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胡军飞: 男 籍贯: 湖南宁远,哲学博士(PhD)。本科94年毕业于湖南大学,硕士2000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2010年9月获英国利兹大学博士学位,苏格兰VOX公司主任,旅居苏格兰,与麦克尔-威廉姆斯博士合作在苏格兰出版文集:Life story, Letters and Poems of Hope Love and Peace
愿景、博爱与和平
— 一个英国旅居者的心路历程
大家好!我是胡军飞。
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交流。今天的主题是愿景,博爱与和平,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我就想更简化一下主题,就是一个字-爱。
说起爱,就能想到家,父母之爱,我想先谈谈我的家。我的父母都出生于湖南宁远的偏僻小山村,祖辈世代务农。我母亲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她回忆说是因为家里是重点培养我舅舅,可是舅舅不争气,小学也没有毕业。父亲凭着他的努力成为家族中的第一位大学生,在我家的初期,应该是母亲崇拜父亲的。1968年,父亲从湖南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甘肃天水工作,我父母初期一直两地分居,我于1973年10月出生于宁远。直到1979年冬,母亲下决心我们家移居天水。到了天水,条件虽然艰苦,我们家团圆了。在我的成长日子里,我是很独立的。我家移居天水以后有个稳固的三角关系,我父亲怕我母亲,我怕我父亲,我母亲怕我。我们家里经常上演三国演义,每一次的争执,碰撞后,都是满满的爱。
1990年我考入父亲的母校湖南大学,父亲怕我水土不服,请了很长的假陪我适应新环境。本科毕业后,我自己找了几个接收单位,父亲给我发了封电报,要我到天水电气传动研究所工作。我又回到了天水。由于市场化原因,企业前景不明,两年后,我自己决定考研。我父母都很支持。1997年我考取了已故著名电力电子专家王兆安教授的研究生。在读研期间我第一次接触到互联网,第一次与一位美国交换生认识成为好朋友。2000年毕业后,我第一次尝试留学英国,由于各种原因失败了,我选择到深圳华为工作。2000年10月我父母去世。我带着他们的骨灰回到宁远老家,按当地风俗埋在我奶奶的墓地旁。我回到深圳后的一段时间,终日以泪洗面,公司包容我,直到今日我也极为感恩。
2003年,因为各种原因,我再次决定联系英国学校读博。12月1日我到达利兹大学准备研究工作。2004年6月被诊断为燥郁症。2005年正式开始博士研究。2010年9月7日获得哲学博士,10月25日回国,11月1日获聘东华理工大学教授,合同6年,半年中国工作,半年英国工作。2011年6月7日回英国。2012年10月移居苏格兰。2017年合伙创办Moray wellbeing hub 公司。2018年当选国立苏格兰VOX 公司主任。
正如前述,我第一次想出国是受互联网和我的美国朋友的影响,好奇心使然,想出国看看。第二次出国联系学校的时候,我还记得曼彻斯特大学的老师说:“虽然我不能提供机会给你了,但是我很希望你继续寻找机会出国了解国外的真实情况。” 我来英国快20年了,回顾这段时间,有病痛,有孤独,但是经历过后,我百炼成钢。地球已经是个小村,虽然我旅居英国,我依然关注国内事务,并做出了我的努力。只要心中有爱,走到哪里,爱国热情都不会变。
教育是为什么
大家公认的中国的教育从小就是应试教育,我小学升初中,语文和数学两门课200分,我以超过录取分数线0.25分的优异成绩被省重点中学录取。升大学我又以超过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5分的优异成绩被湖南大学录取。考硕士,我以超过录取分数线2分的优异成绩被王兆安老师收到门下。从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的受教育的过程是质疑和释疑的前进的过程,教育得当,自信心越来越强,不得当,有的人被质疑的没有自信,有的人局限于认知,坐井观天,又过度自信。我认为教育是培养有终身学习技能,通过技能的学习养成博爱的精神和负责任的态度,爱自己,爱家人,爱社区,爱社会,爱世界。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教育需要因人施教,但是成长的公民需要的最基本的素质就是爱。
医疗与社区
苏格兰的医疗体系是全免费的国立医疗组织NHS,社区有丰富的健康运动组织,我认为健康应以预防为主,医疗只是保障。我认为关乎健康的四大主题,饮食,睡眠,体育和社会关爱。
愿景,博爱与和平是什么?
愿景是明天,是动力;博爱是今天,是关心,每个人都需要爱和被爱;和平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谢谢大家!
下面的时间就留给和大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