院的王医生结婚了。你另找对象吧。
后面是署名:林山青,一九七零年三月十二日。
梁水秀想,自己当时气糊涂了,仔细分析,这封信漏洞百出:
一个只当了一年多的兵,凭啥能提成连长呢?
他为什么要把自已提升成“连长”?大概是为了和“王医生”结婚吧,因为班长是不能结婚的。
可他忘了,自己还不够结婚年龄哩。
……
可他为什么要编这些骗自己呢?
梁水秀百思不得其解。
明天是六一儿童节,她又想起小时候和林山青戴着红领巾一起过六一的欢乐时光。
梁水秀决定了,明天就去集宁,她要解开心中的谜。
第二天,梁水秀坐上了去集宁的火车。
下了火车走在街上,梁水秀按部队地扯向一位大妈打听,大妈不知道。不过大妈指着对面的大门告诉她,那是个荣军疗养院,里面全是当兵的。
梁水秀谢了大妈,走到疗养院大门口,想等个当兵的出来问问。
也不知道是无巧不成书,还是心灵感应。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附近小学的少先队员到疗养院慰问英雄。向他们献上鲜花和锦旗:“向英雄致敬!”“向英雄学习!”
少先队员走后,人们有打朴克的,有下棋的。
林山青啥心思也没有。他又想起了梁水秀,想起了小时候他们一起过儿童节的情景。越想越心烦,越想越难受。于是就走出院子,信步向大门囗走去。
梁水秀看见出来个当兵的,连忙迎了上去。
两人走近,一照面,都惊呆了!
梁水秀看着眼前的軍人,明明是林山青,怎脸上多了些疤呢?
林山青也认出了梁水秀。
可这哪里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秀妹”:
比原来瘦了一圈。面色憔悴,神情呆滞,一看就是心灵受了极大的创伤。
林山青心中猛地一颤,他明白了:梁水秀並没有按照他设计的路去走。——恨他、重找对象、结婚、生子。
自已那封自作聪明的“绝情信”给她带来的不是幸福,而是深重的灾难。
一定是这样!
无限的悔恨,无比的心疼。
林山青恨死了自己,举手狠狠地抽了自已两记耳光。
清脆的耳光,似乎使梁水秀的心一动,但她仍然面无表情地看着林山青。
林山青走到梁水秀面前,缓缓挽起左边裤子,露出假腿。
看到林山青的假腿,梁水秀象被电击了一样!
瞬间,她明白了一切。扑上去猛地抱住林山青,放声大哭,——哭得那么伤心,哭得那么惨然。
林山青心中五味杂陈,他搂着水秀,抚摸着她的秀发。突然,他感到右肩一阵剧痛,他知道是水秀咬的。他一动不动,企盼这幸福的剧痛长久些。
林山青向疗养院请了假,和水秀回了平鲁。
平鲁县委、县政府、县人民武装部组织了城县的干部、教师、学生两千多人参加的“林山青英雄事迹报告会。”
因为还不到结婚年龄,林山青向平鲁县政府提出结婚申请。
情况特殊,也为了照顾英雄生活,县政府批准他们结婚。
一九七零年八月一日,县人武部在政府礼堂为林山青和梁水秀举办了隆重的婚礼。

作者:史如华,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人,生于1949年,中共党员,在职大学,中学高级教师,终生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