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杂感
文/张鸿志

俗话说:九月不上冻,十月冻死人。今年初冬时节的气温像四月天一样和煦,风也延续着柔和的秋风绵绵吹来。秋天般的风携带着春天般的温度,跨过立冬迈过小雪,一路小跑行进着。正当人们纳闷时,寒潮从遥远的西伯利亚滚滚而来,在呼啸的北风加持下肆无忌惮地肆虐着华北平原,气温骤降,隆冬来了。我住所的对过白鹭湖畔,空旷无阻,风头更冽,切肤感受到冬月寒风似剪刀。

我照例是盘湖跑步,在跑道拐弯处的风口,吹得我紧缩脖颈,呼吸紧促,双脚踏在僵硬的地面上撞击得分外声响,一路上竟然没看到一个跑步的。当我跑至白鹭湖大酒店东侧旁边温暖地带时,借着幽幽的光线看到一个黑黢黢的物体动弹,还有一红色火头在抖动。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垂钓者躲在“避风港”里,正抽着烟在垂钓呢!

回家进餐后,便上楼读书写字。可眼前始终晃动着那“黑黢黢的物体”,挥之不去。就索性放下笔在想那位垂钓者,为什么要在这风疾天寒的凌晨垂钓?这样的天气也钓不到多少鱼,是特别喜欢吃鱼还是要到市场上售卖?百思不得其解,甚至觉得极其乏味无聊!但转念一想,或许那位垂钓者也在想着早上那位独自一人在白鹭湖跑步的,是不是有啥毛病啊?风大天冷摸着黑呼哧呼哧跑一身臭汗,有啥意思啊?简直不可思议!正当思路如针尖对麦芒般时,我换了个角度来思考:可能那位垂钓者没别的爱好,只有在垂钓中寻求快乐,或许他钓了十年、二十年了,垂钓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因为他喜欢那种专注且静静的生活状态。由此想起了柳宗元的那句诗:独钓寒江雪。那种意境不仅没有违和感,而且成为千古绝唱!便顿觉释然。如果那位垂钓者能想到,那位冒着严寒摸着黑跑步者一定是意志坚强体魄强健的人,肯定是在跑步中得到了乐趣。那我得感谢这为垂钓者!就这样我在脑海中反反复复地转换着角色,进行着一场思想实验,思路不时地撞击着、冲突着、和解着、体谅着。其实从客观上说:一个早上冒着严寒盘湖跑步者与一名垂钓者素昧平生毫无关联,更无利益瓜葛,由看不惯、不理解甚至是讥讽转折到尊重、包容、理解,从而达到思想上的“谅解录”,真是认识上的突破!基于此,我联想到了社会许多现象:近三来新冠疫情肆虐,人们普遍产生“三焦”情绪,即焦虑、焦躁、焦急。防控工作人员压力山大,超负荷工作,精力体力透支厉害。两者容易发生一些摩擦,有的小区屡屡发生保卫及物业人员与业主大打出手事件。这些年来,医患关系紧张一直为人们所诟病,假若医护人员多体谅患者被病魔折磨的苦楚及经济压力,和颜以相待,悦色相随;如果患者能为医护人员跟死神争速度抢时间,抢救病人,甚至累倒在手术台上的义举所感动、所动容;那么,医患关系亦即成为休戚相关的同胞关系。干群关系也是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十分关注的敏感问题,如果基层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为百姓办实事,视百姓为兄弟姊妹;如果百姓体谅基层干部来自各方面压力以及他们“五加二白加黑”工作精神,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摩擦和上访事件的发生。

友善,包容,是消弭冲突,化解干戈的良方;尊重,理解,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良药。多一些友善,少一点戾气;多一些理解,少一点偏执;多一些尊重,少一点傲慢;多一些包容,少一点狭隘。那我们的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2022.12.12

【作者简介】:张鸿志,曾任山东滨州交通技校团总支书记、教师;交运集团高层管理干部。
热爱读书、写作、朗诵、声乐、书法。热衷跑步健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