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艺双馨写春秋
翟基生

宋发海
时间拉回到2018年5月18日,第十八届中国世纪大采风年度人物总结表彰大会暨CCTV电视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演播大厅隆重举行。此次颁奖典礼上,原铁道兵十九团战士、中国铁建十一局四公司项目部党工委书记宋发海,被授予“中国当代德艺双馨艺术家”和“国礼艺术大师”称号。
中国世纪大采风活动,旨在表彰全国各地各个行业在不同岗位,以不同方式表达出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为弘扬正能量,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做出优秀贡献的先进人物给予热情的支持和鼓励,每届都有中央领导亲临现场颁奖,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和好评。
此次颁奖盛典,宋发海是中国铁建的唯一代表。
能够获得这样最高的荣誉和机会,对当过铁道兵的宋发海来说,实属来之不易。这是党和人民对一个人的人格与艺术的双重认可,也是对他几十年来翰墨磨砺的肯定,更是他一直奋斗在基层工作的莫大荣耀。因此,“德艺双馨艺术家”这份双重厚礼,对宋发海而言,异常珍贵。
走近宋发海,一位平凡的铁道兵战士,他是怀揣书法梦想,翰墨砥砺奋进,以书法艺术弘扬优秀文化正大气象者。
童年情愫,陶醉书苑
宋发海自幼喜欢笔墨,小时候每到过年乡亲们写春联的时候,他都站在一旁,细心地观看琢磨。受父辈的水墨熏陶,小小年纪的宋发海产生了对书法爱好的兴趣,梦想长大当一名“书法家”。
宋发海自称“小学生”,投身到了痴迷的书法艺术世界里。学习书法,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简单。一开始,他练习肘、腕功夫,站在案头写字,还在笔管下方加了一个大螺丝帽,足有半斤重,一天坚持一个多小时,很是费劲,从不言弃。
从小学到中学,他逐渐写得一手吸引人眼球的钢笔和毛笔字,是学校的“一支笔”,在各个学期的黑板报、宣传栏,全都被他包揽。同时,他的字都是被老师作为楷模以示同学们的。兴趣就像神秘的吸铁石,天天在他的身边诱导他乐此不疲地练习着,没有本子、没有笔墨,那么就地取材,树枝、大地是最便宜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宋发海没有书香世家的优势,却有苦难生活的砥砺,让他练就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寒来暑往他从没有因为任何困难放弃过,常常反复练写一个字,专心致志、出神入化,不满意不停笔。
宋发海陶醉在翰墨间,游走在线条上,每年春节,他忙碌为左邻右舍乡亲写春联。没想到,老百姓对宋发海书写的春联非常抢手;平时,村里红白喜事需写请柬,都找他代写;生产队、公社的宣传标语,都出自他手……
从此,他成了村内外人见人夸的“写得一手好字”的学生娃。
倾情付出,孜孜不倦
1978年12月,湖北省宜昌市征兵工作开始时,刚满18岁的宋发海报名应征。因帮公社武装部写了几幅征兵标语,被来自铁道兵十九团的一位接兵干部看中,经过一系列严格的体检和政审,如愿以偿穿上了军装,成了一名光荣的铁道兵。
天赐良机。部队在天山深处修建南疆铁路,热火朝天的工地需要经常写鼓劲的标语,宋发海因写得一手好字被派上用场,连、营部出黑板报、办宣传栏、写标语的事自然落在他的肩上,甚至被抽调到团机关住勤,写写画画正好与他的书法爱好对上了口,这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点,也是他日后从事书法创作的一块基石。
他把部队发的每月几元津贴,几乎全都用在购买各种书法字帖和笔墨宣纸上,努力提高书法技能。在部队举办的书画展览中,连连获奖。
正当宋发海在部队甩开膀子大干一番的时候, 1984年1月1日铁道兵撤销,宋发海恋恋不舍地脱下了军装,离开了绿色军营,在湖北中国铁建十一局四公司,一干就是三十多年,无论是在技术股任军工资料员、多经公司工艺装潢厂任经理,做市场开发任驻外办事处主任,还是任职于项目部党工委书记,忙碌的工作之余,他热爱书法的激情不减,钻研书法追求艺术热情不退。坚持参加中国书法函授大学,系统地学习了书法理论和书法技法,他的书法艺技大见长进。
宋发海对篆、隶、楷、行诸体皆有涉入,但他更痴迷草书,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很有悟性。张芝“临池写书,池水尽黑”故事使他悟出在书法上成大器,勤学苦练,入门钻研,是必经之路。
他无师自通,全凭碑帖练习。从废报纸到宣纸,从丑到美,从粗到细,从陋到精的渐进过程。没人知道他流过多少汗,写秃过多少毛笔,用干了多少墨汁。临池不辍,手指都磨出了茧。渐渐地,字里有了线条、笔锋和灵气,使自己的书法形成了个性鲜明的艺术特色。

正大气象,煜煜翰墨
宋发海博采众长,展现出人为我学,我有创新的新风采。
宋发海从不媚俗,不随流,专注中国文化,完美地坚守着传统,创作的书法作品讲究结构美与形式美的和谐统一,尽力向观者展示书法艺术的中国风骨和魅力。
在他的心中,书法讲究“境由心造”。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必须法度正、气韵正,或谓之有精气神、或谓之有正大气象。
在宋发海的书法作品中,他将铁道兵精神特有的气质与书法的魅力和神韵展示得酣畅淋漓、熠熠有神。
这是他经历了人生阅历、岁月的沉淀之后的感悟与表达,是隐含在其生命与精神深处的传统文化感情与笔墨纸砚的交融、生发、升华,让人回味无穷。
这位从铁道兵走出来的“中国当代德艺双馨艺术家”,热衷于公益活动,每年春节前夕,他都要坚持义务为项目所在地老百姓、业主、地方政府及支铁办书写春联,既融洽了路地关系,也为项目征地拆迁等工作顺利推进打下良好的基础。
他还坚持在所在居民小区以及公司机关义务书写春联,深受众人喜爱和点赞。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宋发海多次被单位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

近几年来,宋发海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孜孜不倦、精益求精,“春蚕有情织锦绣,画笔无言写春秋”,成就斐然。他的书法作品屡入大展,其作品得到了行内权威专家的认可:
一一2003年12月,荣获“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书画展”一等奖;
一一2004年10月,荣获“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国际名家书画作品邀请赛”二等奖;
一一2004年10月,被中国新闻社湖南分社美术研究院等授予“中华当代艺术精英”称号;
一一2012年3月,作品获第二届“中国铁建杯”职工书法大赛一等奖;
一一2018年8月6日,宋发海作为中国铁建系统唯一书法代表,成为 “中央企业书法专业委员会”的一名委员。他多次参加“翰墨飘香送文化,丹青溢彩央企情”活动,致力弘扬中华书法艺术,增强央企文化软实力,着力培养央企书法工作者“书中有文、书中有道、书中有人、书中有德”的艺术追求;
一一 宋发海的书法作品先后被毛主席纪念堂、邓小平纪念馆、中国军事博物馆、铁道兵纪念馆、曾侯乙纪念馆、炎帝神农纪念馆和中外众多名士收藏;还有众多单位作为文化建设悬挂在办公场所;有多幅书法作品烧制在景德镇陶瓷上被国家作为国礼赠送给国际友人;
一一2018年5月18日,宋发海在第十八届中国世纪大采风年度人物总结表彰大会暨CCTV电视人物颁奖典礼上,被授予“中国当代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
一一2018年9月,宋发海被聘为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星光大道》栏目组艺术顾问,聘期10年;
一一2019年7月6日,宋发海被聘为中国世纪大采风书画院副院长;
一一2019年8月,《2019“为祖国放歌,唱响七十华诞”国庆特别节目电视晚会》录制现场,宋发海在“书法赞祖国”节目中现场挥毫,展演书法,录制创作书法作品节录毛泽东词清平乐-会昌,被为《祖国放歌》大型活动组委会收藏……
浓墨意蕴写春秋,春秋流光溢彩。品味宋发海的书法作品,仿佛一鸿山泉从泰山顶上潺潺流下,弹奏出的一路叮咚叮咚的轻歌,从我心里轻轻流淌;又宛如天山深处,“边疆的泉水清又纯” ,吟唱出的“铁路走我也走”悠然地从耳边袅袅飘过;也仿佛,毛泽东《长征》诗词中,金沙江岸边拍打出的惊涛骇浪,撞击、震撼着我的心灵!
欣赏宋发海书法,我不禁想起“路遥知马力”的古训。
确实,在漫长地探索书法艺术的路上,永没尽头。我深信,宋发海正以孜孜不倦的恒心,不负时代,在不断探索个中真谛,不断为推崇翰墨正大气象奔走,在艺术的道路上一定会走得更远。

作者翟基生,1970年12月入伍,铁道兵十九团宣传股副股长、铁道兵四师宣传科正营职干事,兵改工后任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党校(培训中心)教育培训处处长、副教授,现已退休。
槛外人 2022-12-5