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崂音画】音画由作者编辑
作者 敬 伟 德
1998年4月,金庸来大理访问,几十年已经过去了。斯人已去,今天,我们缅怀他,更希望他的《天龙八部》、《笑傲江湖》等武侠小说和影视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感恩金庸带来武侠
我认识金庸主要是从他的武侠小说,武侠电视连续剧开始的。时至今日,不可收拾,特别是《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雪山飞狐》、《射雕英雄传》、《鹿鼎记》等等,使我成为了金庸迷。我的感悟是:金庸塑造的“侠谱”,不仅具有武侠小说复杂的文学、文化、社会、历史内涵,同时也写出的是人世的众生相。
金庸的武侠与历史的武侠截然不同,他的作品真实、清新、开放,既有古代的历史,也有现代人的余味。他描述的故事情节,更令人荡气回肠、不知肉味,有比那些在地下深藏百年甚至千年的佳酿更醇香无比。
感恩金庸艺术创新
金庸的武侠小说,不仅故事设计优美,而且文字艺术非常新意创新,别具一格,给人以清新美的享受。如“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依碧鸳”。又特别的是金庸小说中的对联、诗词、歌赋、联句,在语言上使用白话、夹用韵文等特点。如元好问的《摸鱼儿》、岳飞的《满江红》、李白的《侠客行》等都是浑然天成,真正的鬼斧神工。
金庸小说语言是艺术创新,也是真正的“行云流水,平中见奇”。同时,通俗浅显、流畅灵活,读后令你难忘。
我的感悟:读金庸小说,在欣赏创新艺术的同时,迎面而来的是古朴、清新、苍劲,魅力无穷。
感恩金庸是“大理人”
我感恩金庸的名言:“我大概前世是大理人”。 1998年4月,我在市委办工作,金庸来大理访问时,受到了大理人民的热情接待,我有幸见面金庸先生,先生参观大理州博物馆和崇圣寺三塔,所到之处,金庸先生都受到大理人民的热烈欢迎。当时大理市政府授予了金庸先生大理市荣誉市民称号,并给金庸先生送了一把代表大理人的金钥匙。
金庸的《天龙八部》,将大理国时期的政治、历史、风土人情以武侠小说的形式精彩地展示给人们。小说中的大理,自然风光既秀丽又雄奇,带着异域的神秘色彩。滇西飞瀑一泻千丈、无量玉壁神异静谧、澜沧江水奔腾咆哮。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大理国时期有名有姓的历史真人物,如大理国时期的保定皇帝段正明、文安皇帝段正淳;《天龙八部》中的段誉,也就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段和誉,据史书记载,段和誉“削发出家于无为寺,住持事务八年,后住崇圣寺,法号广弘,终年94岁,是段氏诸帝王第一高寿。又如地名“点苍山”、“无量山”、“剑湖”等,都是实名。
在大理时金庸说,如果能早来大理,《天龙八部》可能会写得更好一些,“我没来过大理时写大理,大概前世是大理人”。可以说,一个金庸,一部《天龙八部》,一次大理行;金庸先生就把本来也很有名的大理推向更大更广阔的世界!
今天,我们缅怀金庸,仿佛看到的是:“先生面带笑容,祝愿天下苍生安好”。我双手抱拳,祝福先生天国安好!
敬伟德简介,男,汉族,大学数学系本科,理学学士。云南地方史专家,研究员,山东麒麟读书会副会长,作家联盟副主席。
曾在《人民日报》、《团结报》、《云南日报》等全国约50多家报刊发表文章数百篇,约300多万字;并有《风雨滇缅路》等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等刊物获奖。本人主要的著作有:《边陲漫记》、《滇西岁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