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的小院
文/张海青
四十多年前,父亲在村西头偏僻荒凉的山坡开基建房。因为当时开挖工具仅靠父亲的锄头母亲的锹,所以挖出的土方只够在宅基前平整出一个五六十平米的小院。历经大集体、土地承包、改革开放、乡村振兴等不同时期的发展,当年的土坯屋已升格为小楼房,那个简陋的篱笆小院早已非吴下阿蒙。
一
父亲尽管是个地道的农民,可我一直认为他只能算个业余农民。从生产队大集体开始,父亲就长年与拖拉机、打泥船等农业机械打交道。土地承包到户后,父亲更是如鱼得水般从事交道运输工作,小院也得以扩张到三百多平米。
尽管父亲对于各类车辆一直情有独钟,但也有颇有缺憾,因为经济原因,那些年父亲一直都只能开些二手车。半路抛锚、雪夜熄火让父亲尝尽了苦头。直到七十岁那年,父亲才拥有了一辆崭新的电动小汽车。奔驰在刷黑的乡间公路上,父亲在惬意之余,有时不免感叹,要是三十年前有这样的条件,那该多好呀!我知道,他大概是想起了三十年前去世的老祖父。
正因为如此,父亲对他的小汽车倍加珍惜。于是,父亲推掉小院北侧的鸭棚,说是影响了生活环境,将所有鸭子搬迁到楠竹林里圈养,在母亲的帮助下,父亲平整棚址后,自己动手设计修建了一个专用车库。父亲常常笑着说,以前开车是为了生存,现在开车是为了生活。每次开车上街,父亲总会呼朋引伴地邀上村子里那班老兄弟,共同享受这些愉悦的幸福时光。
二
记忆中,小时候对厕所的需要远远大于小院。刚开始建房时,因为宅基地是灰土岩结构,所以人工开挖甚是困难。于是,父亲农闲时节在屋后陡坡上用洋镐鸡啄米似凿出一个两平米的小平台,因为无法凿粪坑,只能放进两只粪桶,再搭上茅草棚,建成一个简易厕所。这个厕所,直到上世纪末才完成它的历史使命。
在小院规划中,父亲不仅为自己的爱车构建了车库,还对原来的旱厕也进行了彻底革命。整个地面和墙面都铺整着防滑大理石的厕所分设了蹲便器和坐便器,还安排了一个专门的沐浴间。为确保日常用水,父亲利用老井设置了一整套循环用水系统,并在厕所上面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作为农民的父亲有个特点,不论冬夏每晚总要洗个热水澡才能入睡,以前农忙时用柴禾烧洗澡水总让父亲感到不便,而今终于实现了当年“想洗就洗”的愿望。
小院的四个角落分设四盏太阳能路灯,将小村的夜晚照亮得如同白昼,以致如我每次回家不在路灯下绕着小院溜达几圈,似乎总感到对不住这锃亮的灯光。站在二楼阳台上,可以看见这种太阳能路灯不但在小村各家各户的宅基前次第开放,还沿着乡村公路一直纵深到镇区,一度成为乡镇青年男女“人约黄昏后”的好去处。
三
我一直认为热爱花卉是女性的天性,但在以食为天的母亲身上却似乎一点也看不出来。
可能是因为家大口阔的原因,母亲对于过日子总是精打细算,对小院的利用当然更是见缝插针。除了小院中间留下一块用于脱粒翻晒小麦、油菜、水稻的晒场外,周围所有边角地方都被母亲种上各种各样的农作物。也正是这些萝卜白菜、茄子辣椒填充了我们兄妹几个的胃,让我们安全渡过那些物质极度匮乏的日子。
念大学时,一次放假回家,我发现小院内那棵自己亲手裁下的香樟不见了。看我一脸不高兴的神情,母亲难为情地说,如果不是卖树换两百块钱,你上个月在学校就得饿肚子。前年,有人出价八千要收购小院里两个银杏,当我旧话重提时。母亲爽朗地笑道,现在我们不差那两个钱。
如今,喧闹褪去的老宅只剩下父母亲留守,小院再也不需要见缝插针地种蔬菜。于是,母亲根据小院里林木的稀疏和采光情况,因势利导地种上桂花、樱花、月季、海棠、合欢、吊兰、秋菊等各种绿植花卉,当然那些葡萄、猕猴桃的藤蔓更是在小院里肆意舒展。
每次,我邀请父母亲来小城安居时,母亲总是笑着说,你们文化人的梦想不就是门前建一个小院,然后再养群鸡鸭、种些花草么!现在这一切我都有了,为什么还去城里安家呢?
母亲的满足,父亲是完全赞同的。其实他不愿来小城安居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今年春,村子里在外的企业家回乡建成了为本村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免费提供中餐的幸福院。现在,父亲每天都可以如约到那里和他那班老兄弟们一起吃饭聊天,重温当年的欢声笑语。
作者简介:
张海青,湖北省大冶市教育局化学研究员,高级教师,黄石市作协会员,湖北省骨干教师。近年有约200篇散文、随笔在《中国教师报》《博爱》《新老年》《短篇小说》《教师博览》《基础教育课程研究》等媒体发表,著有《走向快乐》。参与省教研室校本教材《劳动最美》的编著工作。
协办单位:《芙蓉国文汇》、《品诗》
主编:陈智鹏 (萧逸帆)
副主编:应永
编辑:安瑞刚 王建雄 胡拮 心森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第九卷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