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所民办学校姓“铁”
原创 | 孙建军

卿光亚
1992年9月18日,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所民办学校——光亚学校,在成都都江堰胥家镇高桥村隆重开学。这在当时整齐划一波澜不兴的教育领域,犹如一枝出墙红杏,立即惊艳了杏坛,震惊了世界,引来众多媒体围观。全国政协受国务院和李鹏总理委托,派出由五名教育专家组成的视察团,专题考察这枝“出墙红杏”。向来敏感的美国华盛顿邮报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惊呼“中国有了私立学校”,并滚动播出对学校的电话采访……
三十春秋,弹指挥间。当年的这枝出墙红杏,如今已玉树临风,芳香四溢。这所占地138亩,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的全日制寄宿学校,有了从幼教到高中的完整教学体系。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师资雄厚,管理规范,成为名闻遐迩的优质名牌学校。
光亚学校的创始人卿光亚,这位从铁道兵走出的校长,如今已是教育大咖,川中名人。拥有四川省政协常委、全国民办教育联谊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对外友协常务理事、四川黄埔同学会后代联谊会副会长、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副会长等众多耀眼光环。但谈起当年创建学校的酸甜苦辣,卿光亚仍情不自禁,感慨良多。
首创民校 筚路蓝缕
1992年,卿光亚的大儿子要上小学。为给儿子找一所好校,他几乎跑遍了成都的学校。然而当时的管理体制和应试教育模式,令他失望。“天资平平”的儿子到了这样的学校能有好结果?“应试教育的路越走越窄,我就不服气,想弄宽一点”。军人世家出生和铁道兵的经历,给了他不甘平庸,要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过人胆量,他要为儿子、为众多孩子创建一所姓“铁”的“好学校”。
他来到四川省文化厅,对领导说“我要辞职”。那可是他干了11年,并取得不俗成绩,做到艺术科科长的地方。1972年,卿光亚入伍铁道兵,到三师十三团宣传队担任小提琴演奏员。退伍后考入四川省川剧团,因业绩突出,调省文化厅任专职导演。他主持创作导演的《三星堆发现、发掘》《僰人悬棺》《陈麻婆豆腐》《康熙上峨眉》等电视片和《天台飞侠》《日月乾坤刀》等电视剧,纷纷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大奖。事业风生水起,如日中天,他却毅然辞职,要去追逐“好学校,好校长”的教育梦想。

1992年,神州大地虽已东方风来满眼春,但要建一所私立学校,谈何容易。国家没有红头文件,教育部门没有人敢表态支持。但卿光亚不肯轻易放弃,他动用一切可用资源,包括家族资源,争取领导支持。(卿光亚父亲卿云灿,这位黄埔六期学员,川军名将,经历抗战期间无数著名战役。曾任国民党中央警卫部队72军中将军长。1949年被人民解放军收编进入张国华任军长的38军。1950年进军西藏,任先遣司令部高参。后任重庆市、四川省政府参事)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得到有关领导和主管部门“你们先办”的默许。虽得默许,卿光亚还是办了多年“黑学校”,一个公开的被默许的并有强烈象征意义的黑学校,直到1998年才正式取得合法地位。
为解决建校资金,卿光亚发扬武训精神,四处筹措。一些海内外亲朋故旧,得知光亚办学校,曾因贫穷落后而遭人歧视的亲身经历,使他们深知教育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的重要,因此纷纷鼎力捐助,支持光亚建校。七拼八凑,初步解决了先期投资。
在一片农田上建一座现代化学校,工程巨大。时间短,工期紧,又值盛夏,大地流火。卿光亚吃住在工地,同工友们一道卸砖石、扛水泥、催进度、查质量,风餐露宿,蚊叮虫咬,身上的旧军装磨破了好几个洞,白白胖胖的身子瘦了一圈。光亚的夫人、校长助理罗光兰女士至今谈起当年建校的艰辛,仍禁不住热泪盈眶。
民办学校,不仅是建校的皮肉之苦,更多是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的对立与碰撞。开学仅三个月,90多位家长相约来到学校,要求改变课程设置,回到公立学校教学轨道,回归应试教育。而光亚的教学大纲是先认字,后学拼音;先学英语口语,后学音标;自编自选教材,采取单元教学方法。这些教法现在不是问题,当时却被视为另类。“不规范”“与国家标准不同步”“不按时开学”等责难声不绝于耳。愤怒的家长告到市教委,捅到国家教委。国家教委明确“按国家标准方向整改”。
军人出身的卿光亚,既有攻难克险冲锋陷阵的勇敢顽强,又有迂回退却曲线进击的狡黠智慧。他承诺整改,但他的理想没有改变。卿光亚说,“我们没有倒掉,是因为我的妥协。虽然与理想有差距,但我们没有失去实现理想的阵地”。卿光亚凭其荜路蓝缕的创业精神和精明务实的过人智慧,渡过一道道难关,使光亚这只丑小鸭变成黑天鹅,一枝出墙红杏变成丰姿大树。给教育这个杏坛带来了一缕新风,注入了一股新水。
国际对标 桃李芬芳
光亚学校坚持“三个面向”办学宗旨,即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卿光亚说,“只有面向世界才能更好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对标国际成为光亚追求的特色。国际教材、国际课程、国际老师、国际标准。 从2005年开始,光亚学校开设“国际预科班”,聘请有国际学校教育经验的专家担任预科班校长和老师。预科班学生直接进入欧美等国家大学录取范围。光亚学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权为lBO(国际文凭)组织成员学校。卿光亚被美驻华大使邀请为国家访问学者,访问数十所美国学校。受时任总统克林顿夫妇邀请,访问白宫官邸,并当选为中美国际文化教育交流协会副会长。
光亚坚持“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三好学生标准,把培养“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卿光亚说,“培养健全的人是学校教育的目的”。人要有健壮身体,健康心态,健全人格,健美兴趣。“体育健康第一”,校园内建有3个篮球场,3个网球场,2个百米足球场,2个游泳池。学生每天锻炼,每天洗澡,保持干净整洁。贯彻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的思想,吃饭不挑食,水喝尽量,睡觉睡足。学习讲方法,灵活务实重实效。

光亚校训“诚实博爱勤劳勇敢”,每天早上7点早操宣誓:“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我爱光亚。我诚实博爱勤劳勇敢,我要使我的祖国更美丽,更富强”。光亚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融为一体,培养爱国爱校,勤劳勇敢,人格健全,懂得感恩,勇于面对未来挑战的学生。
三十年杏坛耕耘,收获桃李满庭芳。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走出光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尤令卿光亚欣慰的是,万名学生走向社会,他们阳光开朗健康自信,迅速成长为各行各业出色人才。1992年入学的第一批学生,16位从小学读到高中,8人被国外大学直接录取,4人获得奖学金。1人去了法国免费大学,1人考上飞行员。其余都上了国内大学。
为儿子办好学校的初衷得到回报。儿子被美国比诺伊特学院录取,并拿到全额奖学金,从只有2%的国际学生才能拿到全额奖学金中胜出,超出认为儿子“天资平平”的卿光亚的预期,更欣喜的是儿子性格阳光,平和宽厚有同情心。卿光亚去美公干,想送儿子一辆二手车作为礼物,儿子谢绝了,说“我可以打工挣钱去买”。儿子要的唯一礼物是到校门口肯德基店吃一顿肯德鸡,因他从未去过,他信守“不乱花钱”的承诺。但他又舍得花几百美金买3件校园义卖的T恤,送给爸爸妈妈和弟弟,并以此表达自己的双重爱心。
桃李不言下成蹊。在光亚建校30年之际,一批学生从海内外发来视频贺信祝福母校。一位在芝加哥大学从事新冠病毒研究的学生说,“光亚让我有了梦想。在光亚读小学二年级时,我就想当一名科学家,如今终于实现梦想。感谢母校给了我人生启航的翅膀”。一位在法国的学生说,“光亚给我爱、快乐、智慧和勇气。诚实博爱勤劳勇敢的校训是我前行力量之源”。众多学子表达了对母校的眷恋与感激,对卿光亚校长的感激,祝愿母校越来越好,祝愿光亚百年辉煌。

光亚学校2022年毕业典礼
情怀高尚 百年梦想
卿光亚热爱教育,视教育为“心中神圣”。他说“不爱教育不可能办好教育,不爱学生不可能当好校长、好老师”。他把热爱教育作为聘任老师的第一标准,他不能容忍对教育的任何亵渎。在视教育为产业,以民办公助、公办民助之名圈钱的风潮之下,他不为所动。资金再紧张也不为钱而放弃“好教育好校长”的梦想。
光亚不为钱而盲目扩张,坚持科学管理,“有限”发展。限班额,限规模,限区域,限价格。避免盲目大量招生,不开大班超大班,限制高额收费。卿光亚说,“如果超高收费,高薪招聘教师,就会把好老师都吸引过来,那对公办学校不公平。公办民办协调发展,教育才会更好”。卿光亚的胸襟气度远在一己之上。
卿光亚基础学历不高,但天资聪颖,学啥精啥。玩小提琴玩成首席,拍电视片连连获奖,当导演佳作频出。没有经过正规训练,办教育有声有色。教职工说校长过目成诵,记忆力惊人。“很少看到校长动笔,但没有任何事情被他遗漏。说话慢条斯理,出口成章。新理念新知识新点子层出不穷,古今中外经典著作中的名言故事张口即来”。其实这些看似不经意间的知识、点子,是香自苦寒来的勤奋好学,是谋而后动的智慧结晶,是眼光过人的深谋远虑。
卿光亚每逢大事有静气,定力过人。从来平平静静,面带微笑,懂得方寸之间的进退,且真诚得体。“5·12”大地震,学校距震中不到20公里。当时“房子像扇子一样扇动”,大家惊恐失措。他却搬个凳子在升旗杆底下坐着,“要让所有老师学生看到我,让他们心不慌”。一次学校失火,一队人冲进来嚷着要抓法人。校工说,那个坐在旗杆底下笑眯眯的就是法人。震后有老师说,我们的房子这么烂怎么就没震垮?他还是笑眯眯地说,“我修的是碉堡”。这种山崩于前而无惧的超常气度,是天赋?是教养?是修炼?我想大概都有吧。
一个人人生大志与人性温度往往不可兼得,卿光亚却是一个有温度的人。他说“人类主流是向善向美的。人类精神中崇高美好的部分应该世代相传”。他希望光亚的“老师是温和善良的,三步之外不要喊人,不要下意识地训人,不要粗声粗气的家长作风。对低年级学生要蹲下身子跟他们说话”。他不喜欢暴戾的文风,认为那是“受伤的病态的语言”。他对老师信任理解包容。轰动一时的“范跑跑”,因范老师微博中“地震先跑”的另类言论,引来骂声一片,卿光亚和学校也一起被骂。出于社会压力不得不解聘范老师。但卿光亚于心不忍,他说“范老师的言论是地震惊恐之下的病态语言,是地震次生灾害。对范老师不能因言治罪,地震次生灾害也是灾难,我动用这点小小的行政权是更大的灾难。他还有贫穷的母亲和嗷嗷待哺的女儿。地震活下来了就要好好活着,我希望范老师好好活下去”。一个人最耀眼的光芒不是业绩,而是品性。卿光亚胖乎乎的身躯洋溢着暖洋洋的温度。
三十而立,风华正茂。在光亚建校三十年之际,卿光亚说他心中梦想是把光亚建成比肩世界一流的百年名校。百年人生千般景,六十壮年诚可期。我相信卿光亚一定能够实现心中梦想,光亚这所姓铁的学校,一定会更加茁壮,更加辉煌。

作者孙建军,四川成都人,1972年12月入伍,加入铁道兵行列,历任战士、文书、排长、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兵改工集体转业后任中铁建西南物资公司团委书记,之后调动至省级专业文艺团体工作至退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槛外人 20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