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相连,桥相通
文/赵颖
孙涛是土生土长的黑河人,大学毕业后主动回到家乡工作,支持边疆建设,成为长发村最年轻的“村官”。当初孙涛决定回村工作时,父母一百个不情愿,他们觉得儿子是重点大学毕业生,如果回村工作,乡亲们很难理解孙涛所做出的牺牲,会觉得孙涛是在外边混不下去了才回来。父母说受不了村民们的风言风语,老脸都会丢尽的。但孙涛主意已定,父母也无可奈何。
新官上任三把火,孙涛刚上任就接到重要任务,配合中俄黑龙江大桥项目办做好村民征地补偿工作。自1988年,中俄两国政府共同动议建设黑龙江大桥以来,前后酝酿28年,建成黑龙江大桥是几代人的心愿,自己要克服一切困难配合大桥建设。
孙涛心想,大桥建设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也牵扯到百姓的切身利益,自己工作一定要精益求精,不能出现一点纰漏。孙涛把涉及到征地的59户村民基本情况都列成表格,对照大桥项目办的补偿政策一一核算。
孙涛的父母、亲戚都是长发村的原著居民,首先要做好亲属的工作,才能堵住乡亲们的悠悠众口。父母最心疼自己的儿子,知道孙涛手捧烫手的山芋,二老没等儿子开口,征地方案出来第二天就到项目办签字了。亲戚的工作虽然难做些,但孙涛把大桥建设的利弊、各家的既得利益讲得明明白白,他们即便心里不愿意,碍于情面也都把字签了。
乡亲们看到孙涛以身作则,动员自己的全部亲戚签字,也都无话可说,陆陆续续地到村支部签字。不动声色间,完成了52户村民的征地工作,剩下的7户属于老大难。
孙涛看见7户名单中杨二婶家赫然在列。杨二婶的丈夫去世早,三十几岁时就一个人拉扯三个孩子,日子过得特别难。村里有低保的好政策,乡亲们都主动让给杨二婶;遇到村里出义务工,杨二婶不是推脱生病就是家里有事,等出工的人前脚出发,她后脚就扛着锄头去铲自己的田地。村民虽然善良,时间久了,也会有微词。杨二婶每年春天早早种下玉米,像伺弄孩子似的精心打理,她那片玉米是全村长势最好的,早早抽穗、灌浆,成熟期几乎要提前一个月。杨二婶的玉米地是全村的禁地,她不错眼珠地守着,玉米收获时都不肯让自己的孩子尝尝鲜,全部拿到集市上卖。
令孙涛耿耿于怀的是小时候的一桩旧事,那年11岁的孙涛和一群玩伴打赌谁敢去杨二婶的玉米地里掰10棒玉米。孙涛年龄小,虽对杨二婶的做派有所耳闻,但禁不住大家的怂恿。孙涛放了三天风,掌握杨二婶的作息规律后伺机作案。孙涛黄昏时就在杨二婶的玉米地附近潜伏,好不容易挨到她回家,趁着夜色钻进玉米地,胆战心惊地掰了10棒玉米,跑出去没多远就撞上折返回来的杨二婶。杨二婶大喊:“小兔崽子,这几天没事你就在我家玉米地附近晃悠,原来打的是这个算盘!”孙涛第一次做坏事,心里更慌了,扔下玉米撒腿就跑。杨二婶在后面穷追不舍,慌乱中孙涛掉进臭水沟里。杨二婶不依不饶地把事情告诉了孙涛父母,泥猴似的孙涛回到家后第一次挨打。孙父一边用柳条抽打孙涛,一边忿忿不平地说:“小孩子不学好,知道去偷东西了,你杨二婶寡妇失业的养着三个孩子,用卖青玉米的钱供孩子上学,她的玉米你都忍心偷?”有了这次教训,孙涛以后在村里见到杨二婶都绕道走,也落下了后遗症,一提到杨二婶就打怵。
孙涛对最后的7户村民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打算把杨二婶这块最难啃的骨头放在最后。孙涛开始厚着脸皮挨家挨户地宣传征地政策,和大家展望大桥建成后的美好前景。轮番作战一个月,任凭孙涛嘴皮磨破、好话说尽,6户村民无动于衷,没有一点松动的迹象。
距离征地结束的最后期限只有一个星期了,孙涛急得坐立不安。这时候又得到一个消息,简直是晴天霹雳,听说一直没在村里露面的杨二婶最近家里双喜临门,留在北京工作的大儿子要结婚买房,小女儿又考上研究生。村里人议论纷纷,杨二婶按兵不动这么久,这回一定会狮子大开口,拿不到满意的征地赔偿是不会签字的。
孙涛辗转反侧一晚上,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征地工作进入倒计时,只剩下6天,孙涛只能硬着头皮去找杨二婶。在杨二婶家敞开的大门前,孙涛转了半个多小时,也没有勇气进去。孙涛想转身回村支部,恰巧看到杨二婶出来晾衣服,尴尬地站在原地,大脑一片空白。多年不见,杨二婶虽然年纪大了,但不再是那幅愁眉苦脸的苦瓜相,正是应了那句“人逢喜事精神爽”。杨二婶主动打招呼:“这不是老孙家的二小子吗?站在那干什么呢?”孙涛心里一下子没了底气,打了无数遍草稿的话不知从何说起。杨二婶看着孙涛满脸通红的样子,说“孩子,有事进屋说吧!”孙涛打量着杨二婶干净整洁的小家,说明了来意。杨二婶爽朗地笑道:“征地的事我早就知道了,正刚上丫头毕业,非给我买了一张票去参加她的毕业典礼,让我看看她生活四年的大学!我是昨晚才到家,打算收拾完就去村支部呢!刚巧你就来了!”孙涛试探地询问杨二婶是否满意补偿政策,杨二婶认真地说:“征地政策都是一样的,那么多乡亲都签字,我有啥不满意?二小子,不瞒你说,前些年二婶是真穷啊,我要填饱四张嘴,还要供三个孩子上学,一分钱恨不得掰两半花。现在的日子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虽然花钱的地方多,但我们赚得也多了。三个孩子都长大成人,儿孙自有儿孙福,以后的路就靠他们自己走了!孩子们也都给我打电话说建大桥是造福百姓的大事,咱家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不能拖父老乡亲的后腿、不能拖黑河人民的后腿!再说了,在你们孩子眼里我思想就那么落后?”孙涛不好意思地说: “杨二婶,咱们不提旧事了!您思想一点都不落后,是我思想太狭隘,把简单的事情想复杂了。”杨二婶接着说:“我还想和你打听个事呢,怎么办护照啊,我想等大桥通车时去对岸看看呢!”孙涛喜出望外地说:“杨二婶,您办护照的事包在我身上了,到时我带着您去办理,大桥通车时咱们坐上第一班去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的客车到对岸好好看看,做历史的见证者!”
杨二婶自觉自愿签字的消息不胫而走,另外6户村民当天下午也到村支部爽快地签字,长发村如期完成大桥建设征地工作,中俄黑龙江大桥于2016年12月24日开工建设。
协办单位:《芙蓉国文汇》、《品诗》
主编:陈智鹏 (萧逸帆)
副主编:应永
编辑:安瑞刚 王建雄 胡拮 心森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第九卷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