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诗歌周刊》题在永胜瓷上的诗•作者毛诗奇/朗诵文鹤(27)【总第1248期】
题在永胜瓷上的诗
作者:毛诗奇
朗诵:文鹤
后土娘娘,
大地之母,
堪称美神。
永胜瓷是用我的原乡母土一一
高岭土冶制而成。
提起景德镇瓷,
中国人无人不知。
它曾沿着古丝绸之路,
走进五洲四洋,
成为中国的品牌和名片,
成为洋人观赏把玩收藏的稀世珍宝。
提起永胜瓷,
云南人无人不晓。
它是百岁高寿的仙翁,
实在其里,
美在其表。
它的高岭土质优于江西,
它的瓷品造型古朴大方,
沉着典雅,
甲等上好!
它被国家总理作为国宝赠予睦邻国王,
显示出它无价的价值份量。
它的釉下五彩,
异色纷呈,
琳琅满目,
宝气珠光,
艳而不俗,
丽而不娇。
它的青花瓷,
古朴素雅高洁,
刚正不阿,
清清白白,
干干净净,
硬硬朗朗,
表里如一,
干脆果决,
宁折不弯,
只为玉碎,
不为瓦全,
坚守德操。
它的瓷碗,
无论贫富贵贱,
家家都有,
习以为常。
它曾盛过多少辛酸苦辣的滋味,
它曾盛过多少悲欢离合的眼泪与欢笑!
我曾见过无数善良的乡村妇人,
勒紧辘辘饥肠,用这慈悲的器物,
盛满一碗雪白的米饭,
慷慨地倒进乞丐和流浪者的讨饭钵,
自己却甘愿吃糠咽菜嚼杂粮。
那年那月那日,父亲去城上的大厂瓷社,
把我的一首《竹颂》诗,
题写在茶杯的瓷坯上送进窖里,
用千度烈焰烧制定型,
然后用绵纸裹了又裹,
用破衣布包了又包,
然后再沉甸甸地背到邮局,
遥寄给远在异乡的游子。
我用它泡一杯清茗,
啜饮永远的念想。
除了瓷碗和瓷杯,
父亲还送上一方洗墨的瓷缸,
嘱我写下故土与原乡的乡愁。
百年来永胜窑烟火不熄,
传承有道。
它是烧窑人血汗的凝聚之物,
它是彩绘贴花喷花人的技艺绝招。
那些能屈能伸的匠人与文人们,
既坚守了瓷性的骨气与节度,
也能忍辱负重地接受时代的磨难与塑造。
永胜瓷啊,
它是故乡人的精神与品貌。
永胜瓷啊,
它是骨肉情的铭刻与写照!

【作者简介】
毛诗奇,网名:诗奇岁月。云南丽江永胜毛太华第20代裔孙。著名诗人,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第五届理事,云南省评论家协会、音乐家协会会员,云南公安文联原副主席,《云南警察文学》执行主编。著有代表作诗集《毛诗奇诗选》,大型诗选集《金色的瀑布》(由贺敬之先生题写书名)。歌词代表作有《高原明珠香格里拉》《三千年胡杨》《枫叶题诗》等。

【朗诵者】
文鹤(文鹤为昵称与网名,本名乐文鹤),乐是父姓,文系母姓,故乐文冠其姓,鹤乃其名,父母希望她成为一个仙鹤一般的女孩。她自幼喜爱文学,走出学校步入社会后,当过教师,在从教后曾经过严格的普通话训练和教学实践。退休后,热爱上了诗歌朗诵,曾朗读了乡友、故乡著名诗人毛诗奇的许多诗作,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她想用她略带乡亲的普通话朗诵,悦自己之心,也给听众带来美与快乐的享受。

《中国诗歌周刊》
诗社机构简介
顾问:桑恒昌 非马 恒虹
诗评委: 蓝棠 西风 陈传燕
美术、书法顾问:
柯林胶 许广纪
社长:蓝棠
副社长:兰馨月儿 柯羽 羽君
主编:兰馨月儿
副主编:今生无悔 谭绿松
执行主编:羽君 思雅 江南
梁兵 高凉之子
美术总监: 曾志强(诗刊封面设计)
钟沛任
编委:
思雅 素宏 江帆
羽君 时光 一禅
吉祥 你若安好
大江 苏凌 娇君
景谦 黄山 阿郎
葛烨
宣传部长:强弓
主播团长:江帆
主播副团长:紫菱菱 曹钧 京鸽
主播总监:兰馨月儿
金牌主播:
远方的家 徒步 岁月如歌
蓝调 宝泉 静好 思雨
问道 阿郎恋曲
宽厚的微笑 光沐
一、古诗词选稿中心
二、现代诗选稿中心
三、精品系列创作中心
(国风雅韵、新诗美韵)
四、专题创作中心
五、诗评工作室
六、“华之韵”朗诵团
七、审稿中心
八、音像工作坊
九、编辑工作室
十、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