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小事的遗憾(散文)
作者| 毋东汉
那年那月那日,一个晴朗的日子,我去挚友高掌乾家出来,从红庙什字路西一家门前过,见院子花卉很多,月季开得正艳,我就想进街门参观。主人是一位老人,拿着镢头正在移植美人蕉。他热情地招呼我进院,问我“喝水不?”我谢绝了,顺口问:“这美人蕉开花是啥颜色?”老人耐心地解释说:“这种美人蕉是观叶的,植株高大,花是黄色的。”流露出些许遗憾。我就想:“我家的美人蕉是观花的,开红花。何不……?”我就说:“开黄花?我还没见过开黄花的美人蕉。”老人听到这话,顺手掰了一小块美人蕉的块根,递给我,说:“好活得很!”。我激动地说:“我……几时把俺家的红美人蕉,给您拿一块根来?”老人说:“闲事,都忙忙的。不要专门……”我就又聊了几句,辞别老人,出了街门,朝南走,踏上归途。
第二年,我家院子盛开的美人蕉,有红有黄。红的是原有的,黄的是从上红庙村移植的。红的植株矮,花型大,鲜艳。黄的有一人高,叶如窗扇,花虽小,却奇艳。黄红相映,构成新颖的风景线。
到了冬天,挖出美人蕉块根,我还记着自己的承诺,给上红庙那位老人留了一块红花美人蕉的根。心想抽空给老人家送去。可是,那时正是接近放寒假的时候,我作为民办教师,期末考试和冬季施肥纠缠在一起,脑子里试卷和粪车抢占高地。“穷人忙身子”,抽不出业余时间,花根假植在墙角向阳处,待闲时再送再藏:给老人送过,剩下的藏洋芋窖。
过了春节才想起这档子小事,挖出来一看,“弄”(腐烂)了!原来,假植的地方向阳,埋得太浅,冻坏了,开春天暖解冻,美人蕉的块根全腐烂了。我后悔不已。我家花圃,美人蕉从此绝迹是小事,没有红美人蕉给上红庙老人送,是大事!
“应人事小,误人事大。”何况是我主动提出来要给老人家一块红花美人蕉块根的。在我这边,有客观理由自慰,在老人家那边,是什么印象?年轻人说话靠不住啊!
与此同时,我联想到家住东新庄的闫兆需老师。他也是民办教师,比我大七岁。后来,他原工作单位农机公司调他上班。他临离校时送给别的老师两盆紫色菊花。我见了发眼馋,随便说:“这紫色菊花还不错,闫老师,家里还有没?我也去挖一株。”闫老师慢悠悠地说:“行么。”听着好似很为难,我也就把这事抛到脑后了。
过了半个月,或者更长时间,闫老师挣挣巴巴端着两盆紫菊花,放到我宿办室门外,敲我的门。我开了门,一眼就看见紫菊花,开得正艳。我不知说什么好,闫老师说:“你不是要菊花呢么?我给你拿来了。”东新庄距汤房庙小学约有三里路,他是怎么运来的?那两盆花根部各有碗大的土球,足以保证成活。我抱歉地说:“闫老师,这么远……我随便说的……”闫老师仍然慢悠悠地说:“应人,事小,误人事大么。”
紫色菊花与红色美人蕉之间的距离有多大?我努力于双脚移步四十多年,都没有缩短这差距之万一。每当我去上红庙村,路过红庙什字,竟记不得是哪个大铁门了,那位赠我黄色美人蕉花根的老人,若健在,该有一百一十岁了吧?
每当我遇见约会失约、许诺忘却、把今天的事推迟到明天再做的年轻人,我就想对他们讲述这一件小事的纠结。
这件事虽小,失信于人事大。宋人王安石诗曰:“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斤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孔子有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我为这件小事纠结,以至于少半个世纪,记忆犹新,尚无补救的办法。今天的事今天做,免得遗憾。
2022-12-6-于樵仙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