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安寺自公元809年,无姓大师圆寂后,不知以何年起,日渐式微,风烛残香,一片落败,肃杀景象。特别是自民国起,湖滨一带,还是血吸虫病的重灾区,枯草丛生,荒塚随现,夜半风啸,楞伽寂然。
1997年,踌躇满志的怀梵法师在恩师宝昙长老的带领下,来到这片荒芜之地,断垣残壁,满目苍夷,杂草丛生,不胜悲慽,举目四望,连一颗像样的乔木都没有,最亮眼的就是现观音洞处的一棵碗口粗的香樟,这也叫古刹吗?这就是盛唐时红极一时的圣安寺吗?
一切从头开始,一切从零起步,一切从累土动工。在宝昙长老的多方斡旋下,征了9.8亩土地,用云游募化来的一百万资金启动圣安寺重建工作。
当时的重建工作何等艰辛,先别说施工人员的吃住,就连圣安寺重建负责人怀梵法师都无安身立命之处,只好从湖滨火车站借来一方货运车厢的绿色蓬布,在山门前搭了个棚子,风风火火就干了起来。
要知道,当时正值七月流火的季节,在密不透风的帐蓬房内,其闷热的程度可想而知,特别是一到晚上,蚊子多,一叮一个疱,奇痒难耐,浑身被挠得一道道血印。烈日下的帐篷如火上浇油,因在烈日下过度劳作,怀梵法师还中暑了,持续高烧四十多度不退,浑身乏力,茶饭不思。那时,哪有工夫去医院打点滴,只好自已找点鱼腥草、紫苏、桔皮、葱白、生姜、熬水消炎退烧。其它几位僧人劝他在荫处休息,用湿毛巾敷一下,他坚决不肯,他说,不动手,动动嘴总还是可以的吧!
因为他深知,既然是奉天承运,普度众生,就得经得起磨难对自己意志的厉炼,就得付出常人不可想象的毅力,就得承受佛祖对自己的考验。
在当时重建的过程中,怀梵法师一人身兼数职,即是重建负责人又是指挥者,即是谋划人又是设计者,即使监理人又是建设者,工程最紧最忙最赶进度的时间节点,他同民工们一道砍柴、挖土、平地、抛砖、运料、上梁、封顶,什么脏活累活、粗活、细活、苦活、难活他都抢着干,手上的血泡起了一个又一个,腰肌劳损发作一次又一次,不眠之夜熬过一晚又一晚。在这种艰辛的劳作中,在这种艰苦的磨砺中,在这种艰难的奋进中,圣安寺的大小殿宇一座座拔地而起。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在圣安寺重建过程中,除了艰辛,最令人头痛,最令人伤神的莫过于资金短缺,四处化缘不但全靠一张嘴,也全仰仗一双腿,这位走街串巷、走村串户、走城串乡节衣缩食、风餐露宿的苦行僧,不但感动了佛祖,也感动了广大信众善士。有一位80多岁的老信众,虔心修佛,义无反顾将自己一生一分一厘积攒下来5万元现金(包括元票、角票;甚至硬币)全部捐给圣安寺重建,自己则到垃圾箱去捡破烂,甚至到菜市场捡摊主丢弃的菜帮子吃。这些场景令怀梵法师悲然、怆然,非常感念。

圣安寺重建的第一期工程所投资的五千余万元,都是怀梵法师5元、8元、10元,一个个、一处处化缘募集而来。当然,重建驶入快车道时,甘肃盛达集团公司赵满堂先生独家捐赠了南院。占地十余亩的南院,都是按甘肃盛达集团的捐建所求,第一重殿叫兜率殿,据佛经说弥勒菩萨在成佛前,就在兜率殿讲经说法,期待以后降生人间成佛。第二重殿是如来殿,里面供奉三尊如来,既释迦如来、妙色身如来、多宝来如来。如来殿的两边是十八罗汉殿,南院供奉的全是铜佛、铜菩萨、铜罗汉、造价不凡。如来就是“佛”、“大觉者”的意思,三尊如来代表智慧、力量、财富。(佛教层级细分为佛(如来)、菩萨、罗汉、声闻、帝释、比丘(和尚250戒律)沙弥(小和尚十戒)居士(俗家弟子五戒)。
圣安寺的重建除了募化和众多香客、居士、企业家捐赠外,还得到了许多省市领导的大力支持。张昌平、于来山、李微微,李贻衡、唐之享、龚建明、易炼红、黄兰香、盛荣华、王一鸥、李爱武、陈爱林、郭光文、余爱国、白尊贤、李劲夫、张治雄、罗美安、隋国庆、宋爱华、刘力群、程谦逊、刘泗元、高碧云、周爱芳、刘罗英都先后莅临圣安寺视察指导工作,并给予多方关照。
近三十年来,在怀梵大师的艰辛努力下,艰苦奋斗下,坚毅前行中,已建成占地面积一千余亩,暨全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寺院。现在的圣安寺,依山傍水,雄踞楞伽山,气势磅礴,殿宇巍峨,金碧辉煌,飞檐斗角,雕梁画栋,琉璃重光,山门五进,佛塔生辉,晨钟暮鼓,紫气氤氲,这正是: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朝朝暮暮。不愧为岳阳4A级景区的一张靓丽名片。

怀梵大师在宝昙长老引领下,重建了岳阳圣安寺,并再现了大唐盛世时期的圣安寺辉煌。甚至有过之而不及,至少是现在的岳阳塔,既万佛塔和圣安寺南院,包括洞庭大佛在当时是没有的。还有“新岳阳楼”既在佛殿右边建造的(岳阳阁、观音阁)里面供奉着不同的观音菩萨像。站在“新岳阳楼”上,正前方俯视着波光粼粼的只此南湖,往左可远眺烟波浩淼的天下洞庭,千古江湖历史文化省城岳阳也尽收眼底。
怀梵大师的功劳、功勋还不仅如此,在另一恩师,——湖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圣辉大师的指导和支持下,还重修、扩建兴建了湖南的另几处名刹。
1999年至今,恢复新建了湖南张家界普光禅寺。普光禅寺座落在张家界永定区城东,前仰天门山,后靠栖德山。普光禅寺始建于明永乐11年,既公元1413年,比北京故宫,武当山金殿,峨眉山仙峰寺和报国寺都早。普光禅寺建成后一大片古建筑群或毁于兵燹,或灭于火灾,或损于无知破坏。1733年协镇史城重修。寺有白羊石,雍简建寺时,见白羊满山,逐之入土,掘之见石,其下有窖金,逐发之,以金修寺,寺成入奏,敕名“普光寺”均系皇上赐(命)名。这是怀梵大师的又一帝缘。怀梵大师住持恢复新建后,于2003年在省市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关心下,普光禅寺恢复佛教道场,怀梵大师当任寺院住持,至今已有二十年。

1999年至今,恢复重建了湖南张家界天门山寺。天门山寺海拔1518米,地势险要,山壑纵横、壁立万仞、云雾缭绕、气象万千。元朝著名诗人张兑曾这样赞叹“天门洞开云气通,江东峨眉皆下风”。天门山寺始建于唐代,鼎盛时期,湘鄂川渝黔边境十多个县的数百万信徒络绎不绝,像朝觐一样到天门山礼佛,顶礼膜拜。但至民国时期,天门山寺被荒废,仅存观音殿,祖师殿两进瓦房和一座七级浮屠。
1999年由怀梵大师领街重建天门山寺,在“曲道通天”即九十九道弯,落差1300米的崎岖道路上,一砖一瓦。一料一石,正是凭借着坚定的意志,执着的理念运上去的。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战。终于竣工完成,现在的天门山寺,在蓝天白云照耀下,在山峦绿树掩映中,或红墙绿瓦,或红墙黄瓦,朱漆彩绘,古色古香。我两次去都是年底,乘坐长达7455米的高空索道缆车,因刚下了一场雪,一落地只见满山白雪皑皑,山体、树木、植被全被冰雪雾淞覆盖,好一派晶莹剔透,琳琅满目的冰雪世界,满眼流淌都是唯美的画卷。怀梵大师非常感慨地说:“承天地之灵气,接山水之精华,佛祖舍利给众生带来庇佑,也使天门奇景结无上佛缘。”正是怀梵大师一心向佛,无我忘我的奉献精神,使天门山寺这座千年古刹盛世重见。2010年天门山寺被评为“国家级和谐寺院”,怀梵大师也被评为“全国宗教先进人物”。
2000年至今,恢复重建了湖南湘阴县南泉寺。北宋绍兴年间,普庵禅师于湖南长沙沩山密印寺求取禅法,得法后游访湘阴。见湘阴南泉临湘江,接洞庭,水天一色,白鹭翔飞,渔帆点点,风光旖旎,好一处修行宝地。发愿建寺初时,因南泉山树木葱茏,茂林修竹,宛如佛祖释迦牟尼当年于双林涅槃之圣林,故名双林寺。建成后,普庵祖师于寺南凿井得泉,泉水甘冽,饮者百病可除,谓之神泉,求者甚多,寺因泉兴,泉以寺名,普庵祖师顺应天意,逐改名为南泉寺。湘阴南泉寺,自宋代出现灵僧灵泉后,天下佛子,无不称叹,无不敬仰。时世沧桑,兴度自然,到1930年只剩大殿一进,1952年湘阴因修中学把所剩大殿也拆了,千年古刹,终成废墟。2003年因缘具足,万事俱备,湘阴县委县政府无偿划地300亩给佛教团体。2006年在湘阴县佛教协会,及湘阴广大佛教信徒的礼请下,由怀梵大师担当起南泉寺的恢复重建工作,并担任新中国成立后南泉寺的首任方丈。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现在的南泉寺,殿宇巍峨,金碧辉煌,碧水环绕,林木参天,更有南泉古井,千年不竭,天赐神韵,佛光再现,古刹重光,香客纷至。一个距长株潭不远的3A景区网红打卡地,屹立在湘江尽头。
2014年至今,重修扩建岳阳南湖龙兴寺,并任住持。风光秀丽的大美南湖,诗意南湖,只此南湖,可是个有故事的地方。历朝历代都盛传“一龙赶九龟,九龟赶一癫,秦始皇赶山填湖,方尚书苦修三眼桥、吕仙亭赠丹救老松,灉山湖寺拜佛吟诗赋”。“灉山湖寺”实指龙兴寺。
龙兴寺初名“圆通寺”,湖南省十大最早寺院之一,相传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公元502-公元549)年间。比圣安寺早了近两百年。
唐武周时期,改名大云寺。武则天称帝时有沙门法明等10人进《大运经疏》,内称有一女身为佛之传世,当代唐为天子,今神皇是也。武后大悦,令将此经颁行天下。神龙元年(705年)武后病卧,其子中宗宣布复位,再造唐室后,命各地造中兴寺为国行道,大云寺逐改中兴寺。到神龙三年忌用中兴一语,又诰后天下,把以前诸州所立的中兴寺,一律改为龙兴寺。玄宗开元26年(738年)再度宣布“敕天下诸郡立龙兴、开元二寺”。岳阳市佛协南湖新区龙兴寺之名,从此固定下来,千年没有改变,且这又是怀梵大师的帝缘。
唐时,龙兴寺名满天下,时为宰相后被贬为岳州刺史的张说,(岳阳楼的命名也是其以李白的一首诗中考证后正式确认)在禅游《龙兴寺》时写下《灉湖(龙兴)山寺》的妙诗佳句:
空山寂历道心生,虚谷迢遥野鸟声。
禅室从来尘外赏,香台岂是世中情。
云间东岭千寻出,树里南湖一片明。
若使巢由知此意,不将萝薜易簪缨。
诗仙李白,对岳阳情有独钟,先后六次踏上岳阳这块圣境,流连忘返。德宗时,晚年的李白第六次到岳阳,在龙兴寺礼佛,并写下诗情玄妙,禅意十分,风流潇洒的名诗《与贾至舍人于龙兴寺剪落梧桐枝望?湖》
剪落青梧枝,湖坐可窥。
雨洗秋山净,林光澹碧滋。
水闲明镜转,云绕画屏移。
千古风流事,名贤共此时。
1994年,岳阳市佛教协会征地50亩,重建龙兴寺,1999年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怀梵大和尚任住持,并投入数百万元,建造古刹基础建设,目前寺院三通一平,佛堂建设,朴素、典雅、庄严。但各种因缘不俱足,与大唐文化重建龙兴寺不相适宜。适逢盛世,国泰民安,恰值我省推进文旅大好因缘,在岳阳市南湖新区党委,政府的关心下,即将拟定重修古刹唐代文化盛事,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华民族复兴的脚步快速进行,龙兴寺也会以全新的面貌展现于公众视野。

说到怀梵大师的功劳、功勋、功德,除了重修扩建五大名刹外,这些年,怀梵大师亲赴湘西、湘潭、岳阳等地布施,在扶贫帮困上捐款百余万元,并在印度洋海啸,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率先捐款50万元。
在助学助残助困方面,引进资金百万元,兴建了多所希望小学。多年来募化资金达3000万元,精准扶贫、抗击疫情、修桥修路,看望孤寡老人,帮扶残疾人,普渡众生,利济桑梓。
怀梵大师有句口头禅: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了解佛教文化。中国的国学文化博大精深,但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赵士林的话说,概括起来就六个字,即儒、道、禅、墨、法、兵。以儒做人,以道养生,以禅清心,以墨为责,以法为基,以兵入市。
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馆长李焯芬说: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从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认为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需要重新审视并践行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特别是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教,从而让现代人生活的更有智慧,更称意,更自在。
国学大师饶宗颐说:《心经》可以打通你的国学任督二脉,在科技发达,社会巨变的时代,如何不使人沦为物质的俘虏,如何走出价值观的迷离,求索古人的智慧,应能收获不少有益的启示。他还说二十一世纪是我们国家踏上文艺复兴的新时代,中华文明层次展露了兴盛的端倪。我们既要开放心胸,也要反求诸己。才能在文化有一番“大作为”。
是的,现在许多人很浮躁,静不下心来,喜欢中国文化,都无法将碎片化知识串成一个脉络,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智识。
台湾学者薛仁贵说:“中国学问最大的能耐是让一个不安稳的人变得安稳,一个不自在的人变得自在”。
怀梵大师经常劝导礼佛的人要尊崇《心经》。他说《心经》看起来很深奥、晦涩。难懂,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深奥的道理明白化,就能诠释一切。就如南京大学教授净因法师讲唐僧和孙悟空:对比孙悟空取经前后的差异,解释了“有我”与“无我”,人生状态的区别。把深奥的佛学解释清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所幸净因法师做到了,他能用一个巧妙的比喻解释清楚了一个什么叫作“忘我”,如同把自己看作是一块盐,放入水中后,盐不是没有了,而是融于水中。
这就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所以说怀梵大师的功劳功勋不仅是筑庙堂,济苍生,更大的功德是在教化众生,和睦宽容,行善止恶,除去妄心,提升素养,净善文明,和谐美好。
这正是:一山一寺一灵僧,
一江一湖道行深,
一心一意兴佛教,
一念南无梵音升。
作者简介
凌宪德,男,原在中石化长岭炼化有限责任公司公安处工作,后任公司综治办主任兼保卫处处长,高级政工师(副教授)。现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散文家协会会员,编辑有《口碑》《游记》《钩沉》等15部著作(自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