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旮旯闲话(581)一一不让人难堪
作者:杨忠敏
不让别人难堪,是人难能可贵的人品修养。要做到不让人难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难在自我的人格缺陷。
先说难堪一词,是指令人窘迫,使人难以忍受的意思。显然,这是一件既伤人面子,也伤人里子的那种深度伤害。所以说,人生在无限的光明辉煌中,难免也有晦暗羞涩时的那一刻。其实,人是在碰到这一地鸡毛时,才会见人见性,见真见理的。
这种伤害,多见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如遇事不分青红皂白,一味怪罪埋怨;说话口气很大,出言不逊;凡事总想占上风,显得高人一头大人一膀;争功于蝇头,诿过于同事;人前捧人,人后贬人;察言观色,拨弄是非;有利踩人肩,无利躲得远;逢迎权贵,鄙夷黎庶;唯利是图,睁眼不认人等等,这些现象往往反映在人与人互动关系上。

要厘清这种种伤害,既说不出口,也拿不出手,只能忍受这微创式的挫伤。相反,如此作派的人根本意识不到这些行为是人性深处的道德病变,是反映在人品人格上的蜕化和堕落。
这种人,只冲撞道德底线,不同于市井小说里描写的走出皇宫的恶宦,行走闹市的恶霸和巷闾里的痞子,一眼望去就是恶徒。他们不遇事就不显山露水,一旦涉及利害,或触动神经,就沉疴发作,上窜下跳,闹腾一番。往往在祥和中酿出隔膜,在平静处掀起微澜,在欢愉里平添苦涩。那些人性的枝枝杈杈,自己不觉,扯挂刺伤的是同行的人。这是一种伤人极深的人文环境,是一种看不见的社会羁绊。
人品的本质就是人道德水准的纯化和提升。道德教化,是中华文化的特征之一。德不彰,道不显。这是人生寻道循道的第一道大关口。有人非议、抵触或贬斥道德教化,这往往会使许多人错失了人际关系的最初教养,无形中为日后的生活和事业埋下隐患。人的粗糙粗鲁和粗野,就是因为错失道德修为的启蒙、教育和养成,落下了人性上的残缺。

如果深入体察生活,凡是给别人难堪的人,大都是心理失衡而性情乖戾的一类人。他们是在蹂躏别人中寻求自我价值,放大自我形象。无形中,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扭曲了別人,也贬损了自己。
人生误区,一旦踏入,再想转身,不是转不过,就是来不及。这或许就是人生修为的大道理。
作者介绍
杨忠敏,1950年出生,共和国的同龄人,经历过时代的风风雨雨。就个人来讲,沐浴着共和国的阳光,走过人生一段又一段里程。
军营里,最爱闻靶场上射击时飘出的硝烟味。最终,有幸走上血与火的战场。虽无前辈的艰苦卓绝,也不及先烈血沃中华,算是尽到一份固疆守土的责任。为祖国平安,站哨几十载,算是个合格老兵。
有幸在垂暮之年,生活在风清月朗,政通人和的好时代,常与战友们切磋互励,网上闲聊,真是人生之大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