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忘故乡秋天的原野
作者:鲁生琳
我的故乡在渭北黄土高原,故称豳,据史载是周朝的发祥地。“诗经”中的“豳风”就是故乡先民劳动时创作的民歌。我爱我的故乡,更迷恋故乡秋天的原野。
故乡的金秋是绚丽的,天高气爽,风轻云淡,立秋之后,到处都是醉人的秋景。夏天的太阳已经改变了焦灼的脾性,变得温润柔和,荒坡丶地畔丶田埂丶路边的喇叭花和野菊花争相绽放,隐身在秋田里的蛐蛐,唧唧吱吱的叫声,在为秋天抒情。知了在地边的柳树枝上,声嘶力竭地叫唤着“知了”“知了”,在告诉庄稼人秋天来了,应该“知了”。燕子好像还舍不得离开渭北高原的秋色,和蜻蜓在成熟了的庄稼地里忙碌着。无意中看到一行大雁从头顶飞过,很快变成了“人”字形,向南飞去,不多时变成了十几只移动的黑点,不由得人感嘆,渭北高原的秋天太美了!
故乡秋天的美,总是和五登丰登的年景联系着。地里的庄稼成熟了,耀人眼的红高粱,成片成片,齐刷刷的穗子,渾园凸起,露出了饱满熟透的颗粒,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透亮,闪闪发光。
高粱耐旱高产,是贫穷年代,庄家人的主粮,渭北旱原几乎家家都种高粱,大片大片的红高粱成为渭北高原的一大景观。
人们给起名“狼尾巴”的谷穗和糜子,在秋风的摇曳中频频点头。苞谷和套种的黄豆黑豆绿豆红小豆,叶子由绿变黄,很快就要收割了。要说最诱人的还是一片片的荞麦,红杆绿叶上挂满了一串串黑珍珠似的颗粒。
荞麦是农家人很喜欢的一种农作物,生长期短,小麦割了以后抪种,到霜降前后收割,由于产量低,只有土地宽广的地区适宜种植,关中平原很少种荞麦。荞麦是一种比较稀罕的食材,农村人凡是婚丧大事都离不开荞面饸饹配以豆腐哨子汤。寒冬腊月,天寒地冻,做一锅荞面连锅面,一家大小围坐在热炕头,一碗热腾腾的连锅荞面,再就着浆水菜,吃得浑身暖哄哄,面庞红嘡嘡,其乐融融。
我喜欢秋的味道,它不但体现着成熟,沉静,深邃,更孕育着丰收的喜悦。庄家人从春抪夏长到秋熟,将汗水洒在了大地上,秋天是大地给庄家人丰厚回报的季节。
菜地里的蔬菜瓜果也熟了,农家小院在暖暖的阳光下被装扮得五光十色,金灿灿的玉米粒随意摊开晾晒,房檐下挂满了一串串的红辣椒,白菜蘿卜土豆大葱堆在墙根下等待着下窖,黄豆黑豆绿豆红小豆被盛在簸箕筛子,放在太阳坡晒着。这时节母亲最忙最辛苦,她跑前跑后,忙个不停。从早忙到晚,满脸的喜悦,和左邻右舍说说笑笑,从不说一声累。
秋风是秋天的主角,秋雨总是伴着秋风,深秋濛濛的细雨,有时连下几天不见放晴,在秋风秋雨中,大地不动声色地换着服飾。草木悄悄地改变着颜色,叶子由碧绿而变黄,再由黄而变枯。临近霜降,风寒露重,秋风萧瑟,渭北高原成了碧云天,黄叶地。苞谷叶高粱叶豆叶和田坎上白杨树的叶子,随着秋风,纷纷扬扬,空中飘的,地上旋的,铺满了田野。遍地的黄叶,在秋风中贴着地面滾动,将渭北的原野装饰成一片金黄。
随着节气的变化,初冬不期而至,西风凛冽,寒气逼人,渭北高原的一片金黄,被大片大片绿茸茸的麦田替代了。一道道麦地,齐齐整整,清晨湿漉漉的露水附在麦叶上,酷似闪闪发光的珍珠。太阳露出了笑脸,雾气上升,露水下去了,人们徜徉在麦田里,呼吸着沁人心肺的空气,观测着麦苗的长势,估算着来年的收成。一些年轻小伙,如脱缰的野馬,在收割后的秋田里或草丛中,寻找和追赶野兔。一尘不染的晴空,晶亮透明一望无际的旷野,使人神清气爽,恍若仙境。
渭北高原秋天的傍晚,则是另一种景色,每当月亮升起,我总喜欢一个人漫步走出村口,站在空旷的麦场上,静静的听着秋虫唧唧的叫声,欣尝这天然的美妙的交响乐。高远明静的蓝天,浩月当空,镶嵌在夜空中的星星,不停的眨巴着亮晶晶的眼睛。草丛中的荧火虫,一闪一闪,用微光表示着自己的存在。四野寂静,偶尔能听到远处传来的犬吠声。村口潦池里的青蛙不时发出咯咯咯的叫声,给这寂静的秋夜增添了些许生机。
一年四季,岁月轮迴,年年秋去,今秋又来,人生能过多少个春夏秋冬?我从五十年代初告别故乡,来到省城读书,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再没有享受过故乡原野的秋韵。秋高气爽,天宽地阔,五谷丰登,长空雁鸣的故乡秋天的原野,只能深深的儲存在我的记忆中了。我爱我的故乡,更迷恋故乡秋天的原野。
2022.11.23日于西安
作者简介:鲁生琳,1935年生,陕西旬邑人。1961年陕西师大毕业留校,任政教系政治经济学助教。后陆续调咸阳市周陵中学、渭城区红旗公社、咸阳市委宣传部、西安市新城区委宣传部、西安市委宣传部从事教育、基层领导和宣传工作。1984-1992年担任西安市新城区委书记,1993-1996年担任西安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曾在省内外报刊发表各类作品近百篇,现已结集出版《春播秋拾》散文集等,作品感情真挚、意蕴深厚、语言隽永,深受读者喜爱。
纸刊投稿敬请点击征文链接https://m.booea.com/news/s_2767344.html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