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
作者:张文莉
那是2016年的春天,农历三月初四,那一天,我永远不会忘记:我敬爱的父亲永远离开了我!
父亲生于上世纪60年代,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父亲自幼丧母,后来和两个姑姑一起在大伯家里生活。后来姑姑们出嫁了,只剩他一人留在那里。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仅有的余粮填饱肚子实属不易。

记忆中,父亲是个品学兼优的人。只是生活在那个教育不被重视的年代,求学已变成一种奢望!父亲小学毕业后,因为家里没有钱,所以被迫辍学。纵有一腔热血,无奈壮志难酬!父亲有一本大作文,里面满是他的慷慨陈词,读后发人深省。还有一本用绳子订成的笔记,封皮是牛皮纸做的,里面都是用红笔画的格子,工工整整的记录着一些事情,想来应该是对他很重要吧。再有就是一个文具盒,里面很多钢笔,但有几支不是很好用,但父亲却一直珍藏着。
父亲亦是个爱书惜书之人。他的所有书都是带有书皮的,每本里面都有书签,整整齐齐的放在书柜里。他不允许别人弄坏或是弄脏他的书,他珍惜的东西,也希望别人一样珍惜。他看书时,不喜欢被打扰,所以常常自己一个人在小屋里静静的看书。四大名著他都看个遍,包括一些历史的书目,现在电视剧播的片段,他都能说出那个阶段的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
父亲是个实在的大好人。他待人真诚,做事认真谨慎,注重细节。村里无论谁家的大事小情,他总要尽自己的一份力。若是哪家失火了,他会第一时间挑起扁担,挂上水桶,冲上前去救火。若是哪家吵架了,他也会弄清缘由,前去劝说。生在北方,冬季最少不了的就是雪,每次下雪后,他都会早早起来,出去扫雪,包括左邻右舍的,还有村后边的路,为行人提供便利。婚丧嫁娶,他也会积极参与。如果和别人起冲突了,他从来都是为他人着想,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遇到乞讨的人,他会毫不吝惜的把自己家的口粮舍出去。
父亲是个踏实努力的人。从不投机取巧,从不坐吃山空。由于早年辍学,所以只能靠打工和种地来维持生计。每年春耕后,他会背起行囊,踏上打工之路。一年半载,总要回来几次,因为他比较惦念家里。每逢节假日,他也会回家,喜欢一家团圆的氛围。所以我家一直有个回家过年的传统。
又是一年父亲节,又是一年父亲生日,又是一年除夕夜,但父亲,却永远的离开了我,离开了我们的家。多少次梦中惊醒,平静之后仍然要面对现实。父亲的品格深深地影响着我,影响着我的人生之路,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
谨以此文献给天堂的父亲。
作者简介:张文莉,辽宁朝阳人,现居沈阳。即是一位心思细腻,乐观向上的宝妈,又是一位阳光进取,勤奋励志的职业女性。
主播简介:兰馨蕙杺,黑龙江省绥化市的一位从教三十余年的教师。自律自强、纯真善良,喜欢用声音诠释文字、用语言传递正能量,擅长播读夜听、诗歌、小说、散文、评书、剧本、寓言故事等多种体裁,曾在《北京头条》、《深圳头条》《中国诗歌文学精品》等有声刊物发表朗读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