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东周末》我为你骄傲
文 || 赖长虹(吉林)
《关东周末》从《辽源日报》“龙山副刊”一个版面,发展壮大成为《辽源日报》的《关东周末》子刊,一晃三十年了。
三十年,人事更迭;三十年,报纸日新;三十年,人生有几个三十年?
作为《关东周末》曾经的一任主编,回首三十年,感慨万千!
我从《辽源日报》“龙山副刊”走来,我从《辽源日报》群工部走来,在那个风雨的日子,我接手编辑《关东周末》。
说一切从零开始,好像有点夸张,其实真的就是如此。主编是我,编辑是我,有两个打字员,周清华、郭玲。
想外聘编辑,也曾聘了一位朋友,但从哪儿出钱开资,后来不了了之。在那艰难的日子,感谢小周、小郭,她们从打字员华丽转身,做起了编辑工作,帮了我的大忙。感谢文友,为我送来了大量文稿,让我有米下锅,不愁无米之炊。
因为有编辑“龙山副刊”的多年经验,对于编辑《关东周末》心里有点谱,但是,“龙山副刊”仅仅是《辽源日报》的一个版面,而《关东周末》是《辽源日报》的子刊,编辑工作的角度、份量绝对不一样。需要新的编辑原则,新的编辑理念,新的工作方法,一切重新开始。
冥思苦想,掂对出来了几行文字,莽莽关东原生态报纸,泱泱中华抒真情文章,欢迎读者作者朋友赐稿!
报纸,有了副刊,才有了人间烟火。这么说,可以吗?
《关东周末》开始推出专栏作品,推介专栏作者,而且作者都是我们辽源本地的文学艺术人才。地域的,才是民族的,国家的。家乡,是乡愁的源泉,是乡愁的根!家乡的人,最可亲可敬可爱!
这样,才有了大家熟知的一批优秀的诗人、作家。《关东周末》推出的最优秀的作家代表丁铭春,后来成为东辽县作家协会主席。还有许多在《关东周末》这片沃土上成长起来的家乡名士,在我的心里,他们是太阳,是月亮,是一颗颗光彩照人的星星……
编辑“龙山副刊”的时候,用乡情浓浓的“小城故事”专栏,成功推介了张锦春、秦品复、蔡恒君、庄立民、周天红等作家作品,为丰富家乡辽源的民俗史、文学史做了一点点微薄的努力。但也有倔强和不足,来编《关东周末》,有一位办补习班的先生,找我发作品,我看过之后,从我自己的审美水平看,不够水准,况且该先生办补习班,如果发表了,会以此炫耀招生,我岂不是造孽坑人!我告诉他,我宁可得罪你一个人,也不能坑害许多人!这件事,我记忆一辈子。
《关东周末》三十年了,值得庆祝庆贺,为《关东周末》骄傲!《关东周末》的现任主编和我约稿,写了这个小稿,有感激,有怀念,有思索!人啊,工作着是美丽的,一定要用真心深情去工作,当晚年回味的时候,才无愧于心……
2022年12月10日晨于谦和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