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各级组织务必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职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社会各方面,体现到当前工作开展和下步工作谋划之中,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认识、引领发展方向、坚定发展信心、凝聚发展力量。故本网从本期开始定期刊发各地通讯员发来的学习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体会文章,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和踴跃投稿!本期刊发本网总编孔绪牢同志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演讲稿,供大家学习浏览!

做一个善良的人,散发自己的光和热
——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孔绪牢,是一名平凡的普通人,今天能在这里和大家共同学习,分享党的二十大精神,我感到无上荣光。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民族人民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习近平同志向大会作了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主题报告。报告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回顾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规划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和实践路径。就未来五年党和国家建设事业发展制定了大政方针,做出了全面部署,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历史性胜利和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作为一个普通人,就要做普通人要做的事情,我今年六十八岁了,回想过去的点点滴滴,总让人感慨万千,我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虽然生活并不是事事如意,但这并不妨碍我对生活的追求,三十多年前,中国青年农村杂志,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陕西农民报和渭南日报以真心传授技术,名扬半壁江山为题,对我真心向群众传援食用菌技术帮助乡亲们走上致富路和免费为户县残疾人送菌种的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共青团中央和国家农业渔业部授予我全国科技种植示范标兵,渭南行政公署和渭南军分区评我为优秀青年致富带头人,共青团华县县委授予我“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称号,更激发了我对人生的向往和追求。
一个人的品质与格局,取决于他自己的人生精神高度,多年来,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我深知,人心在充满慈悲心,包容心的时候,时空能量会源源不断的流入我的身体,一个人能力的大小不是有多少人帮助他,而是他用自己的能力帮助了多少人!
点燃一盏心灯,照亮一片天空,我非常荣幸分别于2014年9月被华州区老龄委授于华州区孝亲敬老之星;2017年10月荣获渭南市第四届十大孝子称号;2021年12月被评为渭南市第八届道德模范,2022年7月入选陕西省第二季度陕西好人榜。面对以上获得的荣誉我深感自豪,在我有生之年去帮助我所能帮助到的人,是我莫大的欣慰,十多年来我无怨无悔地照顾了3位非亲非故的老人。
结识困难老人,爱心洒满孤寡老人心
在2010年11月初,我在南山大道采访时,遇到陈忠孝老人,得知他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生活非常艰难,因为无钱看病晕倒在南山大道旁,这些激发了我的怜悯之心,当看到老人的住所是在一个不足4平米的小房子,生活异常艰难,无依无靠,于是我就从心里把老人当成了自己的亲人,每周去看望老人,隔三差五的给老人送些生活费,为老人买米买面,买水果,买营养品,十多年来从未间断。为保证老人的正常生活,我给华县政府写信反映,经多方努力,落实了老人的五保户待遇,从根本上解决了老人的生活问题,十多年来,风里雨里,从日常生活到逢年过节,从病榻到康复,从洗洗涮涮到修剪指甲,我都时时刻刻为老人着想,一直守护着老人。
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结识刘世明老人,是在2015年早上去太平峪背水时认识的,杏林镇李坡村的刘世明老人八十多岁了,经询问,老人虽有儿女,但儿子长期在外打工,家里的脏活重活和地里的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从种到收全由他一人承担,而且经常住在地里看护庄稼的矮小潮湿的简易房里,没有人关心老人的冷暖和日常生活,老人生活异常艰难,看到老人可怜的处境,我便再次产生怜悯之心,真心关照老人,除不定期给老人一百块钱的零花钱和买点心蛋糕和麻饼等榚点外,我几乎每天早上都买些包子稀饭送到老人手中。此外,我还给老人看病买衣服,领老人去延安和山西平窑古城游玩,老人高兴地逢人便讲,他上辈子积了福,称赞我不是亲儿胜似亲儿。十多年来,我用真诚的情怀为孤寡老人排忧解难,分担忧愁,,对老人真心呵护,默契沟通,成为老人的精神支柱,心灵慰藉,用真爱勾勒出耕耘和奉献,用实际行动弘扬着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把温暖的阳光洒满老人的心田,直至二位老人寿终正寝,含笑九泉。
凡人善举,情系困难老人献爱心
2015年我在瓜坡镇南沙村采访时了解到,该村80岁老人徐步忠,因家庭横事接二连三,老伴离去不足半年,儿媳妇又遇车祸身亡,儿子因此精神异常且有严重的家暴倾向,三天两头更换门锁,使徐步忠成了一个无房住、无饭吃、无人养的孤寡老人。了解了情况后,我当即自掏腰包为老人在铁一局给水队租房,安排好了老人的吃住问题。并经常为其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为了方便联系,我还给老人买了一部小米智能手机并耐心的教会了他使用方法。
2020年春节,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我花了5万元在铁一局重汽厂家属院10号楼给徐步忠老人买了一套40平米住宅房,室内家具等生活用品全部配备一新,连取暖也安装了空调。又花3000多元给老人安装了天燃气灶,老人右腿疼痛,行走不便,我雇车领老人到渭南看病的同时,还给老人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老人年轻时是村上的文艺骨干酷爱唱眉胡戏,现在虽年过八十仍初心不改,为支持和满足老人心愿,除帮老人收集眉胡戏的词曲外,还掏800元给老人买了一部质量比较好的移动音箱和专用带线麦克风。
老人因患前列腺炎,经常给被单上遗尿和尿湿裤子,为让老人干净舒适地度过每一天,我克服自已因患糖尿病和冠心病带来疲乏无力的困难,坚持随时给老人换洗衣服,每七到十天换洗一次床单被套和洗踋剪手踋指甲,每半个月给老人洗一次澡,五六年来不分季节始终如一从不间断。同时在工作之余还经常带老人外出,先后到西安的大雁塔、澄城的尧头窑、大荔的同州湖、蒲城和韩城等附近景区游玩。在和老人聊天时,了解到一生遗憾没到过北京坐过飞机和高铁时,2020年10月份我去北京领新闻奖之机,便领老人一同去了北京,看天安门、纪念堂,玩遍了名胜古迹,也使老人感受到了坐飞机和高铁的快乐。我决定顶着人们的闲言碎语肩负起照顾老人的重任,一诺千金,背后是沉甸甸的情谊,也是担得起托付的责任,为老人安度晚年,事不分大小,情不分亲远,我只希望非亲非故的我尚能照顾老人,更希望他的家人也能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因为人人都有老去的时候,不要让老人守望幸福成为一种奢侈,因为我是一名党员,在我有能力的时候,我愿做一束光,照亮我能照亮的人,因为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我自己。与此同时,我的身影便穿梭于老人家和我家的路上,一开始,有人认为我在作秀,也有人认为我另有企图,几年过去,我对我的所作所为一直那么从容,再几年过去,我照顾老人便在周围的村子里成为一段佳话。因为,亲人做不到的,我做到了,常人难以忍受的,我习惯了。时光如梭,善良不老,我用实际行动告诉别人,什么是为善最乐,什么是心安即福。因为,我也会老去,等我老去的时候,我会感到自豪,会感到欣慰,因为,我曾做过一些我能做到的好事!
传承美德,久病床前有孝子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优秀的道德品质,大爱本无疆,人间重晚晴,对待非亲非故的老人,我能做到百善孝为先,更不要说是我自己的母亲,母亲在世的时候,我和母亲一起居住,为母亲端屎端尿,翻身,擦洗,按摩,病卧多年的母亲被我照顾地无微不至,人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我用实际行动改写了这句老话,久病床前有孝子,直至2017年,我被中华大地之光杂志大篇幅向全国刊发,并在2017年10月25日,孝行天下,百城巡演,走进渭南,渭南市第十四届十大孝子颁奖典礼上,渭南市委书记为我亲在颁发十大孝子奖杯和荣誉证书。
我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将近七十多岁的我,一直能够守住生命纯真的底色,弘扬社会正能量,做一个善良的人,散发自己的光和热。近年来,我创立了华州区时代风采新闻传媒中心、中华纪检新闻网和三秦视野都市头条等微信公众号平台。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我们立即在网站党纪国法栏目开辟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体自媒体新闻工作者大练兵的重要内容,以开展“谈体会·写诗歌”和书法等方式持续掀起学习宣传热潮。依托“三秦视野·都市头条”微信公众号和网站矩阵,策划开展了一批主题鲜明、载体丰富、内容新颖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主题宣传活动,充分展现我们中华纪检新闻网和两个公众号平台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成效。
最后,希望我们大家都能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每一件善事做起,坚定信心、同心同德,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编辑:雷世锋 审核:赵建平 签发:孔绪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