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钩沉

(九十四)
话说3月17日的凌晨,日军116师团借黑暗和浓雾的掩护,突然向我吴城守军发起了突然袭击。
我吴城守军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等他们打退了偷袭的小股敌军,全线阵地即被日军炮火覆盖。致使我一线守军伤亡惨重。
天亮之后,敌军炮火更加猛烈,空中还有数架飞机轮番轰炸、扫射,工事悉数被毁,全城一片废墟。血战至第七日,我守军已经伤亡殆尽。所有的预备队都投入了战斗,仍然无法阻止日军的频繁进攻。
日军虽然也在我军阵前遗尸累累,但疯狂气焰不减,攻击更加猛烈,连舰炮都加入了战斗。二十三日,吴城失守。
从西路进犯的,是配属了炮兵、坦克和骑兵的日军精锐第六师团。
而防守武宁的是73军和第8军。这两支部队都是以能打硬仗而著称,而且后来都多次在湖南的抗日战场上与日军死战。尤其是第8军,(即后来死守衡阳的第10军),更是以顽强的牺牲精神赢得了世界包括日军的肃然起敬。
双方昏天黑地地打了九昼夜。六师团的第47联队在反复的攻击中全部打光。在棺材山惨烈的肉搏战中,中国军队的第89团生还者仅五名重伤员,余皆壮烈牺牲。
随着200多门大炮的铺天盖地的猛轰,101、106师团的数万日军强渡修水河,突破了守军的防线,潮水般地向着南昌掩杀过来。
中国军队虽然拼死抵抗,还是无法阻挡日军前进的铁蹄。中日两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和火力强度相比较,差距实在是太悬殊了。
后来担任反攻总指挥的第19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手里全部的重武器就是六门75山炮。
日军这两个师团,尤其是106师团,本来在万家岭战役中已经被中国军队全歼了的。但由于师团长松浦带着800名残兵败将从我军的狭缝里溜了出去,所以冈村又用大量的新兵把这两个师团恢复了。
日军的规矩,师团长死了,这个部队就取消番号;若师团长还在,哪怕就剩下他一个人,也视同这支部队还存在。就要千方百计地将部队恢复。(这个规矩后来在中国也被废止了。)
为了给这两个师团的新兵蛋子壮胆,冈村给他们配属了大量的火炮和坦克。步兵与炮、坦、骑等兵种的比例达到了1:1。
还承诺作战飞机优先使用在他们的作战方向。
3月26日,日军迂回包围了南昌。并在南昌城郊与中国第32军之一部、南昌市守备部队展开了昏天黑地的厮杀。
32军是罗卓英手中的王牌,而南昌守备队则是熊式辉赖以起家的老底子部队。
这两支部队都不是软柿子,很有些战斗力。果然,这两支部队依靠房屋街巷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予日军以沉重的打击。
尽管中国军队打得极其英勇顽强,却因死伤太大,且得不到援兵,不得不趁夜利用熟悉的地形突围而出。
27日夜,南昌城里爆豆般的枪声逐渐稀疏,最后归于平静,南昌失陷。

得知南昌被日军攻陷,蒋介石气的直跺脚。马上要作战部拟发给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将军的命令:立刻反攻,限令夺回南昌。
经过二十余天的仓促准备,二十多万大军分三路向驻守南昌的日军发动了反攻。但是反攻战打得颇为棘手和艰难。虽然刚开始时日军被打得晕头转向,但是,训练有素的日军很快就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第49军、74军从南昌西南方面连续攻击十余天,死伤累累,却未能接近南昌市郊。
74军连赣江都未能渡过。高荫槐指挥第一集团军从南昌西北方面攻击,恶战十多天,也未能按预定的作战计划切断南浔铁路。
焦头烂额的中国军队面对铜墙一般的日军防线束手无策。他们现在感觉到,日军的防守似乎比他们的进攻战和运动战更为出色。
在日军的优势炮火的猛烈拦阻和日军飞机的狂欢滥炸下,中国军队付出了尸山血海的代价,却仍然无法前进。这个时候,每一个中国军人都强烈地感到,对于一支攻坚的部队来说,像大口径火炮一类的重武器是多么的重要。
时至今日,我人民解放军的地面炮火被称为是世界最强大的炮火,就是从历次革命战争和反法西斯侵略的战争中所获取的血淋淋的教训换来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两山轮战”(我军各部队轮流参加老山、法卡山的保卫边境作战),我军曾一改过去地面炮火覆盖之后大部队冲锋的战术,而是连续二十多天每日用数百门重炮猛轰敌军阵地,每天倾泻的炮弹多达上千吨,让那个不可一世的南方小霸吃尽了我军炮火的苦头。
话扯远了,还是回到八十多年前的抗日战场。
三战区的上官云相将军的32集团军也参加了南昌反攻战。上官将军的16师和预10师从南昌正南发起进攻。
该部的攻势格外勇猛,很快就攻抵了南昌市郊。一支部队甚至占领了飞机场。日军战斗机纷纷惊慌地起飞躲避,还有三架没用来得及起飞就被及时赶到的中国士兵将已经爬进座舱的日军飞行员击毙了。
对日军飞机恨得牙根发痒的中国士兵用手榴弹和炸药把三架日机炸成了碎片。
当日军101师团被打得喘不上气来的时候,日军通过未被切断的南浔铁路从上海调来了援军。
数千名精锐的日本海军陆战队乘列车风驰电掣地赶到了南昌,立刻投入了战斗。得到了生力军的101师团顿时像返了阳的疯狗,恶狠狠地反扑过来。
上官部队是一支十分彪悍的部队,他们虽然势单力薄,却顶住了巨大的压力,与敌反复拼杀争夺,一些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双方打成了胶着状态。
真没想到,与红军作战时不堪一击的上官部队,与外敌作战时竟有如此顽强的战斗力。
5月6日凌晨,上官云相所部第29军军长陈安宝中将率三个营增援,不幸在高坊遭日军包围。
陈军长督军死战,未能突围。天亮后,日军集中十余门大炮猛轰,并出动六架战机轰炸扫射。陈军长在日机疯狂扫射时,身中数弹,壮烈殉国。
陈军长自七.七事变以来,从华北战场到上海会战,英勇转战于大江南北,舍生忘死,屡立战功。
正在指挥反攻南昌的薛岳将军,惊闻噩耗,悲痛欲绝,泪如雨下。面对战场之上我军将士的遍野横尸,深知已无法达到先期预定之攻击目标,遂下令停止攻击。
并向重庆军令部发电,主动承担南昌失守的责任,并期望军令部下令停止反攻,以减少无谓之牺牲。
蒋介石当日复电:同意所请。令九、三战区停止对南昌之攻击。
此次会战,中国军队伤亡总计:五万一千三百余人;日军伤亡二万四千余人。

令人吃惊的是,冈村在发动南昌会战的同时,竟然又调动三个师团一个旅团向湖北的五战区发动了进攻,而且一举突破了五战区的防线。
五战区的数十万部队在李宗仁、孙连仲、汤恩伯的指挥下,浴血苦战二十余日,终于收复了失地。
1939年9月1日,希特勒指挥60个师共160万精锐德军,突然向波兰发起“闪电式”进攻。英、法向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为策应希特勒在欧洲的进攻,按照法西斯轴心国的协议,日军大本营决定发动长沙会战,一举攻占长沙,打通粤汉线、湘桂线,围歼九战区的“重庆军”主力。
或将“重庆”政府的势力压缩到湘西之西北。然后再攻取宜昌,完成从湘西(南)、宜昌(中)、陕南(北)三个方向对重庆政府的战略包围,最后迫使中国政府投降。
长沙,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军事重镇。
日军认为,攻占长沙,可以南攻衡阳,西指常德,扼两广之咽喉,控四川之门户。
同时,长沙是九战区的指挥中心,而九战区又是当时中国战场的主体。
为达到击溃、歼灭中国军队之主力、迫使中国政府屈服的目的,日军从1939年9月到1941年12月,先后三次发动进攻长沙的战役。
在三次长沙保卫战中,中国军队利用有利地形,节节抵抗、保存实力、消耗敌人,然后决战。
除第二次打得较差以外,一、三次都打得较好。第三次会战打得极为出色,使凶悍的日军遭受惨重损失。
法西斯轴心国之间从来就没有真诚地支持和配合过,至少在日、德之间是这样。
一年前日军在中蒙边界的张鼓峰与苏、蒙军大动干戈,结果日军一败涂地。本来日本要求德国牵制住苏联,最好能“给他一点颜色看看”。谁知德国反而背着日本与苏联签订了一个“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让朱可夫把大量军队、飞机坦克和大炮秘密集结到了远东。结果今年七月的诺门坎战役,日军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惨败。
关东军新组建的第六军在广袤的大草原丢下了五万多具尸体和大量的坦克大炮。日本当局破口大骂:“是狗娘养的希特勒出卖了日本兄弟!”
中苏边境的“诺门坎”战役让蒋介石大喜过望,原指望苏联能拖住日本,谁知道两国又飞快地签订了一个类似苏德那样的“互不侵犯”的条约。
原来用于对付苏联的大量日军(为对付苏联,日本向中国增兵数十万)源源不断开进关内,反而加重了中国战场的压力。
为了狠狠地报复一下希特勒,在德军被死死地阻止在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城下,死伤累累,随时可能被苏军反包围,第三帝国元首盼日军兵发东北从远东夹击苏联,眼睛都盼出了血的危机关头,日本内阁却不紧不慢地发表声明说,日本不能破坏与苏联的协定,日本只致力于中国“事变”。
言下之意,日本只打中国战争,发生在世界其他地区的战事则不关日本的事。谁要打希特勒尽管去打,日本无意干涉。
这也说明了“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远的友谊”。法西斯之间的同盟更是只有赤裸裸的厉害交易,稍有风波那层虚伪的面纱便随时撕破。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场战争,可以说,日本军是一流的战术、技术意识, 末流的战略意识,同时,日本政府也是末流的政略意识。
论日军单兵战斗力(综合个人战术、技术素养和顽强意志、装备火力等),日军事家曾认为,一个日本兵的战斗力相当于七个中国兵。不管这是不是一种宣传,但中国方面并没有驳斥过这种理论。而且世界军事家也是持认同态度的。
说日军的战略意识是末流的并不过分。抗战初期,日军在华北的主力被中国方面成功地调到了上海方向。
直到经过了八年苦战之后,他们才知道,当初中国方面在华东集结了70多万精锐的主力部队,摆开了一副决战的架势,实际上是一个圈套。目的就是要把用有重型武器和机械化优势的日军从一马平川的华北大平原调动到华东江河纵横的水网地带。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