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山印象
文/楚雄
位于张坪的杨鲁跳花山,一直是我心中的苗族圣山。从知事起,每年的花山节,我都必须前往。老家离花山有四五里路,节日那天,邀约几个同村的同龄伙伴,一大早就匆匆的赶到花山上。儿时上花山,主要不是去看跳花,目的有两个,一是看热闹,二是放鞭炮。人山人海,谁也不认识谁,无需给谁打招呼,只需站在高处一览山下的人群,再随手点燃一两个鞭炮往无人的地方扔下去,快乐油然而生,心里甚是满足。之后找块草坪坐下,爵上几节甘蔗,散场时吃上一碗香辣的凉粉,就算是去看跳花了。更令我感到惊奇的是邻村的老大爷用独轮车推着两个比我还小的小妹妹,沿着山路去赶花山,一路上那“嘎,嘎”的车轮声,让人难以忘怀。
上高中时,内心开始有一丝丝情爱的萌动,节日那天,要么邀约村里的几个年轻人一起上花山,要么独自一人上花山。儿时的把戏不再玩耍,目光老定格在那些双双对对上山的情侣身上,心里有一种十分羡慕的感觉。有时还不由自主的朝着个别好看的女孩多瞟几眼,心中像是在期盼着什么。身子朝拥挤的人群涌去,站在舞台边上欣赏那欢快的芦笙舞蹈,聆听那悦耳的银铃之声。在拥挤的人群中,有时会遇上几个老表姊妹,相互寒暄招呼,甚至邀请到家小歇一晚。那些年,花山节期间,热闹的场景除了花山上,还有花山脚下苗家村寨里的家家户户。因为花山节持续三天,远处的亲友只好歇下。我家的亲戚自然不少,有大嫂家的姨妈姊妹,有我自己的老表兄弟等等。从村头到寨尾,基本上都能听到划拳喝酒和欢快的芦笙声音,门缝里透出的是真诚和纯情,满屋子洋溢着祖辈高清的情分。族人们完全的沉侵在节日的欢乐海洋,直至深夜,甚至通宵。
参加工作后,我已是正儿八经的年轻人,上花山的目的很明白,一是希望在花山上相中自己心目中的对象,二是希望遇上自家亲戚,打探有没有合适的女孩可以作为对象考虑,然后等二月初上门提亲。那些年,交通和通讯不发达,村寨的酒宴也少,亲戚之间很难遇上,所以,节日场合是最好的沟通时机。我站在花山上,看着那来来往往的人群,总想看到自己熟悉的女孩和亲戚。很久很久,我虽然有些失望,但心里一直期盼,因为这是一种民族情结。我不会吹奏芦笙,不是一个舞者,但心中总有芦笙的乐韵,一直把它当着天籁之音融入自己的血液。为了找对象,花山散场时,专门买上几棵甘蔗,厚着脸随亲戚去歇上一夜。
成家后,我们一家住到了城里。城里虽然有些异样,但每年的花山节始终梦莹般的牵挂着我。吃罢早饭,我依然携家带口如期赶到花山上,希望也把这种花山情结从小刻在孩子们脑海。我带着孩子奋力爬到山顶,在舞场转了几圈,欣赏每年都在变新的盛装花样和动作花样,不时还用相机拍下一些新奇画面,然后下到人群集散地方,给孩子弄些小吃,与多位亲戚朋友话话家常。我想,花山是苗家的圣山,不要求每个上山的人非要舞蹈。上花山是一份情,是一种爱的牵挂,一种文化的传承。去了,本身就是拥戴,上花山的人就是舞者。族人们从几千年一直舞过来,舞出了族人的兴旺发达,舞出了族人的幸福安康。
近几年,我是很少上花山了,但到了花山节的日子,心总是有些激动,无奈,只好请孩子们从山上发回一些视频或者图片,以慰籍心中的挂念。有道是,春节回老家,见不到成群结伙的亲友入住,往日那欢喜的划拳喝酒场面以及昼夜欢快的芦笙吹奏一去不返,我心里有些难受。交通和通讯发达了,人之间的空间距离短了,情感距离却长了。曲终人散,各自回到自家,花山节文化就这样被进化。
我崇拜祖先,他们是真正的英雄,创立了跳花活动,无形的把族人们一聚就是几千年。我崇拜杨鲁山,它永远是我心中的圣山!
作者简介:
楚雄,原名:杨开斌,贵州省安顺市人,一九六五年十月出生,苗族。一九八八年毕业于原安顺师专物理专业,二零零三年毕业于贵州省委党校脱产经济学研究生班。做过教师,下过海,做过生意。现为乡镇工作人员。自幼酷爱文学。喜爱诗歌,散文,创作过小说。其中,政论、散文,新闻稿等常发表于《安顺日报》《贵州民族报》。
本人信奉:一个文学家是半个思想家。
协办单位:《芙蓉国文汇》、《品诗》
主编:陈智鹏 (萧逸帆)
副主编:应永
编辑:安瑞刚 王建雄 胡拮 心森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第九卷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