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觉得我不太懂现在的年轻人,我们成长的背景是不一样的,我没有资格冒充长者。在我的印象里,年轻人应该是狂热的,应该是轻浮的,眼睛里应该闪烁着不靠谱的光芒,我记得我年轻的时候就是这样,我觉得这都是合理的。年轻意味着为不切实际的东西付出任何代价,而且付得起,如果年轻人被现实压得抬不起头来,我们所有人应该想想到底哪儿出了问题。”
—— 朴树于一个音乐节上


©정나혜
阿巴斯们之所以如此,根源恰恰在于他们过分在意那些毫不在意他们的人,一心想要向那些人证明,自己值得尊重。
可这种证明既无必要,也无意义,因为傲慢者所关注的只有自我,他们并没有兴趣去真正了解那些为他们所轻蔑的人。
我想,阿巴斯们应该对自己说的,不是“我不怕任何人”,而是我不欠任何人任何解释。我要将我的全部人生,投入到追寻我个人的幸福与价值之中,一分钟都不能浪费在那些无意平视我的人身上。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最后的礼物》宋佥 译 / 上海译文出版社
©Pascal Campion
一个人如果将他自己描述得很好的话,他十有八九是在撒谎,因为任何生命从内部审视只不过是一系列的失败。
©Pascal Campion
压在我身上的东西,像是一道判决,不是判决我赴死,而是判决我明白一切。
©nathan.head
越深的海底,生物越是奇形怪状。光到不了的地方,定会有超出认知的扭曲。
©Ben Aronson
成熟的标志之一是欣然接受自己可能受到多重移情影响,决意厘清思绪,使自己不必时常为难身边的人。成长的任务,是带着谦卑之心去了解我们在种种状况下可能产生的逾常冲动,更准确、更审慎地监督自己,提升判断能力,以便在应对状况时能更加公正与中立。

我们总会为自己找到一种特殊的替罪羊,从那里寻找到比自己更坏的个性。我们不考虑怎样改进自己,却在别人那里较劲;这是白费功夫,因为替罪羊永远不可能变得更好。我们本可以用更少的力气来改善自己;而这偏偏是,我们最不想做的事。
©Jenny Yu
我向来也不会放松自己,不会笑,不会尽兴玩乐。让我跟一群快乐的人打成一片,实在叫人无法想象:我属于一出场就会让人扫兴的那类人。另外我还敏感,没能力承受一丁点儿嘲笑。担心真实的我令人讨厌,于是我连忙另外营造出一个刻意不讨喜的我。
©Ryoji Ikeda
诚实可能带来痛苦。人们说谎,就是为了逃避质疑带来的痛苦。
©Marianne von Werefkin
©정나혜


351807691@qq.com
微 信:banbo1984
微博:诗人琉璃姬_瓶盖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