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
观景
(平水韵)
文/杨松
叠嶂荫林响滴泉,
银帘瀑布泻沟川。
陡坡山峭隐煌寺,
峰顶崖巅耸阁悬。
僧侣殿堂经念闹,
客人院中纸香燃。
笑声欢语甜歌唱,
我诵诗涵首榜旋。
七律
峻岭
(中华新韵)
文/杨松
峻岭高山秋景苑,
寻优诗韵陡峰行。
上观石壁庙宫寺,
下看沟沿美雅亭。
崖峭狼虫狮吼叫,
坡岗猴子好歌声。
神工鬼斧天曾造,
伏起不平似绿龙。
七律
寒霜
(平水韵)
文/杨松
秋遇寒霜更发狂,
滿山遍野树残扬。
摇头芦苇絮絲白,
粉舞枫橙色动黄。
荷水青蛙不听叫,
枝稍蝉壳早风凉。
中华境致美丽好,
腊月梅芬自信香。
七律
寒冷
(中华新韵)
文/杨松
秋风寒冷柳黄飘,
遥望西方晚彩描。
云朵火烧飞凤舞,
霓虹美丽摆龙摇。
海空楼室映穹际,
宫殿堂煌耸宇霄。
美景眼收吟韵顺,
加鞭快马颂诗潮。









点评师雅照
欣赏学习点评
…………………杨松老师七律四首,写得风格独特,用似人的写作手法,廖廖数字就把竟象勾勒得栩栩如生,鲜活逼真,给读者心美的享受,展示了艺术的风格,让我们赏析第一首(观景)
作者采用片段式的写作手法,观景叙情,把所看到得“银帘.陡坡.峰顶”这些最具有代表性的景致都展现出来了,把大自然雄伟壮观的景致描绘得淋漓尽致,真是一首好诗,大有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之感!
第二首(峻岭)作者以排比可开头,对高山峻岭整个自然布局描绘的生动具体,用“上观.下看”似人的手法写出山势高峻的美景。
结尾赞美了古代劳动人民神工鬼斧的智慧和技术,主题得到升华。
第三首(寒霜)
第四首(寒冷)
作者按照秋风的景致,遥望西方的景物描写生动具体,真正做到情景交触,语言优美,描写细致传神,值得大家学习。
聆听周国红老师优美的声音,深情的朗诵,为二位老师点[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