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一瞥
文/刘国华
今天,是母亲的生日,吃过早饭,骑上单车向市场奔去。我要为母亲准备一顿丰盛的生日晚餐,让母亲高兴,让家人欢喜。
来到市场,挤在人流中,走着、瞧着,一趟趟、一行行白色伞盖下的摊床摆得琳琅满目。最显眼的是熟食品摊床,打糕、油炸糕、烤饼、香肠、猪头肉……惹得人的口水直往肚子里咽;看,那边姑娘、媳妇们围在衣料摊床前,唧唧喳喳,吵嚷不休;更热闹的要数副食品摊床,喊声、叫卖声不绝于耳。红的大枣、西红柿;绿的青椒、芹菜、韭菜、黄瓜;鲜的鲤鱼、鲫鱼、牛羊肉……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然而,在那昔日的年代里,却是令一番景象。空荡荡的市场,连一座遮阳避雨的草棚都没有,偶尔有几堆人围着生产队的鲜瓜大车。满地的马粪、猪粪混合着沟塘里的污水,散发着难闻的臭味,是苍蝇们聚集的好所在。寻思间来到鱼肉摊床前,挑了一条大个的鲤鱼,买了五斤肉,小商贩们熟练的动作,无忧无虑的神情和热情周到的服务,深深触动了我。
走着、看着,昔日的往事又涌上心头。那是一九七五年我正在上高中,也正是走出校门闹革命的高潮时期,我们班来到市工商局帮助管理市场。那时的经商原则是只准在市场里摆摊,不准在百货、副食商店等门前摆小摊,但进市场要有一个条件,个人自留地里的物产、山林里的土特产品是不许经营的,是“资本主义尾巴”,要大杀特杀的。只有赶着马车,凭着公社的介绍信,证明其物产是集体的才准许经营。
记得在夏季的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和几位同学负责“巡逻”一副食至第三百货这条街。远远地看见百货门前有几个小商贩在那里叫卖着。我们悄悄摘下袖标,因为小贩们见着戴袖标的如惊弓之鸟,四散奔逃。为此,我们分散包抄,一涌而上,抢的抢、踢的踢、砸的砸……有位卖韭菜的老大爷被我抓住,踢了他的筐,收了他的秤。老大爷鼻涕一把泪一把地央求我,看着这般模样,也怪可怜的,想把秤还给他。但又怕同学们说我是保护“资本主义自发势力”,因而就趾高气扬的板着脸,还狠狠的教训了他一顿。也许这杆秤直到今天还在工商局的仓库里落灰呢?
“韭菜,芹菜,新鲜的。”我心里一惊,这响亮而憨厚的声音好象耳熟。我顺着声音挤过去,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大爷,头发花白,面色紫红,边喊边忙碌着。我仔细打量着,想分辩出他可曾是十年前被我踢翻筐的老大爷,好向他赔礼道歉,可又有些不象,开口想问,却又没有勇气。老大爷看到我,便热情地说:“同志,买菜吗?”我忙指着一堆堆的菜,说:“买,买,一样三斤。”心想,不管这位老大爷是不是,我多买一些菜,就算补偿十年前的那一次过失吧。
付过钱,提着满满的两大兜菜,向市场外挤去。喧闹声、吵嚷声、叫卖声不绝于耳。看着小商贩们自在安祥的神情,同昔日那惊慌的神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我回头望望老大爷,心中油然升起一种安慰的感觉。
作者简介:
刘国华,笔名:华夏儿女、阿华,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网注册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诗词协会会员、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会员、曾任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芙蓉国文汇》签约作家、《金凤凰文学家园网》特约诗人、《九州诗刊》签约诗人。出版:长篇小说《梦中的河》、诗集《江山多娇》、《恋歌心曲》、散文集《呼唤春天》;作品入选《中国当代诗歌大辞典》第二部、《中国当代诗人词家代表作大观》第二卷、《芙蓉国文汇》第八卷、《当代百家传世经典》第三卷、全国《短诗大观》、《中国共产党之歌》、《龙江当代文学大系》诗歌卷;多首诗歌在《诗潮》、《乡土诗人》、《诗博刊》、《诗中国》、《金凤凰文学家园》、《康桥文苑》、《九州诗刊》发表。
协办单位:《芙蓉国文汇》、《品诗》
主编:陈智鹏 (萧逸帆)
副主编:应永
编辑:安瑞刚 王建雄 胡拮 心森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第九卷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四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