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沂水诗芬芳
——读张春光先生诗集《窗外的阳光》并序
杨 晓
诗是艺术中的艺术,是文学皇冠上的宝石。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朦胧诗的泰山之势崛起,到第二代诗人的产生,再到万紫千红的诗流派的纷呈......在波涛汹涌的市场经济大潮面前,诗人队伍与诗人对艺术的呼声似乎变得越来越渺小与微弱。顾城、海子、戈麦等诗人的殉道和一部分诗人背井离乡谋生、大多数诗人的放弃,留给诗歌界太多的眷恋和遗憾,诗歌路上至今还残存着他们的血痕和沉痛的足音......
但是,诗歌依然是世俗生活的一盏明灯!
在浩荡的八百里沂蒙山,蜿蜒的沂河水缓缓穿流其间。这里滋养着一些有才气的诗人。他们苦苦坚守着自己的精神田园,以淳朴的沂蒙山人的热情与灵气,纯粹着自我,挥洒着对生命的真爱以及对诗歌艺术的孜孜追求,或仰首傲歌或幽幽低吟......张春光先生就是这些诗人中的佼佼者。
通读这本书的清样,我被诗的灵性和诗人对人生的厚重思索深深吸引。据说诗人的家距单位有十里之遥,可他通常都是步行上下班,一方面可以强健体魄,另一方面可以将瞬间的灵感、顿悟及对生命本源性的深邃思考随时下来。
二十年来,春光先生将自己的诗歌田园栽培得花团锦簇、诗意芬芳,我们眼前的这本集子便是最好的证明。诗集收录了作者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诗集分为“孤独的玫瑰”“青春的惶惑”“散落的花瓣”“恼人的秋风”“大地的馈赠”五辑,如一块块宝石,透明灵秀,捧读沸腾的诗心,我们能强烈感受到诗人对生命、生活、诗歌的真诚与挚爱。诗人用一把竖琴,不时弹奏出动听的琴声,唤醒人间真善美,展示着诗的高贵与纯净......

耕耘之痕划出鲜明的印记。“时光轻盈地走/身前身后 渴盼成风/涨满胸怀一次一次波澜涌伏/花开时不息 花落时不息/在漂泊的闲愁与倦怠的回首中/也从不稍停”《在一种凝望里》诗人的内在是饱满、丰盈的,激情的波澜,或涓涓,或潺潺,或汹涌,律动着岁月的温韵,一个色彩瑰丽、清新恬美的世界就这样呈现在我们面前。
生命的激情最终归于心灵的宁静。诗人正在追求一种高于自身人格的完美的语言境界。其实,在诗的王国里,诗人已经走得很远了。诗人必将成为这个王国里的先知。
内心有多美好,世界就有多灿烂。梦笔绘华章,开窗迎大江。窗外的阳光一束束,一层层,正聚拢成花状,编织无限希望......

元朝诗人元好问以“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来比喻诗的最高境界。我们相信有沂蒙山、沂河水这样的天然之缘,有沂蒙丰厚的文化底蕴,沂蒙这块人杰地灵的热土必能造就出更多的优秀诗人。沂蒙诗歌也必将能在齐鲁乃至神州诗坛上唱响,成为永远的强音!
作者:杨晓,山东省报告文学作家、诗人,供职于《大众日报》
2004年3月于济南燕东山庄

图书出版、文学、论文专著、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出版、印刷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
征稿进行中
13325115197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