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的灯塔
(五)
文/朱双顶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这种信仰的形成,有的是要毕其一生追求,方才坚如磐石,先辈们用走过的路告诉我们……
其十四、邹韬奋
周总理说
你经历的道路
“是中国知识分子走向进步
走向革命的道路”
你走的究竟是一条怎样的路呢
在人生最后弥留之际
你留下的遗嘱竟然是
“请中国共产党中央
严格审查我一生奋斗历史
如其合格
请追认入党”
死了也要入党
成了一生最后的坚定信仰
四十九年风雨
何以感天动地
地下英灵可以告慰
两个月后
中共中央追认你为正式党员
对你的一生给予了崇高评价
“二十余年
为救国运动
为民主政治
为文化事业
奋斗不息
决不屈于强暴
决不改变主张
直到最后一息
犹殷殷以祖国和人民为念”
你的遗愿终达实现
路坎坷坚定走
人遭难心如磐
一生办刊物、办报纸、办书店
是办一件、成一件、辉煌一件
却办一件、被迫害一件、被封一件
只因生在黑暗独裁之国
百折不挠走过
恰恰与中国近代命运紧密关联
一九二六年
接手主编《生活周刋》
涉足新闻界实现夙愿
“暗示人生修养
唤起服务精神
力谋改造社会”
你“韬奋”笔名用
自勉以延志
“一面要韬光养晦
一面要奋斗”
《生活周刊》在你手里
风生水起彻换样
“九一八”事变
改变人生轨迹
一面“抗日救国”大旗
从《生活周刊》举起
从此你就没放下手中笔
宣传团结抗战
遣责投降卖国
“主持正义的舆论机关”
让人民热爱
令反动派胆颤
七年时间
一份不起眼的周刊
创起新记录
“风行海内外
深入穷乡僻壤”
可你却被特务列入暗杀黑名单
何罪之有不得不踏上逃亡路
《生活周刊》就这样遭封杀
一九三五年
流亡海外
受马克思主义影响思想变
欧美考察再把你心中激
心中勃发新主张
抗日救亡运动坚决回国责任担
到上海
又办起《大众生活》好周刊
还是把抗日救亡大旗扛
“一二九”运动风雷起
迎来斗争新爆点
你拿起笔来连将时评写
痛斥卖国贼
强力来把学生大支援
奔走呼喊笔声疾
“这是大众运动的急先锋
民族解放前途的曙光”
你奋勇向前
“共同擎起民族解放斗争的大旗
以血诚拥护学生救亡运动
推动全国大众的全盘的努力奋斗”
人民欢迎卖国贼恨
二十万份里再创新记录
反动派又是利诱又拉拢
你誓死不从来捍卫
“参加救亡运动
必尽力站在最前线
个人生死早置度外”
又怎逃被反动派封杀的命
一九三六年
不得已的你
初心不改赴香港
还把《生活日报》从头办
定下宗旨仍是把爱国救亡大旗扛
“努力促进民族解放
积极推广大众文化”
力求“从民众的立场
反映全国民众
在现阶段最迫切的要求”
偏隅一方你不甘
你还是要回到内地上战场
又回上海把使命当
谁想遭到干涉难复刊
你有的是办法
更名再将《生活星期刊》上
还是将抗日救亡大旗扛
把抗日救国运动来支持
这一次你更遭难
不但办刊泡了汤
人也在“七君子事件”中遭逮捕
莫须有的罪名
被关二百四十三天
你战而不屈来抗争
爱国民主战士声威显
一九三七年
你在众人营救下走出监
痴心更是比铁坚
还是来到大上海
坚定又把《全民抗战》刊来办
抗战救国永不变
争取民权开新篇
一举突破三十万
又把刊之冠再拿下
无奈更遭反动派来查办
这一回更要断你的根
连同生活书店一起封
这样也不能改变你的心
一九四一年
你看透“一党之领神”的假民主
愤然辞去国民参政员
秘密辗转再次来香港
“则一息尚存
誓与之奋斗到底”
“巩固团结统一
建立民主政治
抗战坚持到底
以达最后胜利”
重办起《大众生活》
又受欢迎破十万
还是没能逃过被封的命
不得不再次踏上流亡路
这一次
不同样
有了共产党来帮忙
你转身来到
东北苏北抗日根据地
考察之后心中大震憾
“过去十年来
从事民主运动
只是隔靴搔痒
今天才在实际中
看到了真正的民主政治”
你这才心情澎湃坚如铁
定要把共产党来参加
你一名爱国民主志士
以一身的不懈追求
走到最后终才明白
只有共产党
才是真民主
至死也要跟定共产党
“韬奋精神”就这样
“从中国历史上
从我们人民的心目中
谁能把邹韬奋的存在灭掉呢”
你一生走过的路
一条百折不挠的求索之路
一条抗日救亡的担当之路
一条历经磨难的醒悟之路
一条坚定跟党的信仰之路
一条旧中国知识知子走向光明之路
注:邹韬奋(1895.11一1944.7),本名恩润,祖籍江西鹰潭,生于福建永安,近代中国记者和出版家。1944.7因病逝世于上海。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1993年,中国记协与韬奋基金会联合设立“韬奋新闻奖”,以示记念。
2022.11.3
其十五、赵世炎
一堂历史课
让你种下革命种子
鸦片战争悲惨史
使你心中久久难以平静
一个传递和平国家
却任人宰割欺凌
“土地被瓜分
农民被压迫
真金白银流往海外”
是可忍孰不可忍
《满江红》高诵起
一条辫子齐根剪
誓与清政府彻底决裂
国有悲难英雄出
世事不平把路开
为开救国路
你考入北京城
一腔热血革命寻
“南陈北李”起影响
中学生的你
竟把“五四运动”来参加
北师大附中学生运动干事长
你当得响当当
救亡重担责任扛
十月革命劲风吹
马克思主义受启迪
你心中有了新疑惑
身为一战胜利国
为何竟无话语权
任人欺负无处说
改造社会
路在何方
一边寻路闯世界
一边革命开眼界
豁然开朗有了新发现
中国也有俄国革命同基础
工人阶级人数多
工人群体也是最有影响力
联合起来作斗争
力量必定大无疑
这样的思考鼓舞你
又去欧洲找路寻
勤工俭学天不负
终于遇到一批同路人
马克思主义拼命吸
一起来把中共欧洲支部创
革命从此才亮堂
锻炼成钢回国内
身负重任勇挑担
走进工人中
开启工运新篇章
五卅运动里
游行罢工罢课
领导组织强力援
走天津
去开滦
掀起一波波罢工潮
队伍前列总有你
组织指挥靠前行
工人群众连一片
威力初显现
工人阶级能够为中国
争取一条光明路
趁势你将革命引
工人运动走武装
广州全国劳动代表大会上
革命统一战线来组成
这一次
你还是要亲自去实践
大上海试验场
工人最是有力量
三次武装斗争连续起
组织发动与领导
冲锋陷阵向前闯
打败军阀上海占
大革命时期
工人运动红旗展
白色恐怖你坚守
领导坚持把敌斗
《政治生活》你主编
七十多篇文章呕心血
把马克思主义大力宣
提高党内政治理论水平你见功
叛徒出卖下
你壮烈牺牲献身义
“革命本来要流血”
你用生命铸就成
照耀革命指路灯
“工农联合起一定会取得胜利”
矗立起一座信仰的灯塔
注:赵世炎(1901.4一1927.7),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中共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学时代就参加“五四”运动,是当时北师大附中学生运动的组织者。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与他人一起创立中共欧洲支部。领导上海三次武装起义,成为当时著名的工运领袖。1927.7因叛徒出卖被捕,壮烈牺牲,年仅26岁。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2022.11.3
【作者简介】
朱双顶,网名东香人,安徽省直机关退休人员,在家以读书为乐,近年内重拾旧时雅好,不时写点扎记、散文、随笔、诗歌等,先后在多家微信公众平台上发表三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