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女士已为展览题写展标“翰墨传家”
“三陈”——让书法艺术成为生活的在场性力量
作者:周庆荣
朗诵:罗兰
与蜚声天下的“三苏”相比,我眼中的“三陈”可能显得平凡。然“三苏”属于往事中的伟岸,他们确实是我叩问历史时敬重的榜样。我这里所说的“三陈”,多年来一直在我的生活与友谊中生动。
凤桐先生是我的长辈,亦是我在连云港工作时的同事。他素以隶、行见长,大半个世纪以来,他把质朴、宽厚与人性的温度内置在书法艺术中。宣纸上呈现的是书家从幽深的中华文明一路走来的持续的努力,至今,依然在风尘仆仆。观他的书法、品他的为人,觉得人生中有一种书法与自身之外的一切力量是可以互相鼓舞的。
陈迅,子承父业之典范。年幼时其父凤桐先生乃是他全部的纪律,临帖,再临帖。与他初识时,觉得此君敦厚而略显木纳。可一旦他握笔蘸墨,笔端的文字就让他露出真面目:可以恭敬,但更要飘逸。是的,他以魏碑的训练去表达对传统的恭敬,以行草去证明自己对自由精神的心仪。人生,把字写得总是拘谨、总是很苦的人,最终会写丢自己。当现实主义让我们沉重,洒脱、浪漫,或许是正确的处方。陈迅的草书我见过很多,我是外行,但就是喜欢。因为,一个真正的书家,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态度。
陈翰婴是陈迅之子,凤桐先生之孙。他在襁褓中闻到的除了乳香,便是墨香。他从爷爷和父亲那里幼年时就学会了一边拿筷子,一边拿住毛笔。祖孙三代里面,他是最幸运的。他受到的系统教育最为完整,因而能够让他将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置放到整个人类的文明中进行观照。他在读大学时就悟出一个道理:书法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书法本身。所以,我从他的书法中看到了现代性和思想性。精神的脉象和个体存在感的觉醒,使他的书法有了一种平行于现实生活的在场意义。生活的坚硬和笔端的温柔和解,如果遇到沉重,不妨让字迹飘逸飞扬。

“三陈”以书法立身,一撇一捺地把“人”字写正、写美。他们坚持不懈用“白纸黑字”与平凡的生活订立契约:每一个汉字都有其丰富的内涵,虔诚地写好,它们便是生活中意味深长的力量。
2022年11月28日凌晨 北京

老风:本名周庆荣,苏北响水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散文诗集《有理想的人》《有远方的人》《有温度的人》等。获《诗潮》2014年度诗歌金奖、《芳草》第四届汉语诗歌双年奖、《星星》第二届散文诗大奖、第七届冰心散文奖等。《星星•散文诗》名誉主编、《诗潮》编委。

罗兰:从事多年语言艺术教育及研究,大型活动策划人,培养的学生在国际国内比赛中成绩优异,荣获语言类“国际优秀导师”奖。微信公众平台【罗兰之声】【夜听罗兰】创建人。荔枝罗兰之声FM1264639,触电新闻【罗韵兰馨】
罗兰之声 原始ID: gh_239d57d45a85
夜听罗兰 原始ID: gh_de9fbeae4c9f
罗兰之声荔枝FM1264639
触电新闻网:罗韵兰馨
邮箱:19133893@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