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诗(43)
读莫言林海高山有感

(一)
林海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路远。
书坛谁曾声名赫?散之林公唯独看。1
注:1.散之林公即指林散之。
林散之(1898年11月20日—1989年12月6日),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生于江苏南京市江浦县(今南京市浦口区),祖籍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七颗松村庄,诗人、书画家,尤擅草书。
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时一举成名,其书法作品《中日友谊诗》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草书”。赵朴初、启功等称之诗、书、画“当代三绝”,与李志敏并称“南林北李”,被誉为“草圣”,林散之草书被称之为“林体”。如果说在当代草书实践中,林散之为飘逸之美,那李志敏则为苍茫之美,两者风格迥异、刚柔互补,凸显“南林北李”的双峰对弈。
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也正因为其出大名很晚,数十年寒灯苦学,滋养了其书之气、韵、意、趣,使之能上达超凡的极高境界,对现代中国书法艺术事业的贡献,真可谓“功莫大焉”。

(二)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德高望重端正品懿。
声名远播无人不晓,1诗书一度书写传奇。
注:1.指高二适。高二适(1903-1977),江苏泰州市姜堰区兴泰镇小甸址人(解放前属江苏东台)。原名锡璜,中年曾署瘖盫,晚年署舒凫。斋号证草圣斋、孤桐堂。当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其善书法,尤擅草书。与黄宾虹、白蕉、李志敏合称“20世纪文人书法四大家”。

有感山西洪洞大槐树族根传说
目睹眼前之大槐树,近千年历史眼前浮。
洪武年间之大移民,分散四处难以忘故。
无论历史有多悠久,大槐树族根心头驻。
薪火代代永远传承,时时刻刻不忘始祖。

读《一个朝代一首诗,带你看遍中国史!》有感
文史相通毫无疑义,诗人家国联为一体。
国家繁荣昌盛景象,映入诗人眼帘成诗。
留下时代脚步足迹,载入千秋万代青史。
无论何朝何代兴衰,打开诗笺一看便知。

垂钓
河边一坐垂钓忙,凝神静气心不慌。
大鱼不到小鱼来,当也满足心欢畅。
垂钓本来求乐趣,钓多钓少有何妨?
即便空篓回家去,也应小曲自哼唱。

作者简介:
陈宝田,笔名龙山石,男,1949年2月出生,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中学教师,自幼酷爱诗词、书法,毕业于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一生热爱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创作,有作品见诸报端,为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得奖主之一。

《华夏文学》是一个面向全国爱好文学创作者的平台。作品力求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反映生活,歌颂美好,传播正能量。作品形式不限,字数最多在3000字左右,诗词为3_5首。但要求为原创作品。禁忌剽窃、抄袭,违者,文责自负。敬请广大文朋诗友踊跃投稿。投稿格式:原文+作者简介+作者照片。投稿微信13853840219。
投稿邮箱:fclongshansh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