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年如秋
文/胡月强
年有四季——春、夏、秋、冬,人有四段——少、青、中、老。凝神静悟,兀自发现造物的大自然是何等的神奇,造就的四季和人生的四个阶段竟是那么的相似。春——少年,夏——青年,秋——中年,冬——老年。细品它们的对应不只是在时序上,其内涵和寓意亦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人到中年,好比一年至秋,萌动率真,顽皮好嬉,朝气蓬勃,热情洋溢的青少年已过,仿佛步入了人生沉稳厚重,实实在在的秋季。
我不喜欢华而不实的春夏,而钟情于实而不华的秋天。秋天,虽然没有春天的萌发蓬勃,夏天的葳蕤多彩,冬天的沉稳寥廓,但她有自己独具的个性,独特的魅力,倔强地诠释着自己的丰稔、幸福,彰显着自己的无私奉献,讲述着自己的成长故事;她既不浪漫又不张扬,默默无闻,老成厚重中透着睿智和慷慨,是四季中最诚实、最饱满和最令人向往的季节。一年至秋好比人到中年,少年时的懵懂任性、青年时的激情澎湃,到这时已有所收敛,多了几分理智和成熟,少了几分轻狂和冲动。总之,不管春夏多么繁华热闹,最后都得落实到秋天的结果上。古云:四十不惑。人到这个年龄,随着阅历的弥深,对一切善恶是非都有了清醒的认识和见解,洞察世事的能力有了实质性的提高。从容应对,胸有成竹,负重尽责是中年的典型标志。
人到中年堪称多事之秋,家庭中是上有老下有小,职场中是中流砥柱,所肩负的胆子更重,所面临的困难更大,所处的环境更复杂。这时的父母已进入到人生的冬季——老年期,赡养抚慰自然责无旁贷,子女则到人生中最关键的夏季,上大学、找工作和婚嫁接踵而来,家庭的琐事,世俗的无奈,职场的压力,把已经饱和的秋天挤得满满的;这时也恰值经验丰富、干事创业的最佳时期,出人头地的紧要关头,既要为生计奔波,为老少操心,又要为事业打拼。总之,林林总总,千头万绪,让人忙得焦头烂额,心烦气躁。人生能有几回搏,面对不可回避的现实,是悲观厌世、逃避沉沦,还是振奋精神,迎难而上,种种压力考验着步入中年的你、我、他。常言道: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因此,既然无法改变这固有的人生法则,就要有一个平和、理智的心态,要有勇气面对,学会自我减压、自我调节、顺应环境,正确审视自我,不要在疲惫和忙碌中错过一生最美好的收获时节,安全、成功度过这多事之秋。
人到中年负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任,同时也是砥砺意志、励精图治,收获梦想的最佳时期。在这多事之秋、收获之秋,家庭趋于稳定,随着儿女长大成人,夫妻间“东风”、“西风”的争执渐渐平息,油盐酱醋、鸡毛蒜皮所惹的祸端渐渐淡化,激情燃烧的冲动渐渐降温,亢奋激越、针锋相对的粗暴行为,此时已是息事宁人、偃旗息鼓、有所收敛,言词由犀利刻薄变得柔绵温和起来,宽容、忍让取代了暴躁、偏激,浓浓的亲情、深深的爱情成为了家庭的主旋律。家庭的幸福固然重要,事业有成是中年人的“驰名商标”,不能光成长不成功,家庭和事业的双丰收,才是名副其实的人生之秋的“黄金期”。诚然,中年正是经验丰富、年富力强、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期,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感爱春天、掌控夏天、珍惜秋天,为之奋斗,累累硕果定能挂满你心中的枝头。
中年如秋。收获的秋天,固然令人羡慕,往往收获希望的同时会伴有寒流的侵袭,若妄自陶醉,把握不慎,就会大大减产,甚至颗粒无收。此时经过打拼,事业已有小成,自我感觉良好,飘飘然会乘虚而入,骄傲自满的情绪会借机滋生。小成即满,小富即安,会使人沾沾自喜,工作中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思进取,贪图安逸,只想吃老本,不想立新功的思想时有作怪。甚有一些握有实权的人,被小成冲昏了头脑,被小富麻痹了神经,把有权不使过期作废的理念,演绎的淋漓尽致,登峰造极,忘却了昔日的蹉跎,往日的窘迫,不珍惜苦心经营、奋斗得来的荣誉和地位,置廉耻于不顾,贪污腐化,在无限膨胀和无穷无尽的欲望中不能自拔,直至东窗事发,一败涂地,甚者锒铛入狱。“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中年光彩照人,名利双收,是人生最有魅力的时段,也是“出名出轨”的事故多发生阶段,不惜“牺牲”儿女和共患难的妻子,另起炉灶、另觅新欢,造成家庭破裂,追求暂时的浮华,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大败笔。君要须知,好好把持人生的秋天,才能赢得幸福、安详的人生的冬天,短暂的人生这篇文章,方可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岁月如歌,中年如秋,步入中年的朋友们,恰值人生的“黄金期”,望好好珍惜、把握这多事之秋、收获之秋,为不久的将来走进“冬季”,保持好“晚节”,切忌把苦心经营、打拼换来的一点温饱、幸福、荣耀和成绩,因心血来潮、错失一步而毁于一旦。再就是,在即将走过的秋季,别忘了种上希望,为了来年的丰收和幸福。朋友!你做到了吗?
作者简介:
胡月强,就职于山东省庆云县供电公司,在国家、省市级报刊上发表散文、小说、论文二百多万字,获奖四十多项。2013年出版散文集《抹不掉的记忆》,2016年出版小说集《回归》。现系山东省作协会员、中国电力作协会员。
协办单位:《芙蓉国文汇》、《品诗》
主编:陈智鹏 (萧逸帆)
副主编:应永
编辑:安瑞刚 王建雄 胡拮 心森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第九卷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