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川最早的城区
——汉川最早建城于2500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郧城
文‖吴雷
百度百科可查:汉川建县始于南北朝北周武帝保定元年(561年),县城建在甑山下,名为甑山县。
但是,按照史料记载汉川建城的历史至少要往前推一千年,最晚在公元前五百年左右就已经开始建有城池了。
据清代《同治汉川县志.卷十五.名迹志》“郧城,《府志》:郧子国在安州,楚灭之以封斗辛。盟会图有郧水、郧城、郧公庙。《旧志》:在县北三十里,即大赤乡刘家隔。”明确指明了汉川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灭掉了郧国后封赏斗辛管理郧地,并在汉川刘家隔建有郧城。
《光绪德安府志.卷之九.职官上.郡职.周.封爵》“郧公钟仪、斗辛。俱楚大夫。”则可知楚大夫斗辛封为郧公。
关于斗辛的记载最早见于史志是春秋左丘明著《左传.定公.定公四年》“王奔郧,钟建负季芈以从,由于徐苏而从。郧公辛之弟怀将弑王,曰:平王杀吾父,我杀其子,不亦可乎?辛曰:君讨臣,谁敢仇之?君命,天也,若死天命,将谁仇?《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唯仁者能之。违强陵弱,非勇也。乘人之约,非仁也。灭宗废祀,非孝也。动无令名,非知也。必犯是,余将杀女。斗辛与其弟巢以王奔随。”
这讲的是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楚昭王被吴国攻陷郢都后逃到了郧地,此时的郧公叫斗辛,因其父亲蔓成然二十六年前为楚平王所杀,郧公辛的弟弟斗怀要杀昭王报父仇。他说:平王杀了我的父亲,我杀他儿子,又有什么不可?斗辛劝阻说:君王追讨臣子,谁敢以此为仇?君命乃天意,既死于天命,又能与谁为仇?《诗经》上说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意思是软的不吞,硬的不吐,不欺侮孤寡,不畏惧强暴,只有仁者能做到这样。避强欺弱,这不是勇。乘人之危,这不是仁。灭宗废祀,这不是孝。行动无正当理由,这不是理智。你如果非要如此,我会先杀了你。为避免昭王遇害,斗辛和他另一个弟弟斗巢护送昭王逃到了随国(今湖北随州)。
另查询其它相关资料如: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卷三十一》“随水又西南,至安陆县故城西,入于溳,故郧城也。因冈为墉,峻不假筑。溳水又南径石岩山北。昔张昌作乱,于其下笼彩凤以惑众。晋太安二年,镇南将军刘弘遣牙门皮初与张昌战于清水,昌败,追斩于江涘。即《春秋左传》定公四年,吴败楚于柏举,从之,及于清发,盖溳水兼清水之目矣。”明确了郧城即是《春秋左传》定公四年吴楚之战的所在地。
唐代杜佑著《通典卷第一百八十三.州郡十三》“安州今理安陸縣。春秋䢵子之國,䢵或作鄖。䢵、鄖、溳,皆音云。雲夢之澤在焉。後楚滅䢵封鬥辛為鄖公,即其地也。”注释了䢵、鄖、溳都为同一地,郧公斗辛的封地。
宋代李昉著《太平御览.周郡部.卷十五》“安州、《十道志》曰:安州,安陆郡。春秋䢵子之国,云梦之泽在焉。后楚灭䢵,封斗辛为郧公,则其地也。”也明确了郧公斗辛的封地䢵子国在云梦泽中。
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七回》“不一日,行至云中,昭王叹曰:此寡人遇盗之处,不可以不识!乃泊舟江岸,使斗辛督人夫筑一小城于云梦之间,以便行旅投宿。” 则说了是楚昭王命令斗辛建造一座小城纪念逃亡途中遇到强盗这件事,同时也便于往来的旅客投宿城中。
而明代王樵著《春秋輯傳.卷十四》有载:楚子渉睢濟江入于雲中\鬬辛與其弟巢以王奔隨 …… 
明代贺复征《文章辨體彙選》记述:“楚子涉睢濟江入於雲中\鬬辛與其弟巢以王奔隨”也分别记录了郧公斗辛护送楚昭王到随国的事情。
清代《康熙汉阳府志.卷之十.武略志.封守.武略一.楚》“郧公斗辛、楚所封,详《宦迹》。《通志》曰:郧即今德安府。其四境,今竟陵、汉阳、汉川,皆其地。”阐明了郧地包含有汉川。
据考清代和珅《大清一統志》:“楚王城\在雲夢縣東北\輿地紀\勝在雲夢縣東一里\楚昭王奔鄖時\築新城\在雲夢縣東南\水經注溳水逕新城南|永和五年\晉大司馬桓温築縣志:新府城|在縣東南四十里\城垣尚存\即新城也 ”则具体讲楚昭王逃到郧地后,做的新郧城的位置,在原先旧城的东南四十里,与刘家隔的郧城遗址系不谋而合的精准定位了。
种种资料表明:汉川最早筑城应在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之后不久,距今约2500年,具体地点位于现今汉川市刘家隔镇。
汉川这座美丽的小城,应该是当之无愧的千年古城,现在的汉川这座城市,更是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且在2020年全国经济百强县中排名第89位,已然誉为中部地区一颗璀璨的江汉明珠!
【责任编辑 胡采云】



作者简介:
吴雷,男,七零后;始终以一颗求知的心致力于荆楚文化的探索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