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姐瘦了
文/李永明
“李姐瘦了”,同事们都这样评价着李姐。李姐过去身材微胖,人到中年胖一点也很正常,但李姐消瘦了一大圈,白皙的面容也显得素黑一些,这个变化只有办公室的汪主任最清楚。
李姐是办公室一位年长的大姐,长相甜美,大眼睛柳叶眉,时尚漂亮,对人对事一碗一勺子的。扶贫工作开始后,办公室要抽调一名同志去农村蹲点扶贫,办公室汪主任考虑李姐工作热情高,会说话、办事利落,有一定的农村工作经验,决定让李姐去担当此任,李姐的母亲年事已高,老寒腿病犯了,行动不便,需要有人照料。李姐的弟弟孩子幼小,弟弟在偏远的乡镇工作往返不方便,弟媳要照顾孩子又要照顾母亲,有些吃不消了,嘴里牢骚满篇。照料的事情落到了李姐的身上,汪主任和她谈话时,她也有不去的理由,但她考虑办公室年轻人多,对农村经验不熟悉,扶贫工作不能马虎,她狠狠心跺跺脚,愉快地答应了主任的安排。
李姐包抓的村子,山大人稀,交通不便,村子里的自然经济薄弱,是一个屙屎不长蛆的地方,这里的贫困户更加贫困落后,她和第一书记挨家挨户进行走访,摸清了底子,寻找脱贫致富的切入点,晚上村子里寂静无声,月亮挂在树梢上,农村的夜晚只有狗犬声,打破宁静夜晚,泥土的清香四处飘散,李姐在村部里制定着脱贫的宏伟蓝图,晚上睡的都很迟。
白天李姐不辞劳苦的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她包抓了三户贫困户,每天都和贫困户见面,含辛茹苦,这三户条件差的可怜,刘长福家里贫困潦倒,他唯一的儿子在外打工,长时间杳无音信,生死未卜。可怜的老人和老伴相依为命,住着两间简陋的石板房过日子,过去生活依靠村子里吃低保救济,老人耋耄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李姐看到这一切后心里困巴巴的,她主动给老人购买了十只鸡仔,让老人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并发动他的亲戚朋友给老人送去了几大捆旧的衣物,还有米面油,让老人一家生活有保障。李姐帮扶的第二家马大婶是个回民,性格倔强,生活上独来独往,被村民誉为“独活虫”,马大婶性格暴躁,得理不饶人,他的老伴儿以宰杀牛羊为生,女儿外嫁,儿子给他当帮手,这些年村子里贫穷,山旮沓不长草,养牛养羊的很稀少,日子过得不景气,李姐和马大婶拉起了家常,马大婶竟当面对李姐说“你们是来走过程的,能给我们帮上啥忙,不要来打扰我们的生活了”,李姐吃了闭门羹,并没有泄气,一天晚上,李姐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手里拎了两瓶好酒有走到了马二婶家里。
“马大婶、马大爷”我是来看你们的,马大婶勉强开了门让李姐进了屋,“黑天半夜的你来干啥”?李姐说我是来帮你们扶贫的,你们家里的条件我一清二楚,马大爷的手艺在这一代很有名气,我要给马大爷找一些生意做做,听着这话,马大爷噌的一声从里屋跑了出来,说:“你能给我介绍啥生意”?李姐说我东关的亲戚也有宰杀牛羊的,他们每年在外购进不少的牛羊回来,生意做得很活泛,春节期间牛羊销售火爆,宰杀的手艺人很缺,马大婶见李姐说的话对路,便不屑一顾的多看了李姐几眼。李姐说到做到,每周让马大爷到东关亲戚家去宰羊,马大爷家的生活一下子有了保障,马大婶对李姐竖起了大拇指,经常找李姐说家长里短。
李姐包抓的第三户叫单林福家,老单被李姐大5岁,全家四口人,老单会木匠,经常在上村紧邻给人家做木匠活路,老伴会做一手好菜,村子里的红白喜事都离不开她,老单唯一的儿子是个傻子,据听说小时候发高烧,老单一家不太注意,没有及时治疗,导致落了残疾。当提起了这些旧事时,老单的妻子当着李姐的面嘤嘤的哭了起来,老单一家条件稍好些,李姐经常在老单家里走动,说些暖心窝的话儿,开导着老单一家,时间长了,老单的妻子心里十分喜欢李姐,有什么话语都跟李姐诉说,经常接李姐到家里吃些农家饭,李姐从心里要为老单帮点忙,她的高中同学大学毕业后,在省城一家大医院当主治大夫,对一些残疾病人有独到的疗法,她把老单孩子的基本情况告诉了老同学,不长时间,老同学来电告诉她,让把孩子领到省城进行诊断,从省城回来后,老单的儿子按期服用李姐同学的药方,竟奇迹般的有了好转,老单一家高兴万分,他们从心里感激着李姐,李姐的同学告诉她,坚持服用一年时间,老单的傻儿子会开口说话的。
这三户贫困户是李姐心里的心头肉,她忙前忙后,很少回家,吃住在村部,母亲在家里埋怨着她,弟弟和弟媳也对她发着牢骚。她好不容易回了一趟家,给老母亲捎带着土鸡和土鸡蛋,老娘看着她消瘦的样子,心疼万分,愁绪烟消云散“闺女你瘦了”,她弟媳也心疼姐姐,赶忙去给做好吃好喝的,让她补补身子。李姐偶尔回到办公室,同事们见到她说你为脱贫变瘦了,但也变美了,李姐心里也暖洋洋的,为了扶贫瘦了也值得。
作者简介:
李永明,系陕西省作协会员、散文学会会员、安康市作协会员、汉滨区作协理事、汉江文艺签约作家、散文集《润水》由省旅游出版社发行。
协办单位:《芙蓉国文汇》、《品诗》
主编:陈智鹏 (萧逸帆)
副主编:应永
编辑:安瑞刚 王建雄 胡拮 心森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第九卷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