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诗词文学社(在线作家风采)
刘兴祥




目录:
一:戎马西藏之路
1憧憬少年心飞远方
2四川师范学院新兵集训
3千里行军走进西藏
4十八军进藏昌都战役
5神秘邦达老部队的向往
6雪域高原点兵接受组织安排
7老部队生活
8走进原始森林集柴
9深入藏区体验生活
10左贡支农
11邦达草原的记忆
12回乡探亲的奇遇
13探亲期间的相亲
14中印边境的故事
15进藏途中的奇遇
16昌都水泥厂拉黄粉
17高原上的玉曲河
18酉西山的野外活动
19梦与现实的骨感
20邦达战友唐小娃
21察隅的僜人生话
22回忆当年走进西藏
23回到零起点前途渺茫
24回乡后的那些辛酸往事
25与我相依为命的父亲
26袖手观棋度青春
二投身林业之路
27遥望重山峻岭走进岩水林场
28穷山恶水险恶之地
29盖梁工队生活的日子
30在双河口木材检查站的故事
31调岩水区林业工作站工作
32岩水区的棒棒区长
33走进大山天阔地宽
34在白玉河畔那些日子
35群雄逐鹿竞争森林警察
36公安校岗前培训回县搭台唱戏
37石泉工队告急,新南初战告捷
38昼夜巡逻围堵木排
39重返故地保护林场木香
40善字山林场奇案智斗刁民
41双江偷树顽徒恶犬不容
42打砸飞播站十年终结案
43偷树坠崖而亡鱼乐工队闹事
44扑救森林火灾巧查失火案件
45夜捕盗伐嫌疑继父持刀行凶
46忍辱负重化解矛盾
47为公违法修路人大代表被查
48参加开县12.23井喷事故执勤的全过程
49参加开县9.4洪灾的经历
50一次惊险的遭遇战
51老科长退休新科长上任
52最佳工作搭挡组合陈家园艺场受围攻
53下所带新同志转战三所到退休
54两次维稳的经历
55陪北京专家考查雪宝山
56盖梁怀旧
三退休生活之路
57退休后第一次战友出行
58邀约朋友西安之行
59战友结伴黄水享受天然景观
60神秘的幽谷天心桥景区
61隐在大山中的福禄村
62采蜜的工蜂文学的耕耘
63故地重游熟悉的陌生
64参如开州旗袍协会年会
65开江第七届荷花节采风
66有惊无险的一次旅程
67林二代们故地重游
68靠山吃山的狗儿坪本地人
69狗儿坪的夜半歌声
70马营垂钓过过瘾
71八月瓜九月炸可惜无缘得到她
72大山里捡野生板粟的故事
73嫁入开州的好“儿媳”.华山松
74今日的废墟儿时打仗的城堡
75半坡人家之行
76故乡之景观不夠
77环走青山绕汉丰湖畔观景
78万开云达作家在开州盛山植物园的采风活动
79应邀参加万州.开州联欢音乐会
80巴中市南江县光雾山之旅
81参观光雾山旅游风景区
82游览米仓古道
83巴中市恩阳古镇游
84开州邦达战友与军嫂
85参观开州旗袍协会汇报演出
86战友野炊任家大院
87四十年后重走坪头岩
88回忆儿时的晚佳山外婆家
89“八一”战友畅游马营
90开州歌手汇集大德桂花村
91游马营龙洞的遐想
92钟爱黑山羊谈谈羊的故事
93圆了老人的梦想
94重庆文艺家走近基层
95一场丰盛的音乐大餐
96跳出蛙井一片天
97老城涅槃游子踏故土
98见证开州林业发展史
99似城非城适合老人居住的地方
100临江初九登高
101“三八”节金果沟赏春
102泸沽湖斿记之一
103泸沽湖游记之二
104泸沽湖游记之三
105泸沽湖游记之四
106泸沽湖游记之五
107圆梦在开州
108万州的记忆
109武大的婚事连着一张社会关系网
110回46少年时代的良师益友
111故地重游心潮澎湃
112重温《洗衣歌》让我兴奋不已
113再防石柱县黄水西沱景区
114一次糟糕的旅途
115开城高速赵家至谭家段国庆通车游记
116没想到彭咏梧烈士牺牲在这里
117部队生活的那些往事
118隐居乡野远离闹市
119洪兴苑老人生活状况
120年终汇报演出
121树好风惩邪气建立人间信任感
122廖癫子 一个抗美援朝的老兵
123辛勤筑巢的候鸟
124我一生曾居住过的家
125故乡美的的江东山
126说鱼
127开州邦达战友从军50年纪念日
四:文学创作之路
128霜欺雪袭苦寻春
129我的文学扶梯人
130《随央视周游国境》诗集自序
131《鹤发童心》诗集自序
132创作《中国森林旅游赋》的经过

长篇世纪文学:
作者/刘兴祥(重庆)
天刚拂晓,平头岩被云遮雾绕,崎岖弯曲的山路,人迹稀少,山上雾霾中发出打杵声和“哎...哟!”的呼叫声。山下两姊妹挑重沉重的担子,拼命地追赶着前面的挑米队伍,爬得两腿发酸,汗如
雨下。

昨晚鸡叫数遍未醒,清晨的鸦雀叫醒了我,眼看误了时,慌忙起床草草吃了早饭,挑起米担匆匆上路,同伴们在前面走了,一路上马不停蹄地追赶着。

昨天下午一煤厂的伙食团长,下和谦粮点购买了两千斤大米,条子刚开完,就被守在粮店门市的二哥拿到手。
由他来组织人力运输,好说歹说分给了我和妹妹160斤指标,说好明晨三点钟准时出发。运完米还要赶回生产队上工,不然,会受到到生产队的处罚。
忙于赶路我不小心摔倒,将米泼了一地。顿时急了连沙带草地将米捧起来。但石缝里的米怎么也掏不出来。这下完了,交不了货怎么办?不但这一趟工钱结不到,而且还会连累大家,今后再没有人叫了。
运一次米的运费最多能买三斤黑市大米,这一次连沙带泥的起码要差5斤。这5斤米到哪里去找呢?心里茫然无措一片空白。只好等待命运来安排。一路上忐忑不安,暗暗埋怨自己的命运这么这样苦。

机灵的妹妹安慰着我说“别伤心啦,事情出了得想个办法才行,急也没有用!”,她灵机一动,决定将自己担子里的干净大米捧些盖在上面,把我担子里的脏米捧些过去掩盖,企图蒙混过关。
恰好碰上了在厂里当保姆的大姨返回厂里,他得知道情况后说:“你们不要哭了,我来想办法!”她悄悄从雇主家弄了一些大米来凑数,才躲过了这一劫。

从那以后,我发誓要脱离这种恶劣环境,常常在想:“我若去当兵到了部队,一定要努力锻炼自己,不混出名堂绝不返乡”。
那时正值,样板戏深入千家万户。公社革委会组织宣传队,演唱革命样板戏。我因嗓子好,被选到《深山问苦》扮演杨志荣的角色。指导老师是个重庆知青,他们手把手的辅导,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教,除排练外,平时一有空就练习唱腔和动作。登台那天由于紧张怯场唱错了词,指导老师不停地给我鼓气,很快地适应了舞台,后面表现还可以。
同学们曾夸我“你真像一个解放军战士!”从那以后,更加增强了当兵的欲望。
1970年底考兵体检合格了,因名额有限被人挤掉。为了当兵,平时缅腆的我,努力克服不善交往的习惯,强迫自己去适应自己陌生的环境,接触领导求得好感。
1971年9月13日,发生了林彪事件,这一年全国没征兵。
1972年底,西藏的接兵部队来到开县,和谦公社分了20个新兵名额。
接兵干部已驻进和谦公社,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兴奋不已,去找接兵排长摆龙门阵。得知,这次招的是高原兵,对身体条件要求非常严格,特别是高血压,心脏病把关更严。
接兵排长脸上呈现出通红通红的高原色,说话嗓门大,性格直爽,很有个性,一副正直的军人风格,但待人热情随和。我们很快熟悉了。
不巧的是在体检的头天,我给生产队石灰窑拉炭将脚崴了,在温泉区公所院坝练跑步时,我拖着红肿的腿咬着牙,尽量保持身体平衡,深怕被人发现而淘汰,几圈跑下来后,痛得虚汗直流。外科医生说:“你脚肿这么大,还来体检?”
我说:“医生,没有办法呀!是昨天拉媒崴的,请千万放我一马吧,我是多么渴望当兵呀!”
医生非常理解我的心情,仔细的检查了我的的脚伤,发现问题不大,就在体检栏上签了合格,这下我才放下心来。
顺利地通过了总检,我高兴地从温泉镇返回和谦。在政审中,有人说我家是小商成份,父亲不服他说:“解放前我挑茶叶跑陕西,肩挑背磨挣的是辛苦钱,一年到头还不能养家糊口,解放后进入合作商店,土改时评的是贫民,怎么变成了小商了?”他要求查档案。公社领导和接兵干部劝他冷静,等待组织调查结果。
一天接兵排长要我陪他去乐园乡,他在途中暗示我:“听说你娃儿爱学习,几个字也写得不错,我要是有你这个文化就不错了,如果能到部队要好好的干,部队需要人才!”
我听他这样一说心中有底了,高兴地说“排长,今后还得靠你多照看啰。”
曾排长说:“你要做到一个红心两种准备,去得了就在部队好好的干,去不了还有下年嘛!”

我说:“排长,我是等不及了,如果今年我去不成,我不晓得我能不能面对现实!”排长一个微笑,没作声了。
几经周折,在多方的帮助下,我终于能如愿以偿地入伍。街上一些老人说“这娃儿沉着,吃得苦,在部队一定会干出个名堂来的!”我坚信自己一定能行的,在部队不混出名堂来决不返乡!
1972年12月20日早上8点,同乡20名新兵告别故乡,踏上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走进军营。

(作者简介):
刘兴祥、 1953年4月生,1972年入伍,西藏昌都邦达工程兵建筑第305团服役,1978年退伍后,就职于重庆市开州区森林公安局等单位至退休。曾任一级警督、三级警长。1972年开始文学创作。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院士,重庆市诗词学会理事、开州区诗书画院院士、重庆嘉陵诗词学会、渝中区诗书画院、开州区作家协会、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开州区音乐家协会会员等;以古典格律诗词为主。兼有长篇小说、纪实文学、散文、文学评论、现代韵律诗歌等个人专集12部,100余万字。代表歌曲作词有《战友情深》《无缘》《老同学之歌》《怀念邦达》《开州明珠雪宝山》《森林警察之歌》等。

《主播简介》
微名:龍.辽宁大连.财务管理退休。风雅阁诗社主播社社长,优秀的平台主播。曾经在市政府、公司担当主持人、多次参加大中型演讲,喜欢朗诵散文诗歌古诗词。闲时偶尔写作品,在平台发表。
炎黄文学社签约主播。
2022年首创作品《祖国我亲爱的母亲》在第二届炎黄杯大赛朗诵组获得优秀奖和“荣誉证书”。作品《诗行》获得优秀奖和“荣誉证书”。在第三届炎黄杯大赛朗诵组获得金奖“荣誉证书”。我的作品《传承书写五四精神》获得原创文学及朗诵二等奖及“荣誉证书”。现任:《华夏诗词文学社》官方网站《诗韵星光访谈》百度、腾讯、搜狐、今日头条四大网络文化传媒,权威平台,优秀金牌主播,(视频制作诵读团队)社长。

《华夏诗词文学社》通告:
各位诗友:本着对文字的敬畏和对平台工作人员的尊重,作为诗者,《请尊重自己与别人的每一件作品,不剽窃,不抄袭,不一稿多投,不在群里频繁改稿,不给编辑工作增加负担。投稿作品请作者要写上(投稿)二字。本群收现代诗,格式如下:
投稿
一.题目
二.文/作者(省份)
三:空一行后
正文******
本群可以投稿也可以分享互动,做到有赞必回。但禁止一切商业链接!本社为纯文学平台,禁止发黄、赌、毒链接!禁止反党、反国家、反社会主义言论!禁止在群中相互贬损辱骂行为!望大家严格遵守群规,守护文坛这片净土,静心创作,携手并进,为打造一流文学平台,而共同努力!加油💪
《华夏诗词文学社宣》
2021年5月12日
华夏诗词文学社团队名单
总顾问: 韩春见
燕赵风云人物,著名诗人。现任中国文化管理协会科技促进会顾问,中华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全国诗词大赛评委副主任。“中国改革开放诗词终身成就奖”得主。《韩春见诗词歌赋序论集》《南湖红船赋》等作品被国家图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周恩来纪念馆暨社会名流收藏,并在央视、《人民日报》等融媒体报道。其《南湖红船賦》《圆梦园赋》《云岭书画赋》《曙光赋~大钊魂》等名弛海外,声赫文坛。
特邀顾问:石生
世界著名作家.国家级编剧.当代文化名人。
特邀顾问:
国家一级作家:常跃强
特邀文学顾问:
河北一线诗人:付凤云
(特邀总监/付凤云)
山东校园作家:孟宪法
山东济南作家:赵志刚
山东著名作家:王波
陕西军旅作家:段清华
济南在线作家:姜广印
总社长:石生
社长:付凤云(总编)
常务总社长:郭申虎(总编)
常务副总社长总监:王炳华
微小说散文:审稿总监:
杨长荣(总编)
常务副总社长:童话(主编)
常务社长:赵继洲(总编)
现代诗终审总监:王炳华
古诗词终审总监: 张大千
主编: 朱建新. 王朝明
任泳儒.徐西珂
一分社社长: 朱建新
副社长:徐军
副社长:王兴文
二分社社长:总监:张大干
副社长:徐西珂
三分社社长:童话
副社长:霍玉明
四分社社长:何全兴
副社长:王朝明
视频制作诵读社长:龍
宣传部部长:霍玉明
梦露:王兴文:
英语翻译: 徐思静
特邀:
《金声玉音》文化传播公司杨浩然老师,专业制作音频配音、视频MV。配音员具备中国品牌声音,保证质量和效果,有需要作品配音的诗友,请联系:
13969166185
视频制作诵读团队:社长:龍
视频制作诵读团队:
副社长:宝石蓝
叶淑娟-细细的雨-
一梦-梦露
王慧贤-周莉莉
传奇.(男主播)
并非不同.(男主播)
徐志忠.(男主播)
视频制作诵读总编:管玲玲
视频制作诵读总编:朱建新
全体编辑部人员
作者须知:
1、插图和音频部分来自网络。
2、本平台推出的作品,内容上如有异议。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正或删除。
3、所有前来投稿的作品,均视为"独家授权"华夏诗词文学社发布,否则请勿投稿。
4、为不给编辑工作增加负担,作者在投稿前必须认真仔细检查作品,纠改错别字,并按格式等要求投稿。
5、谢绝抄袭、一稿多投。
6、文责自负,如有作者侵犯他人著作权,及侵害他人权益等各种行为所发生的纠纷。均与华夏诗词文学社无关,由作者本人承担一切法律、经济等相应责任和后果。
7、以上条款,请各位作者严格遵守。
8、作者稿费据打赏费决定,10元以上反馈诗人百分之50,领取请加主编微信,以便及时发放。凡无转发朋友圈或点赞不足一定数量者,本社将不再编辑刊发。
投稿热线:王炳华
13465675384
热线投稿:郭申虎
15877332069
平台投稿总编:管玲玲
13969166185
平台投稿总编:朱建新
15609904443
平台投稿总编:童话
19862707080
头条编辑:管玲玲
头条编辑:朱建新
头条编辑: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